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精神卫生日】当心灵需要阳光,我们总有方向 ! —— 写在 2025 年世界精神卫生日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10-10 20:29 1

摘要:2025年,“人人享有心理健康服务”这一全国宣传主题的提出,不仅呼应了世界卫生组织“Mental Health for All ”的全球倡议,更将心理健康 “个体关切”升华为“国家行动”,宣告着心灵健康已成为全民可及的基本权利。

当心灵需要阳光,

我们总有方向!

每年10月10日,

世界精神卫生日如同一次温柔的提醒,

让我们暂时放慢脚步,

倾听内心的声音。

2025年,“人人享有心理健康服务”这一全国宣传主题的提出,不仅呼应了世界卫生组织“Mental Health for All ”的全球倡议,更将心理健康 “个体关切”升华为“国家行动”,宣告着心灵健康已成为全民可及的基本权利。

人人享有心理健康服务

MENTAL HEALTH

打破认知迷雾:

心理健康是连续的生命光谱

提及心理健康,许多人仍存在“非病即健康”的认知误区。事实上,心理健康更像一道动态的光谱——从偶尔的情绪波动到持续的心理困扰,从适应良好的“蓬勃生长”到需要干预的“挣扎状态”,每个人都可能在不同阶段处于光谱的不同位置。

精神疾病高发并非偶然,而是生物遗传、社会环境与个体心理多重因素交织的结果。社会压力的全面渗透成为首要诱因,生活方式与环境的双重冲击加剧风险。国家心理健康和精神卫生防治中心明确指出,正常的心理波动与心理疾病有着清晰界限:前者如考试前的紧张、失恋后的低落,通过自我调适即可缓解;后者如持续两周以上的情绪低落、无法自控的焦虑,亟需专业干预。这种认知升级至关重要。当我们理解“心理求助不是软弱,而是智慧”,当我们知晓“失眠、易怒可能是心理发出的预警信号”,社会对心理问题的“污名化”便会不攻自破,这正是2025年宣传活动的核心目标之一。

MENTAL HEALTH

全民共同参与:

每个人都是心灵健康的守护者

实现“人人享有”,需要全社会形成合力。作为普通人,我们可以从三件事做起:

一是学会自我关怀,像体检一样定期审视心理状态。当感到压力过载时,试试“478呼吸法”:用4秒吸气,屏息7秒,再用8秒呼气,这一简单技巧能快速激活副交感神经,缓解紧张情绪。把八段锦、太极拳、正念冥想、运动健身纳入日常,让心理调适成为生活习惯。

二是主动关心他人,做身边人的 “心灵观察员”。老年人的沉默寡言、青少年的突然厌学、同事的持续倦怠,都可能是心理困扰的信号。一句 “我注意到你最近不太开心,需要聊聊吗”,往往能成为温暖的起点。

三是善用专业资源,知晓求助渠道。心理援助热线12356,医院精神科、心理科、社区服务站,是保障心灵健康的 “基础设施”,也要知晓中医药治疗精神心理疾病的特色优势。

中医治疗神志病的核心优势在于 “整体观” 与 “个体化”—— 既不孤立看待 “精神症状”,也不依赖单一治疗手段,而是通过药物和非药物疗法调理躯体、疏导心理、改善生活方式的综合干预,实现 “形神共养”。尤其在慢性神志病的长期调理、减少药物依赖、改善整体生活质量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MENTAL HEALTH

让心灵之花在阳光下绽放

从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重视心理健康和精神卫生”,到2025年“精神卫生服务”专项行动的全面推进,中国正以坚定的步伐迈向“全民心灵健康”的新图景。心理健康从来不是奢侈品,而是像空气和水一样的生存必需;心理服务也不应是少数人的“特权”,而应成为每个人触手可及的保障。

来源:大东北生活资讯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