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自青岛市连续举办“中国(青岛)工艺美术博览会”“亚太手工艺文化周”等国家级工艺美术展会以来,在全国率先创建专业化工艺美术行业版权贸易平台,带动工艺美术行业从传统的“技艺传承”向全新的“版权创意”转型发展,打造了“青岛模式”。
在青岛版权产业欣欣向荣的发展图景中,版权创意与工艺美术行业跨界融合成为一大亮点。
自青岛市连续举办“中国(青岛)工艺美术博览会”“亚太手工艺文化周”等国家级工艺美术展会以来,在全国率先创建专业化工艺美术行业版权贸易平台,带动工艺美术行业从传统的“技艺传承”向全新的“版权创意”转型发展,打造了“青岛模式”。
不仅如此,青岛版权产业示范园区集聚成势,版权全链条保护能力全面提升,版权产业迈入高质量发展期。
版权产业示范园区集聚成势
近年来,青岛版权产业围绕新闻出版、广播影视等核心版权产业群,不断做强产业支撑,积蓄高质量发展新动能。先后出台文化产业示范园区创建办法等,新培育省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10个、市级以上现代服务业集聚区5个。青岛西海岸新区获评首批国家文化和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区,金东数创获评国家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2024年,成功创建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2家,获批设立“山东(青岛)网络视听创作传播服务中心”和2个山东省网络微短剧审核站,成功打造青岛网络微短剧基地和北方微短剧影视基地,推出《寻梦沧海》《海上有青岛》2部大型旅游演艺项目。
“以2023年在青岛摄制《封神》等影视项目为例,东方影都获全国影视基地突出贡献奖,青岛电影票房收入超过5亿元。而今年青岛的暑期档电影总票房突破了1亿元大关,映射了青岛作为‘电影之都’在影视版权园区产业链布局等方面的重要意义。”近年来,青岛市共有30余个项目获国家出版基金项目基金资助,4部图书荣获第五届中国出版政府奖、“五个一工程”奖、中华优秀出版物奖等出版三大奖。“全国版权示范单位”海信聚好看公司连续6年获评“中国独角兽企业”,核心版权内容产业蓄势发力。
版权交易平台更加多元有序
青岛依托国家级版权示范优势,积极搭建优质版权资源聚合交易平台,连续举办五届“青岛国际版权交易博览会”,实现重大版权项目交易100余项,累计签约交易额超过200亿元。在第二十届深圳文博会上,青岛市作为“全国版权示范城市”在“版权赋能城市高质量发展”主题展中组织近40家企业参展,版权交易额超过430万元。随着城市之间的文化交流协作日益增强,以文化产业和版权发展的前沿成果作为城市宣推形象,促进了交易空间机遇的多元活跃。
版权全链条保护能力全面提升
青岛市持续加强重点领域、重要节点版权执法力度,深入开展“剑网”等专项行动,版权执法办案数量年递增30%以上,累计办理版权案件超过330起,6起案件被中宣部版权局等六部门联合挂牌督办。青岛市文化市场综合执法局连续多年被国家版权局评为全国打击侵权盗版有功单位一等奖。为完善知识产权仲裁、调解、维权援助体系,青岛市版权保护协会入驻6个基层人民法院,累计办理纠纷调解2500余件,案涉金额8000余万元,有效维护了著作权人合法权益和公平竞争市场秩序。
下一步,青岛市将深入贯彻落实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以建设版权强市为目标,充分发挥青岛东方影都和青岛国家版权交易中心、青岛国家数字出版产业基地、青岛国际版权交易博览会等平台优势,依靠版权赋能产业,加强版权交易转化,推动版权产业建圈强链,以“版权示范工程”持续提升版权创新水平,营造良好版权保护环境,全力推动版权产业高质量发展。
青岛财经日报/首页新闻
记者:姜姗
编辑:容瑾
来源:首页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