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据10月9日全国农技中心农田土壤墒情监测,受近日持续降雨影响,华北黄淮地区0-20cm土壤渍涝(田间积水不能及时排出)站点占比26.38%,墒情过多(土壤相对含水量90%-100%)站点占比43.51%,墒情适宜(土壤相对含水量70%-90%)站点占比30.1
据10月9日全国农技中心农田土壤墒情监测,受近日持续降雨影响,华北黄淮地区0-20cm土壤渍涝(田间积水不能及时排出)站点占比26.38%,墒情过多(土壤相对含水量90%-100%)站点占比43.51%,墒情适宜(土壤相对含水量70%-90%)站点占比30.11%。
墒情过多及渍涝地块主要分布在河北保定南部、衡水南部、石家庄西部和南部、沧州南部、邯郸大部、辛集部分区域,山东德州、淄博、潍坊、滨州、济南、青岛、东营、聊城,河南洛阳、三门峡、商丘、开封、周口、漯河、许昌、平顶山、安阳、新乡、焦作、南阳,安徽宿州、淮北、亳州,江苏淮河以北及山西东南等地。
据气象部门预测,10月10日—19日,华北、黄淮北部等地仍多降雨天气,降雨量较常年同期偏多1—3倍,预计墒情过多及渍涝范围将持续扩大,严重影响夏玉米收获晾晒和冬小麦播种。针对严重“烂秋雨”建议如下:
及时排水散墒
渍涝地块要及早疏通沟渠,机械抽水,抢排积水;土壤墒情过多地块,可开挖深沟,沥出耕层滞水,为农机尽快进地作业争取时间。
夏玉米分类抢收减损
墒情适宜区域成熟玉米要及时抢晴收获。短期内轮式机械无法进地地块,应调度履带式收获机进田作业。田间积水严重或倒伏地块要抓紧人工抢收。玉米植株没有完全枯黄且暂时不具备烘干条件的地块,可适当晚收。已收获玉米有烘干条件的需立即烘干入库。不具备烘干条件的,可搭建临时铁丝网“玉米囤”储存玉米,注意避雨防水,趁雨停间隙及时通风摊晾。
冬小麦适期适墒
提高播种质量
坚持播期服从墒情、播量服从播期、进度服从质量,落实晚播小麦以种补晚、以密补晚、以好补晚、以肥补晚、以促为主应变措施。墒情过多及渍涝地块不宜盲目抢时早播,防止烂籽烂苗。依据土壤质地和保水渗水性能,按照先砂土、再壤土、最后黏土合理安排整地播种时序,力争在当地播期下限前完成播种。秉承宁可晚播,也要适墒的原则,尽量在耕层土壤相对含水量70%-80%时播种,播前精细整地。
晚播小麦选用半冬性或半冬性偏春性品种,适播期后每迟播1天每亩增加0.5kg播量;用杀菌杀虫剂拌种,杜绝“白籽下地”;播种时施足底肥,底肥比例可提高至60%-70%,适当增施磷钾肥。切忌播种过深(应比适期播种浅1-2cm),助苗早出土、早发快长。墒情过多地块不宜播后机械镇压,待土壤有2-3cm干土层时适时镇压,以免造成土壤板结。整地质量较差导致种子悬空,影响正常发芽出苗的,要及时适量补浇“蒙头水”,补充表墒、破碎坷垃、踏实土壤,确保苗齐苗壮。
来 源: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
来源:齐点淄博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