摘要:在名著《百年孤独》中,马孔多是一个从无到有的乌托邦式理想化社区,象征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十年后的今天,艾国永在他的新书《创业三十六记》中这样回忆,“马孔多就是我的应许之地,在这儿,我将与同事们书写自己的创业故事。”
“路虽远,跑则至。”
听筒Tech(ID:tingtongtech)原创
文 | 饶 言
编 | 杨 林
“如果不创业,会不会后悔?”运动品牌马孔多创始人艾国永的答案是,“会!”
于是,2015年的初春,从新京报体育主编离职后的艾国永,以“马孔多”为名,毅然决然地开启了创业之路。
在名著《百年孤独》中,马孔多是一个从无到有的乌托邦式理想化社区,象征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十年后的今天,艾国永在他的新书《创业三十六记》中这样回忆,“马孔多就是我的应许之地,在这儿,我将与同事们书写自己的创业故事。”
但创业这条路,远比艾国永想象中的要艰难。于艾国永而言,创业,亦像一场马拉松,充满挑战,更让他产生征服欲,“未知的前方,总令我产生探索的热望。”
《创业三十六记》,记述的正是艾国永创业十年的酸甜苦辣。在过去的十年,马孔多经历了数次转型,从一家靠借钱创业的5人公司,成长为年营收超2亿元的知名运动品牌企业。
“向上、向善”,是马孔多的企业价值观,也是艾国永的十年创业密码。在过去的这十年里,艾国永和他的马孔多,始终秉持着这一理念,一步一个脚印地,将马孔多打造成了跑圈的黑马品牌。
时至今日,凭借“专业、科技、原创”的产品理念,马孔多的产品成功“俘虏”了诸多跑步爱好者,“跑步就穿马孔多”,成了诸多跑步爱好者共同的认知。马孔多这一品牌,也一路披荆斩棘,在诸多运动品牌中脱颖而出,成了一匹黑马。
但对于马孔多,艾国永有更多的期许,他曾说过,未来的理想是,成为像Lululemon、On一样的品牌,一是做出出色的产品,二是做出品牌的调性,三是以全球为市场。
“路虽远,跑则至。”在艾国永看来,所有的宏图伟业,莫不过如此。
-01-
创业路上,一半是风景,一半是荆棘
十多年前,在《新京报》工作期间,艾国永很想写一本小说,在他的规划中,书中的主人公将人生当作一场旅行,一场不断抵达未至之境的旅行,满目风景总是带着从未见过的新鲜,因而叫作《鲜之书》。
十年后,艾国永便成了“鲜之书”的主人公。在这本书中,他用三十六篇文章记述了创业十年的酸甜苦辣,和很多创业之前不曾见过的人生风景。
“一半是风景,一半是荆棘”,这是艾国永创业十年最大的体会。
十年间,和《百年孤独》中的理想小镇一样,艾国永和他的马孔多同样经历了从无到有,向死而生的转型,从体育公关到跑步赛事,再到跨界转型跑步装备,而后做跑步品牌,再到尝试打破“内卷”,凭借“专业、科技、原创”的产品理念,升级定位为中档价位跑步品牌,每一次大跨度转型,背后都蕴藏着一次又一次生死存亡的挑战和机遇。
在这五次转型中,马孔多有过数次绝地逢生的经历。
第一次生死挑战,发生在2016年。彼时,是马孔多创业的第二年,尽管已经有一些收入,但每个月雷打不动的支出,于艾国永而言,已经是沉重的负担,“仿佛未来之路已然没路。”
但“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同年4月,艾国永带领团队争取到了北京市延庆区的马拉松赛事主办和承办,一纸500万元的合同,让马孔多开启了新生之路,“这是一份救命合同,马孔多接下来的三年能够活下来确定无疑了。”
而艾国永和他的团队亦不负所望,在同事、志愿者及当地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完美地办好了赛事。自此,马孔多成功地成为一家小而美的赛事公司,在京津冀博得一定的名气,也为之后的转型,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活过来后,艾国永开始规划马孔多的下一站。
于是,马孔多迎来了第三次转型,冲进跑步装备赛道。这于艾国永而言,完全是一个全新的赛道。在书中,他这样描述,“不管是产品,还是电商,都不知道门在哪儿,我自己就是那个在门外徘徊的汉子。”
但未知便是机遇,艾国永决定放手一搏。于是,他将全部身家押注于马孔多,开启了自己的再一次创业,“倾尽全力、彻底投身,我认为是创业者最好的创业姿态。”
当然,这条路并不坦荡,跑步鞋服这个赛道,全是未知,艾国永很快又一次迎来了生死挑战。
时至今日,再回忆起2019年,艾国永经常会感叹,创业不易。这一年,他首次尝试了网贷,甚至抵押了房产贷款为公司续命,“这次的银行贷款,是饮鸩止渴,还是雪中送炭?不去想了,既然已经贷了款,下一步就是横下一条心,闯过跑步装备的大关。”
所幸的是,艾国永搏对了!而后的几年,马孔多一路披荆斩棘,营收从2019年的404万元,一路攀升,在2023年,便迅速超了2亿元。
但追求永不止步,艾国永和他的马孔多并未满足于此。在看到跑步装备圈的诸多弊端后,艾国永再次开启了自己的转型之路,决心做品牌。
跑步装备到跑步品牌,这二者有区别吗?在艾国永看来,区别很大,“做装备,贴牌就可以;做品牌,必须讲究原创。”
