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用好文物资源,讲好抗战故事,青岛市文化和旅游局开设“抗战文物诉说红色历史”专栏,从这些珍贵的文物中,聆听历史回声,赓续英雄血脉,传承红色文化。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用好文物资源,讲好抗战故事,青岛市文化和旅游局开设“抗战文物诉说红色历史”专栏,从这些珍贵的文物中,聆听历史回声,赓续英雄血脉,传承红色文化。
万第区崔格庄儿童团
在青岛市博物馆陈列着一面近80年的旗帜,红色旗面上绣着“儿童团”三个大字,旗面一侧是“万第区崔格庄儿童团”9个繁体字。岁月的侵蚀已使红色暗淡、字体泛黄,但是,近80年前儿童团年少孩子们的斑斑暗红血迹却永远留在了上面。
儿童团是中国共产党在革命根据地建立的少年儿童组织,也是中国少年先锋队的光荣前身。我们所熟知的英雄刘胡兰、雷锋,都曾是儿童团员。
崔格庄儿童团的团员们大多是十来岁的小学生。他们一边坚持读书学习,帮助大人生产;一边利用年纪小、不易被敌人注意的特点,勇敢地承担起宣传抗日、侦察敌情、站岗放哨、传递情报等艰巨任务。孩子们还发挥聪明才智,创造了许多独特的联络和作战方法:比如用拉歪“消息树”的方向和程度来传递不同的敌情信息;用“鸡毛信”上粘附鸡毛的数量,表明情报的紧急程度。在有条件的地方,儿童团员们还组成了“孩子剧团”,他们以歌声、戏剧为武器,走到哪里,就把抗日的火种播撒到哪里,极大地鼓舞了民众的抗战热情。
“共和国的旗帜上有我们血染的风采”。在那段血与火的峥嵘岁月里,崔格庄儿童团的孩子们,如同暗夜中闪耀的星辰,他们用稚嫩的肩膀、非凡的勇气和智慧,捍卫着民族的尊严。
—END—
丨声明: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分享内容侵犯您的版权或者所标来源非第一原创,请及时联系小编,我们会第一时间做出处理。
多多阅读文旅君文章
来源:青岛市文化和旅游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