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央视中秋晚会阵容一公布,谢娜的名字就像一颗深水炸弹,瞬间引爆舆论场。
央视中秋晚会阵容一公布,谢娜的名字就像一颗深水炸弹,瞬间引爆舆论场。
“有谢娜就不看!”类似的评论霸屏,仿佛已经预定了这台晚会的“翻车”结局。
为啥观众对谢娜反应这么大?
仅仅是因为她不够“端庄”吗?
谢娜的主持风格,一直是走活泼、亲民路线。
在《快乐大本营》里,她能把场子热起来,在《星光大道》上,她能让选手放松下来。
但央视的舞台,向来追求稳重、大气,这两种风格,就像麻辣火锅和清淡粥,放在一起,总觉得哪里不对味。
有人评论说,脑补了一下谢娜在央视晚会上突然冒出一句“快乐家族,燥起来!”,瞬间感觉画风崩塌。
其实,观众对晚会主持人的期待,一直有种“审美惯性”。
长久以来,大家习惯了主持人字正腔圆、一丝不苟的样子,突然冒出一个嘻嘻哈哈的谢娜,难免觉得不适应。
就像一位网友说的,不是讨厌谢娜本人,只是觉得她和这个场合不太搭。
但话说回来,央视也不是没想过“求变”。
老一辈主持人渐渐淡出,年轻一代还没完全顶上来,央视也想用一些更接地气的主持人,来吸引年轻观众。
启用谢娜,或许就是一次大胆的尝试。
只是,观众能不能接受这种改变,还是个未知数。
一位研究传播学的专家指出,观众的这种“刻板印象”,其实是一种心理舒适区。
大脑喜欢熟悉的东西,对改变会本能地抗拒。
但时代在变,观众的口味也在变。
晚会主持人,是不是也该摘下“面具”,展现更真实、更自然的一面呢?
有人觉得,晚会就该是喜庆热闹的,主持人稍微活泼点也没啥。
也有人坚持认为,晚会是严肃场合,主持人就该端庄持重。
两种观点,吵得不可开交。
但有趣的是,一边说着“不看”,一边偷偷关注的人,却越来越多。
微博和抖音上,关于“谢娜”的搜索量暴涨,而任鲁豫的名字,却鲜有人提及。
更有评论指出,中秋节,本来就是个团圆的日子,硬要把它和什么“统战”扯上关系,实在没必要。
侯佩岑上央视秋晚,说普通话,唱中文歌,讲的都是大家从小听到大的故事,这有什么问题呢?
节日,就该让人心里暖暖的,别让它背负太多沉重的东西。
李佳琦之前上了央视的《开学第一课》,一开始也有人质疑,但播出后,大家反而觉得他打破了刻板印象。
这说明,观众不是不能接受新面孔,关键是能不能让人觉得真诚、舒服。
谢娜如果能放下包袱,融入到晚会的氛围中,或许也能带来意想不到的效果。
一位网友评论说,谢娜的主持风格,就像一股清流,能让人放松下来。
在这个快节奏的社会,大家压力都很大,看节目就是想图个乐呵,主持人太端着,反而让人觉得累。
观众对谢娜的争议,其实反映了大家对晚会的一种期待。
晚会,到底是该一本正经,还是该轻松活泼?
这个问题的答案,或许就藏在每个人点开播放键的那一刻。
当晚会结束,评价铺天盖地而来。
有人夸赞谢娜的主持风格轻松幽默,也有人批评她不够庄重。
未来的晚会,或许会更加多元化,既有端庄大气的主持人,也有活泼亲民的主持人,满足不同观众的需求。
至于谢娜,这次经历对她来说,无疑是一次挑战,也是一次机会。
如果她能成功转型,或许能开创出一种全新的主持风格。
中秋晚会之后,关于主持人风格的讨论仍在继续。
有人期待未来能看到更多像李佳琦一样,打破传统印象,展现真我的主持人;也有人希望晚会能坚守传统,保持庄重严肃的氛围。
无论如何,这场由谢娜引发的争议,都将推动晚会朝着更加多元化、包容性的方向发展。
来源:枫叶岛ZQCA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