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连日来的阴雨天气给秋收秋种工作带来了严峻挑战,安徽省宿州市泗县紧抓降雨间歇的宝贵窗口期,与天争时、与地争粮,全力组织抢收抢种。走进田间地头,只见一台台收割机在泥泞中奋力前行,一辆辆运粮车穿梭不停,金色的玉米、饱满的大豆正被争分夺秒地收获归仓,广袤的田野上处处涌
连日来的阴雨天气给秋收秋种工作带来了严峻挑战,安徽省宿州市泗县紧抓降雨间歇的宝贵窗口期,与天争时、与地争粮,全力组织抢收抢种。走进田间地头,只见一台台收割机在泥泞中奋力前行,一辆辆运粮车穿梭不停,金色的玉米、饱满的大豆正被争分夺秒地收获归仓,广袤的田野上处处涌动着抢收抢种的热潮。
收割机在地里抢收玉米。吴天元摄
“今年墒情好、管理也跟得上,庄稼长势一直很喜人。”在泗县草庙镇魏圩村连片种植的玉米地旁,农户于建江望着满地金黄,语气里透着欣慰。虽然秋收期间遭遇连日阴雨,导致土壤松软、机械难以下地,但并未对玉米产量造成影响。随着天气转晴,村里迅速组织14台收割机同时作业,加紧抢收。“魏圩村今年种了8000多亩玉米,雨一停我们就全力调度机械,说什么也要把丰收的粮食稳稳收回来。”魏圩村党支部书记朱琳说。为加快进度,村里还设置了两处集中脱粒点,免费为农户提供脱粒服务,确保颗粒归仓。
收割机收割完成后脱粒装车。吴天元摄
今年秋季,泗县农作物种植面积达180万亩,其中玉米80万亩、大豆65万亩、水稻10万亩。全县秋粮长势良好,丰收基础扎实。面对持续阴雨的不利影响,泗县农业农村局迅速启动应急机制,制定周密的“三秋”生产工作方案,建立“县统筹、镇组织、村落实”的三级联动体系,聚焦“农机调度+技术指导”双轮驱动,全力打好秋粮抢收“保卫战”。
农户将玉米棒归仓。吴天元摄
“我们以镇村为单位,建立了秸秆离田和农机调度网格,通过农机通APP、微信群实时对接机手和农户,确保收割机有序流动、高效作业。”泗县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姚剑介绍,“同时,我们密切关注天气变化,抓住每一个晴好窗口期,组织农户及时抢收,确保粮食颗粒归仓。”
在农机保障方面,全县已完成5000余台(套)农机的检修保养,并组建了15支应急作业服务队,配备应急联合收割机300余台,其中履带式收割机60余台,有效应对湿烂地块抢收需求。对于部分湿度大、机械进地难的地块,则组织人工辅助收割,确保不误农时、不漏一田。
粮食烘干是确保颗粒归仓的关键环节。泗县充分发挥全县11处粮食烘干中心作用,投入烘干机17台,日烘干能力达1000余吨,实现粮食“即收即烘”。从瓦坊镇应宅粮食烘干中心到丁湖镇向阳粮食烘干中心,各站点满负荷运转,为农户提供便捷高效的烘干服务,有效防止粮食霉变,保障粮食品质。
农户在摊晒玉米粒。吴天元摄
在全力抢收的同时,秸秆综合利用也在同步推进。全县已落实标准化收储中心82个、临时堆放点106个,推动秸秆饲料化、能源化、基料化等“五化”利用。今年预计秸秆总量约70万吨,可收集量50万吨,外销35万吨,既保护了环境,又拓宽了农民增收渠道。
秋收正忙,秋种已至。泗县坚持“收种并举”,同步推进秋种准备工作。全县已储备小麦种子3万吨、肥料9万吨、农药100吨,印发《秋种技术明白纸》《小麦测土配方施肥建议卡》等资料10万份,组织200余名农技人员深入田间地头,开展技术培训,指导农户科学选种、施肥、播种。
此外,县农业农村局还深入开展农资打假专项行动,加强种子、肥料等农资质量监管,严厉打击假冒伪劣行为,确保农民用上“放心种”“放心肥”,为明年夏粮丰收打下坚实基础。
雨歇人忙,秋收正当时;颗粒归仓,丰收有保障。当下的泗县,正以高效的组织、科学的举措和扎实的服务,在金色的田野上奋力书写着抢收保丰收的动人篇章。(王宝林)
来源:金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