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美当地时间10月9日,白宫紧急召开内阁会议,美财长贝森特和商务部长卢特尼克火速参会,特朗普对中方毫无征兆、未提前通知的几番出口管制,极为恼火。
就在中方刚刚发动最严出口令后,深受刺激的特朗普急眼了,他立马给中方航司下了最后通牒。
美方已经放话:两天内中方必须对此作出回应。
美当地时间10月9日,白宫紧急召开内阁会议,美财长贝森特和商务部长卢特尼克火速参会,特朗普对中方毫无征兆、未提前通知的几番出口管制,极为恼火。
随后他立即对华发出了两点威胁:
“美国从中国进口大量的产品,现在他们被迫将停止进口。”
“但凡是从中国飞往美国或者从美国飞往中国的中国客机,一律将禁止通过俄罗斯的领空”。
而后面这一威胁,已经写入了美国交通部当天的一项提议命令中。
同时美交通部给中国航司设定了最后的期限:中方航司必须在两天内进行回应。
可见在中方一天内相继发起最严稀土技术、锂电池和石墨出口管制,将反无人机技术、迪杰恩等美企在内的14家外企纳入中方实体制裁清单后。
特朗普被中方突如其来的制裁措施打蒙了,不到一天,他对中方对威胁和即将反制的手段,看起来似乎是图穷匕见了。
首先特朗普意图给中国航司发布禁飞令,到底意欲何为?对中方的影响有多大呢?
10月1日,美国参议院否决了特朗普内阁的年度联邦财政拨款预算后,白宫正式关门停摆,数十万雇员被迫“停薪休假”。
10月6日,新一版拨款法案在参议院投票表决,这是特朗普团队拒绝接受的,最终多数票反对,美白宫继续关门。
美国驴(民主)象(共和)之争,打的是有来有回,而且陷入了僵局。
正因为全美联邦大多数职员被迫休假,引发了一个最直接的后果——全美从西部旧金山到东部纽约的机场纷纷延误甚至是停运。
根据美国国会预算办公室的统计数据,一共有超70万名联邦职员被迫离开岗位,其中就有大量的机场员工。
并且截至目前,还有近1.3万名空中管制员还“无薪”坚守在岗位上。
不过还是有大量的航空工作人员利用各种请假理由离开岗位,所以造成了全美各地机场工作人员短缺,机场运营效率骤降。
虽然特朗普坚持在拨款法案上寸步不让,但是全美航空公司、乃至成千万旅客的抱怨,特朗普还是有点慌的。
毕竟白宫停摆这事儿影响了大多的普通民众,为了不影响明年即将到来的中期选举,特朗普得抓紧甩一下锅,顺便给美国航空公司捞一把。
为此特朗普一共干了两件事。
首先在10月9日,特朗普让全国大范围内的机场大屏幕上,直接播放了一则甩锅摆脱自己责任的宣传视频。
视频中的国土安全局部长亲自给特朗普站队,称这都怪“他们”不给联邦拨款,导致国家运输机构员工工作了却没有工资。
而特朗普干的另一件事,就是想了一个损招,来给这段时间损失惨重的美航空公司“找补”——禁止中国航司客机飞往美国时,使用通过俄领空的航线。
一开始看到这里,很多人还是百思不得其解,中国航班不走俄罗斯领空,对美国有什么好处呢?
其实这里面的学问很大,具体来说就是因为航程短,从而价格优势很大。
如之前东航从上海飞纽约的的MU587、广州飞纽约的CZ699以及国航从北京飞纽约的部分班次等等。
这些航班都是穿越俄罗斯领空,走北极航线,然后到达美国东部城市,时间差不多是15个小时。
2022年俄乌冲突前,美国航空公司、联合航空公司和知名的达美航空,从美国东部纽约飞往中国的航班,来返也是和中国航班一样走的这条路线。
但在俄乌冲突之后,美俄双边都给禁止对方航空飞机通过自家领空,所以这就直接废掉了美航司通往中国的最短航线。
所以现在美航司从美东部城市飞往中国的航班,就走不了北极航线,只能被迫通过阿拉斯加直接飞往中国。
那这个耗时有多长呢?——18个小时。
对于中美航司来说,3个小时的时间差距,意味着巨大油耗、时间成本,具体就平摊到每张票价的价格优势上。
所以美国达美等三家航空巨头,就一直游说美航空部门,要求获得跟中国航司一样的平等优势。
除此之外,跟美国航空有一样待遇的欧洲法航、荷航以及德国汉莎航空公司,也在一直密谋打破中国航司通过俄领空的航线优势。
但这些航空公司以及美国交通部其实自己心底也清楚,他们自己造成的俄乌冲突,只不过现在是自食恶果,但却将自身成本飙升的原因怪到中国航司头上。
北京时间10月9日,在中方发动最为严厉的出口管制、以及对美多家企业进行制裁后,白宫以这个由头对中国航司下手,逼迫中国航司妥协禁止飞越俄领空。
但他们明显对自己造成的不公平优势“视而不见”。
中国稀土、石墨、锂电池出口管制令已经发布,谁要是敢在这个时间点触碰中方利益,也必将遭到对等反制。
反观特朗普在内阁会议上声称要停止进口中国产品,包括美交通部禁止中国航司通过俄领空的这个提案,其实对于中方来说,是不痛不痒的口号而已。
其实也反应了美当局已经陷入了无牌可打的地步。
来源:新一来了Tal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