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25年2月24号凌晨,两个十七岁的男孩溜进海底捞的包间,爬上桌子,对着火锅小便,还拍了视频,本来没人知道,可他们自己发到了朋友圈,三天后视频传遍了抖音和小红书,标签全炸了,海底捞当天就报了警,换掉所有餐具,给那晚坐在4109桌的客人退了钱,再赔十倍,3月1
2025年2月24号凌晨,两个十七岁的男孩溜进海底捞的包间,爬上桌子,对着火锅小便,还拍了视频,本来没人知道,可他们自己发到了朋友圈,三天后视频传遍了抖音和小红书,标签全炸了,海底捞当天就报了警,换掉所有餐具,给那晚坐在4109桌的客人退了钱,再赔十倍,3月14号,海底捞直接把他们告上法庭,要赔两千多万。
法院在10月9号判了,两个男孩和他们父母得登报道歉,赔款一共二百二十万,十三万是换餐具的费用,两百万是海底捞生意受影响的损失,七万是打官司花的钱,法院没答应那两千多万的索赔,因为退一赔十是海底捞自己搞的促销,不是法律规定的,跟侵权没关系,清洗费和客流下降这些,有数据支撑,法院才认了。
这两个孩子十七岁,快成年了,法官觉得他们明白这事不对,就让他们公开道歉,不光是罚钱,更是想让他们长点记性,家长也得担起责任,这是《民法典》里关于监护人义务的延伸,商誉损失怎么算,法院参考了海底捞那几天客流量大幅下滑的数据,还看了网上一片骂声的舆情报告,这在餐饮行业还是头一回这么判商誉赔偿。
这事一出,有人就拿它和去年大学生在博物馆撒尿的事比,大家觉得孩子犯错不该罚太重,可法院现在确实越来越严了,也有学者说海底捞赔十倍是怕顾客跑,不是法律逼的,它说的商誉损失到底有没有人去查过,这话听着有点模糊,但支持的人讲,连锁店最怕口碑崩,一崩就很难再捡回来。
视频最早发在微信朋友圈,后来传到抖音和小红书,平台到现在也没删,也没通知,监管这边一直没动静,更巧的是,2025年9月刚实施的《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条例》明确说不能传播侮辱性内容,这案子是条例生效后第一个被法院拿来当依据的商业侵权案,以后类似的情况,大概都会照这个来办。
判决下来了,钱也赔了,可事儿还没完,现在的年轻人把拍恶搞视频当成了时髦,觉得有意思就行,法律能拦住他们不干坏事,可谁来教他们啥是不能碰的,流量成了青春的催促,可这代价谁来扛?
来源:一点你就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