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冉冉晨城: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藏北京主题作品展”聚焦中国现当代美术史中北京城市形象的艺术叙事,通过系统梳理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所藏的北京题材艺术作品,并邀请多位艺术家展出其精品力作,深入探讨不同历史时期艺术创作与社会语境的互动关系。
“冉冉晨城: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藏北京主题作品展”聚焦中国现当代美术史中北京城市形象的艺术叙事,通过系统梳理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所藏的北京题材艺术作品,并邀请多位艺术家展出其精品力作,深入探讨不同历史时期艺术创作与社会语境的互动关系。
展览以“晨起”“蓬勃”“更新”“择中”为叙事线索,建构起一个跨越时空的艺术对话场域:一方面呈现不同代际艺术家在都市景观描绘与人文精神诠释中的风格流变;另一方面,则聚焦于当代语境下艺术家对城市主题的持续探索与观念革新。
择中
第四板块
北京中轴线宛如一部镌刻于城市之上的无字史书,以南北延展的宏大叙事诠释着“择中”的东方营造智慧。艺术家以多元的视觉语言重新解读这条时空轴线,不仅为捕捉贯通古今的仪式感,更将“致中和”的传统哲思转化为可感的视觉现场。
萧淑芳,《北海溜冰》,1935年,46cm×30cm,布面油彩
艾中信,《紫禁城残雪》,1947年,38cm×70cm,木板油彩
《紫禁城残雪》是艾中信于北平艺专任教后,深感北方雪景之辽阔的抒情写生。画面采用延展式横向构图,如一幅微缩的全景画。画中时节虽属隆冬,整体色调却透着一丝漾动的暖意。艾中信是二十世纪中国现实主义油画的代表性艺术家,徐悲鸿盛赞他的油画具有“中国画的笔意韵味”,此件作品体现了艺术家融汇中西、探索本土意境的艺术成就。
矢崎千代二 C. Yazaki,《北平午门》,20世纪,23.7×31cm,纸本色粉
《北平午门》以细腻的色粉技法描绘了北京标志性古建筑的庄严轮廓与东方神韵,午门的巍峨气势在艺术家笔下呈现出独特的“东洋风味”。作品色彩温暖而层次丰富,既具西洋写实的光影处理,又融入了东方绘画的含蓄意境。矢崎千代二是日本著名色粉画家,1938留居北京,直至1947年病逝。他将毕生创作的1008件色粉画全部捐赠给教育部门,后被徐悲鸿聘为国立北平艺专讲师。本次展出的北京题材的纸本色粉作品承载着这位异乡艺术家对古城的喜爱。
文金扬,《前门、春节》,1955年,43cm×56.5cm,木板油画
杨澧,《天安门西侧》,20世纪50年代,15cm×26.5cm,纸本水彩
谭权书,《天安门》,1958年,25.5cm×35.5cm,木版单色
邓华、傅真,《琴景》,2011年—2012年,3分28秒,影像
《琴景》的视角是从景山俯瞰紫禁城全景,将古琴演奏声响与都城影像诗意结合。每当艺术家扭紧琴轴、提高音调,紫禁城画面随之跳动变化;当古琴发至最高音,在琴弦崩断的瞬间,宫殿影像倏然消失。邓华与傅真于2008年起开始协作创作,他们关注个体身份与集体记忆的探索。古琴居于“琴棋书画”四艺之首,被视为雅与德的象征。作品通过古琴与紫禁城的对话,呈现传统文化的坚韧生命力,揭示其与当代社会之间复杂微妙的关系。
王琦,《故宫楼角》,1985年,42cm×28cm,木版单色
宋红雨,《北京胜境全景》,1992年199.5cm×199.5cm,布面油彩
广军,《风情》,2007年,70cm×65cm,丝网套色
《风情》对意象高度概括,生动地刻画出一只京燕风筝飘飞于故宫上空的蓝天,作品色彩与线条简洁凝练却极富张力,正如广军一贯的艺术风格:轻松风趣、以少胜多,且富有思想内涵。广军从20世纪70年代末就开始参与和组织各种版画活动,是我国丝网版画创作的先行者。同时,广军也是一位油画家。无论何种形式的艺术创作,他的作品都融入个人的理想以及对人文的思考,有着一种自由、轻松、值得玩味的意趣。
专题艺术家:
周吉荣
第四板块
周吉荣1962年生于贵州省,1987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版画系,1996年在西班牙皇家美术学院研修。现任中央美院版画系副教授、系副主任,版画系第二工作室负责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他的艺术探究版画种种印痕的美学意义,他用独特的版画语言描绘北京的新与旧,充满了人文关注。
《景观系列》延续了周吉荣一直关注的城市主题,此系列以北京的中轴线为契机,展开了对于北京这个拥有厚重历史积淀,处在剧变之中的城市的思考。此系列选择了中轴线上的十几座不同年代的最具经典性和权威性的建筑进行呈现。当鸟巢与故宫、箭楼并置时,它们仿佛从当下的热闹中抽离出来,置身于历史的维度之中,使观者获得了一种从容的距离感,仿佛是在时间的长河里自未来回望当下。
周吉荣,《景观——天坛》,2013年,60cm×75cm,综合版画
《景观系列》作品以现场、真实的角度对对象进行了冷静和客观的处理。每个建筑以180度或360度不同面进行环绕拍摄,再利用版画分层、分版制作的特点,将从不同角度得到的图像重叠,形成一个关于对象的似乎是失焦的影像。在图像的层层叠加之中,一方面在静态的作品中引入了时间的维度,而另一方面,也经由焦点透视的方式实现了对它的超越,在某种意义上回归和呼应了中国传统绘画对事物的宏观、一元的观照方式。
——周吉荣
周吉荣,《景观——鼓楼》,2013年,75cm×60cm,综合版画
周吉荣,《景观——碑》,2013年,60cm×75cm,综合版画
周吉荣,《景观——乾清宫》,2018年,85cm×125cm,综合版画,艺术家提供
关于北京文化艺术基金
北京文化艺术基金是由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发起设立的公益性基金,重点围绕舞台艺术创作、文化传播交流和艺术人才培养三大领域开展资助。基金面向社会接受申报、资助过程受社会监督、资助成果由社会共享,最大限度调动社会参与文化建设积极性,搭建了一个开放平等、公开透明的艺术资助体系,充分发挥全国文化中心的示范引领作用。
北京文化艺术基金2024年度资助项目
主编 / 何一沙
责编 / 吴靖
点赞
推荐
来源: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