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收啦!学校开垦、学生播种、家长施肥 家校共绘劳作教育好图景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10-10 22:00 1

摘要:大皖新闻讯秋日的阳光洒在菜地里,孩子们蹲在菜园里辨认蔬菜、拔除杂草,家长们则一旁示范施肥技巧,师生与家长共同劳作的身影,构成了屯溪路小学教育集团祁门路小学“悦耕园”劳动基地最生动的画面。近年来,该校以近6000平方米的“悦耕园”为载体,打破课堂边界,联动家庭力

大皖新闻讯秋日的阳光洒在菜地里,孩子们蹲在菜园里辨认蔬菜、拔除杂草,家长们则一旁示范施肥技巧,师生与家长共同劳作的身影,构成了屯溪路小学教育集团祁门路小学“悦耕园”劳动基地最生动的画面。近年来,该校以近6000平方米的“悦耕园”为载体,打破课堂边界,联动家庭力量,打造沉浸式劳作教育场景,让学生在泥土芬芳中习得技能、爱上劳动,也让家校共育在实践中焕发新活力。

“自己种的青菜吃着特别香!”三(4)班学生张奕涵捧着刚收获的蔬菜,脸上满是喜悦。在“悦耕园”里,这样的场景每天都在上演。据了解,整个劳动基地共有48块菜地,其中12块为共建田,由家长自主种植,其余分属各班级。二(1)班鲁亚凡记得,自家曾把菜地收获的黄瓜做成凉拌菜,“成就感满满”。不少曾不爱吃绿叶菜的学生,如今成了“蔬菜爱好者”,张奕涵就直言:“种过之后才知道,绿叶菜这么香。”

家长是劳作教育的重要参与者

四(1)班学生刘欣扬的妈妈刘凤是一名家长志愿者,刘凤告诉记者,想陪伴孩子一起参与到耕种活动当中需提前向老师报名、领取专属挂牌,在规定时间入校劳动,周一至周五16:30-18:00,周末9:00-18:00。刘凤几乎隔天就来浇水施肥,暴风雨后还会第一时间修剪菜苗、整理棚架。劳动课上,有经验的家长还会化身指导师,教师生栽种深度、播种方法等实用技能,“这些知识在书本上根本学不到”。

谈及为何会在陪孩子种地这件事情上投入这么多的时间精力,刘凤坦言,一是学校提供的实践条件很优渥,二是自己真实地感受到了孩子的喜悦,“她考一百分,和她收获自己精心栽培的果实,获得的成就感是一样的。”

家长们会交流种植经验、分享新苗新技术,形成“集体劳动、共享成果”的氛围。“小朋友们害怕吃辣味,我们家长和老师就一起购买不辣的甜皮辣椒籽,带孩子们一起边查辣椒的营养成分边种植,吃自己种的辣椒,不仅很有成就感,还记住了辣椒里的维C含量很高。”刘凤分享道。

孩子们从学习者变身“菜地小主人”,不仅管理班级菜地,还会向家长请教难题、分享科学种植方法。刘凤观察到,孩子不仅爱上劳动,还学会了分享,“以前怕虫子的城市娃,现在能主动抓青虫;收获时会把蔬菜带回家烹饪,懂得珍惜粮食”。刘欣扬在妈妈指导下,掌握了胡萝卜、西兰花的种植技巧,“不怕种错,改一次就更懂蔬菜习性”。

学校将劳作教育延伸为特色探究项目

大队辅导员游亚东带领学生开展“小麦的两种人生”项目,通过水培、土培对比实验,让学生记录麦苗生长差异;成熟后,学生亲手收割脱粒,将麦芽熬成糖浆、做成糖画,把麦秆剪拼烫贴成精美的麦秆画,“从种子到艺术作品,孩子们见证了生命的完整周期”。

“我们跳出课堂围墙,构建了全场景育人模式。”屯溪路小学教育集团祁门路小学执行校长李睿表示,这种沉浸式共育模式,不仅拉近了亲子关系,更让家长直观感受到孩子的责任感与创造力,深度认同“五育并举”理念。如今,“悦耕园”已成为祁门路小学的教育名片,孩子们在劳动中收获成长,家校携手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

来源:大皖新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