于是,从2022年下半年开始,马孔多走上产品之路:专业、科技、原创。艾国永这样看马孔多的产品理念,“做原创是难而正确的事,作为中国的品牌创始人,当然希望自己的产品闪耀着中国设计师的智慧的光芒。”自此,“原创”便成了马孔多的重要标签之一。
2024年,马孔多做了一次从低价格段到中价格段的转型,但价格从上往下打易,从下往上打难,这一仗,十分“凶险”。
艾国永回忆,在这个转型过程中,马孔多流失了部分顾客,甚至有消费者冲进马孔多的直播间指责他们。
但在艾国永看来,这是企业转型的“外伤”,“有人说,能不能高、中、低价位段都有,这样,满足所有人群的需求,转型会变得很稳健。我不同意。在我看来,一个品牌,只能锚定某个价位段的人群,而不能想着所有价位段人群通吃。”
所幸的是,随着技术的升级,越来越多的消费者认可了马孔多的产品和品牌,这吸引了更多的消费者,“转型升级后,我们新涌入了大量顾客,是他们,让马孔多凶险的第五次转型之路终能化险为夷。”
实际上,每一次转型,在艾国永看来,都是机遇,“创业者的天性是躁动和爱折腾的,已经注入血管里。转型虽痛,不过是小微企业成长过程中的青春痘,时间终会抹平所有人脸上和内心深处的疤痕。”
更重要的是,于创业者而言,变,才能迎来更大的机会,“我们身处于一个加速度发展的时代,唯一不变的,可能就是变化了。”
-02-
成长为头部的秘密:坚持企业向上、向善
在经历多次转型,体会过机遇与挑战后,艾国永尤为珍惜创业。他认为,要在披荆斩棘中保持企业常盛,密码应是秉承“向上和向善”。
在《创业三十六记》中,艾国永如是写道,马孔多的企业价值观,要坚持四个字:向上、向善。
这是艾国永在2024年确定使用的。
据艾国永的记录,这一价值观,通义指的是“个人向上、企业向善”。诸如,个人积极进取,在职业生涯上尽可能走得更远,这是“个人向上”;而放诸企业身上,企业除了有经济价值,还应有社会价值,待到具备一定的经济实力之后,回报社会,这是“企业向善”。
艾国永认为,每个人都应该既向上又向善,企业同样如此。且向上和向善,不是分割开来的。比如,早在《新京报》任职时期,艾国永稍微经济上有一点余力,每年就会规划一定的金额个人用于为社会做善事。此前,他曾帮助过山区孩子上学、给悲惨的采访对象捐款等。
而善的边界,则取决于企业的边界。
艾国永在新书中这样剖析,“企业的边界无限宽广,善的边界也将无限宽广。这是我努力经营好马孔多的动力之一,而秉持这样的价值观,一切探索与抵达才会变得更有意义。”
于跑步赛道而言,艾国永认为,行业需要向上和向善。这表现在,如何打造一个更注重产品功能性和舒适度的品牌?
于是,这成为马孔多的根基,“如何让跑者有更好的体验感”,也成为了马孔多的追求。
实际上,自2019年转型以来,马孔多始终遵从跑步的专业性,坚持原创研发,并将“做科技跑步装备引领者”贯彻到产品的研发上,在舒适度和功能性上狠下功夫。
做跑步鞋服产品5年多来,马孔多积累了不少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和外观专利。
以在跑步装备中司空见惯的短裤和长裤的后腰手机兜为例,便是被马孔多放大和创新的。备受跑者喜欢的后腰防水手机兜,也是马孔多的一个实用新型专利。
不仅如此,马孔多的创新还涉及长恤、夹克、棉服等产品,分别运用最前沿的科技和工艺和设计美学,为跑友提供最专业、最时尚的跑步装备。
在艾国永看来,无论是专业性,还是舒适性,保持产品的原创设计,将是马孔多所持续追求的。
这些,也让马孔多获得了大众跑者的认可,“跑步就穿马孔多”也已经成为绝大部分跑步爱好者的共识。
此前,马孔多公布过一组数据。自2019年转型跑步鞋服研发与销售以来,马孔多的年营收从最初的404万元,到2023年的超2亿元,短短5年时间,翻了60倍。
“和用户做朋友”,尤其对消费品来说,也成为马孔多实现品牌向上的另一关键。
据艾国永解释,在马孔多,“粉丝”之间的互相传播对品牌起到重要的作用。“每当身边有朋友加入跑步时,我都会向他们推荐马孔多的产品。”这是不少跑者爱好者的共识。
“跑步就穿马孔多”,不仅仅是一句口号,更成为跑步爱好者的潜意识。据艾国永介绍,目前,马孔多全网粉丝510万,下单过的消费者超过200万。
而马孔多的诸多用户,一部分来自马孔多过去举办赛事的选手,一部分则正是粉丝。
与此同时,艾国永进行了多次的公益之旅,在创业获得收获之时回馈社会。
诸如,今年1月,在西藏自治区日喀则市定日县发生地震后,马孔多向灾区捐赠了473箱、80立方米、近万件御寒物资,希望帮到受灾的同胞。
艾国永表示,每一次捐赠,总能收到很多马孔多用户的留言,在他们眼里,这是他们喜欢的马孔多的样子。
“在我看来,将‘向上、向善’这四个字变成价值观,实际上,是每一个企业都应该做到的。”艾国勇认为,这是一种正向循环,只有先做好深度和广度,才能为品牌输入源源不断的新鲜血液。
回溯过去47年的人生路,给了艾国永更深刻的创业初心和新的世界感知,“坚持向上攀登,同时也为社会公益尽过绵薄之力,在我看来,秉持这样的价值观,一切的探索与抵达,才会变得更有意义。”
(头图和配图来源马孔多。)
(声明:本文仅作为信息交流,不构成任何投资参考建议。)
—END—
来源:听筒Te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