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当卢中南以精湛的楷书演绎明代项穆《书法雅言·品格》时,我们看到的不仅是笔墨的精妙,更是书法理论与书法艺术的一次跨时空对话。这组册页在书风传承、文本价值与当代意义上,皆有可圈可点之处。
当卢中南以精湛的楷书演绎明代项穆《书法雅言·品格》时,我们看到的不仅是笔墨的精妙,更是书法理论与书法艺术的一次跨时空对话。这组册页在书风传承、文本价值与当代意义上,皆有可圈可点之处。
卢中南的楷书深植欧阳询一脉的法度与神韵。其笔画刚劲利落,如“書”“法”“雅”等字的竖画挺拔劲健,横画中段饱满,尽显“以方为主、刚中带柔”的欧体特质;结体平正险绝,字形稍长且中宫紧密,主笔(如捺画、撇画)舒展奔放,既守唐楷严谨规整的法度,又通过笔势的呼应、轻重的变化赋予字体灵动气韵,将欧阳询“平正中寓峭劲”的楷法精髓表现得淋漓尽致。
这种风格传承,让观者能直观感受到唐楷“笔笔有法、字字含韵”的规范之美,也体现了卢中南对传统楷法的精准把握与个性化诠释。
《书法雅言》是明代书法理论的重要著作,作者项穆融会晋唐书风,追慕王羲之(逸少),其书论亦充满对书法“品格”的深度思考。节选的《品格》一节,探讨书法的格调、层次与审美境界,如“夫質分高下,未必群玅攸歸;功有淺深,詎能美善鹹盡”,直指书法品格有深浅之别,技法功力有高下之分,并非所有精妙都能归于一流,也并非所有努力都能达成尽善尽美,充满辩证的艺术哲思。
当这些文字以楷书呈现,书法理论的理性思考与楷书艺术的感性表达形成共鸣——读者在欣赏笔墨美的同时,也能透过文字体悟古代书家对“何为书法品格”的探索,让审美体验从视觉延伸至思想层面。
在当代书坛,卢中南这组册页具有双重价值:为学书者提供了欧体楷书的优质范本,从笔法的“藏锋起笔、中锋行笔”到结体的“中宫收紧、主笔伸展”,皆可作为临摹与研究的典型案例,助力唐楷传统的当代延续。
以大众易读的楷书形式呈现古代书论,让《书法雅言》的理论智慧走出典籍,通过笔墨的温度触达更多人,使书法爱好者在欣赏楷书艺术的同时,了解明代书论对书法品格、审美层次的思考,实现“书艺”与“书理”的双重传播。
从明代项穆的书论创作,到当代卢中南的楷书演绎,《书法雅言·品格》册页是传统书法文化的一次生动“转译”。它让我们看到,书法的魅力不仅在于笔墨的形式之美,更在于其承载的理论深度与文化厚度;而优秀的当代书家,正以这样的创作,让传统书法在新时代持续焕发活力。
来源:小美美说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