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秋日的阿斯塔纳天高云淡, 2025年10月3日至4日,哈萨克斯坦国家医学科学研究中心迎来一场高水平的心血管医学对话。由北京大学第一医院霍勇教授,武汉亚心总医院苏晞教授,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葛雷教授、陆浩教授,广东省人民医院张斌教授,天津市胸科医院李春洁教授等组
秋日的阿斯塔纳天高云淡, 2025年10月3日至4日,哈萨克斯坦国家医学科学研究中心迎来一场高水平的心血管医学对话。由北京大学第一医院霍勇教授,武汉亚心总医院苏晞教授,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葛雷教授、陆浩教授,广东省人民医院张斌教授,天津市胸科医院李春洁教授等组成的中国心血管专家团队,远赴哈萨克斯坦,通过深度学术研讨与现场手术演示,系统分享了我国在胸痛中心建设与慢性完全闭塞病变(CTO)介入治疗方面的成熟经验。这不仅是一次医疗技术的传递,更是“健康丝绸之路”上一次温暖的“心”接力。
专家团队携“中国经验”赴哈
过去十几年,中国通过系统化推进胸痛中心建设,建成了覆盖全国的急性心肌梗死救治网络,成效卓著:全国STEMI患者院内死亡率从2011年的10.1%显著降至2024年的3.3%,成功探索出一套可复制、可推广的“胸痛中心模式”。
哈萨克斯坦自2019年引入该模式,成立首家胸痛中心及CTO俱乐部后,持续借鉴中国标准推进本土化实践。此次中国专家团队再度赴哈,聚焦两大任务方向:一是深化胸痛中心体系建设,由霍勇、苏晞、李春洁等胸痛中心专家牵头,通过优化标准化流程、加强多学科协作、提升基层医疗能力,进一步完善区域性协同救治网络,有效缩短急性心梗救治时间;二是开展CTO介入治疗专项培训,由葛雷、张斌、陆浩等介入治疗专家传授关键技术,全面提升复杂冠脉疾病的救治水平与成功率。
“我们不仅要带来技术,更要分享‘体系化’的经验。”霍勇教授在出发前强调,“哈萨克斯坦心血管疾病发病率逐年攀升,尤其在急性心梗救治效率方面仍有提升空间。中国实践已证明,通过标准化流程、多学科协作与基层能力建设,能够显著降低患者的死亡风险。我们期待这些经验能为哈萨克斯坦提供有益参考。”
此次合作将进一步把系统化的“中国方案”植入“中亚心脏”,助力哈萨克斯坦优化心血管病防治体系,提升整体医疗服务能力。
中国专家团队赴哈萨克斯坦国家医学科学研究中心参访交流
学术研讨:共话胸痛中心体系建设
10月4日举办的“CTO CREATIVITY CHEST PAIN FORUM”(心血管介入治疗、创新与胸痛论坛)上,来自中哈两国的心血管领域专家齐聚一堂,围绕胸痛中心体系建设展开深入探讨。哈萨克斯坦国家医学科学研究中心院长、国家科学院院士拜根金·阿拜·哈巴塔耶维奇与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心内科首席专家霍勇教授分别为会议致辞,哈萨克斯坦国家医学科学研究中心别革兰教授主持了本次会议。来自哈萨克斯坦阿斯塔纳、阿拉木图、三个直辖市及十四个地市州的心脏介入医生、检验科医师等约100人参加了此次学术交流。
霍勇教授在报告中系统阐述了中国胸痛中心的建设历程与显著成就。他表示,中国胸痛中心已累计为404万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提供了高效、规范的诊疗服务。中国胸痛中心建设不仅推动了国家急诊医疗体系的系统性改革,还通过整合医疗资源与社会资源,构建了院前院内一体化的服务模式与创新的急救机制,明确了各级医疗机构的功能定位与区域协同,显著提升了急性胸痛尤其是急性心肌梗死的快速、规范化救治水平,取得了显著的社会、经济与人文效益。
苏晞教授就中国胸痛中心认证体系及其实践经验进行了系统介绍,内容涵盖组织管理体制的构建、胸痛中心认证标准解读、建设流程与审批环节等关键内容,他强调,认证不仅是对建设成果的检验,更是以评促建的重要手段。
李春洁教授对如何建立高效胸痛绿色通道进行了专题学术讲座,分享了天津地区的建设经验,并祝愿哈萨克斯坦胸痛救治越来越好。
技术发展部分,张斌教授结合CTO的理论与实践,向在场医生详尽阐述CTO手术中的策略制定和要点操作;葛雷教授基于CTOCC注册研究数据库结果,分析总结了近年来中国CTO介入治疗的发展现状;陆浩教授药物涂层球囊在冠状动脉分叉病变介入治疗中的应用进行了专题学术讲座,他表示药物涂层球囊(DCB)是侧支冠状动脉分叉病变的有效治疗选择。
手术演示:四台CTO手术全程教学
学术会议前夕,哈萨克斯坦国家医学科学研究中心导管室内。无影灯已然点亮,一场技术与耐心的考验,将要拉开序幕。
张斌主刀
葛雷主刀
陆浩主刀
张斌(主刀两台)、葛雷与陆浩(各主刀一台)三位专家依次上阵。面对当地有限的耗材条件,他们灵活调整器械使用与手术策略,凭借深厚经验与精湛技艺,持续奋战至夜晚9时,最终完成全部四例高难度手术。
其中,张斌教授主刀的一台手术尤为引人注目——该患者此前历经6次手术均未成功,在张教授精准、稳健的操作下成功完成了高难度的血运重建,赢得现场观摩医护的高度赞誉。
手术全程对哈方医护人员无条件开放,这不仅是一场技术展示,更是一次深度教学,中国专家对复杂病例的处理思路与策略选择,为哈方同行打开了一扇宝贵的学习窗口。
从手术台上的手把手指导,到学术讲坛的面对面交流,这场跨越国界的“心”对话,不仅展示了中国心血管医学的先进经验,也为中哈医疗合作播下了新的种子。霍勇表示:“医疗无国界。中国心血管领域的进步,离不开国际同行的支持;今天我们将经验分享出去,既是责任,也是荣幸。相信这种双向交流,能让‘健康丝绸之路’更温暖、更有力量。”
据了解,在“一带一路心脏介入培训项目”框架下,中哈两国自2018年起已建立起系统化、多层次的合作机制。项目采用双向交流模式:一方面邀请哈方医生来华接受系统培训,另一方面组织中国专家赴哈开展手术演示与学术指导。随着合作不断深化,双方互动已从技术交流逐步拓展至人才培养、体系建设等多个维度,推动双边医疗合作不断走向深入。
全面工作
传播矩阵
FOLLOW US
苏州工业园区东方华夏心血管健康研究院
邮箱:info@ccahouse.org
网址:https://www.ccahouse.org
地址:苏州工业园区水坊路36号姑苏会平江馆心脏之家
来源:丫丫男姐说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