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出生听力筛查没过怎么办?别错过黄金时间窗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10-10 17:42 1

摘要:“都怪你,怀孕时去听那么吵的演唱会,这下害的我们老李家的娃听力有问题了!”

“都怪你,怀孕时去听那么吵的演唱会,这下害的我们老李家的娃听力有问题了!”

“ 不怪你吗?我怀孕时,你游戏可没少打,声音每次都放那么大!”

产科住院部的角落里,小两口因为宝宝第一次听力筛查没通过,吵了起来……

新生儿听力筛查只是一项初步的筛查,不意味着孩子一定存在永久性的听力问题。

其目的是尽早发现潜在风险,不漏掉任何一个可能听力有问题的宝宝。

作为家长,最需要的是冷静的心态和清晰的行动指南。

下面跟着我们,来一步步了解该怎么做。

第一步:理解“为什么没过?”

新生儿听力筛查(通常是OAE或AABR)通常灵敏度很高,以下这些常见且暂时性的情况都可能导致结果不通过:

羊水或胎脂残留:宝宝刚出生,外耳道或中耳可能有羊水、胎脂等分泌物堵塞,影响声音传导。

环境噪音干扰:测试时周围不够安静,宝宝哭闹、未熟睡可能都会影响结果。

早产或低体重:早产儿的听觉神经系统可能尚未发育完全。

所以,初次筛查未通过,只是一个“需要进一步检查”的信号,而不是最终的“诊断”。

第二步:抓住“黄金时间窗”

医生会建议您在出生后42天内进行复查,一定严格遵守时间窗。

01.初次复查

通常在出院后或出生后42天内

目的:确认初次未通过的结果是否是由于上述暂时性原因造成的。

大部分宝宝在这一次复查中就能顺利通过!这意味着宝宝的听力基本没有问题。

02.诊断性检查

如果复查仍未通过

如果42天复查仍然未通过,医生会建议您带宝宝到专业的耳鼻喉科,进行更精确的诊断性检查。

常用检查:包括诊断性听觉脑干反应(ABR)、耳声发射(OAE)、声导抗等。

这些检查可以更客观、准确地评估宝宝内耳、听神经乃至大脑听觉通路的功能,最终确定宝宝是否存在听力损失,以及损失的程度和性质(传导性、感音神经性还是混合性)。

第三步:如果确诊,立即干预

经过全面诊断,如果确认了孩子存在永久性听力损失,请记住:早期干预是决定孩子未来语言和认知发展的关键!

“早”到什么程度?

理想的状态是6个月龄前就完成干预。

干预手段有哪些?

☑助听器:对于有残余听力的孩子,验配助听器是首选方案。

☑人工耳蜗植入:对于重度或极重度听力损失,人工耳蜗是目前最有效的人工听觉重建手段。

☑康复训练:佩戴助听设备后,需要在专业康复机构老师的指导下,进行科学的听觉和言语康复训练,帮助孩子学习聆听和说话。

通过科学的干预,绝大多数听障儿童都能实现“能听会说”,顺利融入主流社会,和健听孩子一样学习、工作和生活。

在等待复查和诊断期间,家长可以做什么?

您可以细心观察宝宝对声音的反应,但请注意,不要过于紧张,也不要频繁制造巨响去“测试”他,这可能会吓到宝宝。

可以观察以下几个方面:

突然出现大的声音(如关门声)时,宝宝是否会惊醒、眨眼或停止动作?

在宝宝清醒安静时,在他视线之外摇动摇铃,他是否会转头或寻找声源?

宝宝是否会发出除哭声以外的“a、o”等咿呀学语声?

将您的观察记录下来,在复查时告诉医生,可以作为有价值的参考。但切记,家庭观察不能替代专业检查。

仔仔小课堂:

每一位父母都希望孩子健康完美,但万一遇到挑战,您的冷静、爱与坚持才是孩子最坚实的后盾。

科学的进步已经为听障孩子铺就了充满希望的未来。请一步步来,您和宝宝都能顺利度过这个关口!

来源:游研星语者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