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10月4日,高市早苗爆冷当选自民党总裁后,许多评论分析了她获胜的技术性原因,包括“麻生派”对党员票的再支持,小泉进次郎“答辩”的稍显稚嫩,第二轮票数具体流向等等。然而抛开所有技术性讨论,自民党这个日本头把交椅的政党,已然于风雨飘摇中做出了自己的选择,选择即代表
这是日本战后自民党最大的右转。
10月4日,高市早苗爆冷当选自民党总裁后,许多评论分析了她获胜的技术性原因,包括“麻生派”对党员票的再支持,小泉进次郎“答辩”的稍显稚嫩,第二轮票数具体流向等等。然而抛开所有技术性讨论,自民党这个日本头把交椅的政党,已然于风雨飘摇中做出了自己的选择,选择即代表一切——尽管高市带着深深的“最右候选人”烙印,这个成立于1955年的老牌政党,终于决意将舵盘划出战后最右的一次转弯。
被称为互联网“预言家”的凯文·凯利在《失控》中认为,个体在聚合后会形成某种“生命体”般的决策机制,比如惊起的鸟群仓促中仍将自动做出飞行方向的选择。作为拥有百万党员的“大群”,自民党在经历连串冲击后,以全体党员投票的方式完成了这次集体转向。这既是其对外部环境的冒险,也是对内部日益增长的保守势力的妥协。
(10月4日,高市早苗在日本东京自民党总部进行的自民党总裁选举中投票。新华社发)
01
党内人事布局:系统性的右倾化
一些乐观观点认为,高市早苗当上首相后会通过任命温和派外交团队,比如参与总裁竞选的茂木敏充作为外务大臣,来避免加重国际事务中的右翼色彩。然而,外交本质上是国内政治与战略意志的延伸,难以脱离整体政治框架而独立运行。随着10月7日自民党高层人事调整出炉,人们发现,传说中的启用小泉进次郎作为干事长、留用石破茂在党内高层等路线平衡的设想并不存在。出现在日本国民面前的,是一份“右”得更紧密的党内高层任命——85岁的前首相麻生太郎出任党内副总裁。干事长,也就是自民党实际操盘人,由前总务会长铃木俊一出任,此人是麻生派核心成员,也是麻生太郎的小舅子;新任总务会长由有村治子担任,此人同属麻生派,在总裁选举中担任高市早苗的推荐人;新任政务调查会长由前经济安全保障担当大臣小林鹰之出任;前国家公安委员长古屋圭司担任选举对策委员长。
作为总裁参选人之一,小林鹰之与高市早苗同属鹰派。日本经济安保大臣这个职位的“发明者”就是小林鹰之,他本人出任了首任经济安保大臣,积极推动《日本经济安保法》,经济问题武器化倾向十分突出。此外,小林也是一直热衷于将“自卫队”改为“国防军”的代表人物之一。古屋圭司同为强硬保守派代表人物,在历史问题和对华政策上与高市立场近似,窜访台湾被中国外交部点名,属实“榜上有名”。
这份令“任人唯右”的人事名单令日本媒体哗然,舆论普遍形容“高市政权”实为“麻生政权”卷土重来,凸显出自民党内部右翼势力的进一步整合集结。
02
以往的保守派首相为何不如高市“右”
令人忧心的是,日本自民党此次右转,从政治层面映射着日本民间右翼的壮大,以及在野党派在右转问题上的重新排列组合,形成了上下的偏右共振。
对比来看,小泉纯一郎、安倍晋三、麻生太郎作为保守派日本首相,即使心想右转,实施却有所忌惮,要考虑民意、在野党等制约因素。拿修宪来说,安倍在其政治生涯中多次尝试,尤其是针对宪法第九条(即“和平宪法”),但始终未能成功。日本宪法第96条规定,修宪需在国会两院各获得三分之二以上支持,之后还需全民公投过半通过。尽管安倍领导的自民党在部分时期控制了两院三分之二席位,但始终难以在公投层面获得足够民意支持。多数日本民众对修宪持保留态度,尤其反对将自卫队“明文化”或扩大其军事权限。日本民进党、共产党、社民党等在野党长期坚定护宪,反对修宪议程。即使在野势力分散,也仍成功通过议会程序、舆论战等方式拖延甚至阻止修宪动议进入实质阶段。
就麻生来看,虽同属保守阵营,但高市早苗在修宪速度、历史修正、对外安全对抗、社会文化保守四条轴线上的表态与行动,都比麻生更靠右,因此被媒体普遍视为“比麻生还要右翼”的政治人物。
对于“安倍女继承人”这一头衔无比骄傲的高市,从竞选开始就摆明了自己继续安倍遗志,延续“安倍路线”的决心。这些遗志里包含什么,在她就任首相前还难以具体估算。但从高市获任总裁开始,亚洲邻国就表达了警惕。韩国广播公司称,高市自1995年初次当选议员以来,否认日本战争责任,定期参拜供奉太平洋战争甲级战犯的靖国神社,展现极右倾向。《东亚日报》称,高市曾主张应将日本每年“竹岛”日(韩国称独岛)活动的出席官僚提升至部长级。实际上,这些都是对高市早苗一直以来言行的观察判断。
03
高市的“右”,是全球多国右转潮汐里的一浪
高市三战自民党总裁,至此获胜,是需要放在全球保守主义回潮的背景下理解的。
与自民党合作了26年的公明党对高市路线提出了不信任。10月7日,公明党主席斋藤铁夫与高市会谈后表示,高市阵营可能的冒进行为令公明党很难继续与自民党合作。而面对公明党“不做出正面承诺就‘离婚’”的威胁,高市在安抚的同时(预计不参加近在咫尺的靖国神社“秋祭”),也不打算一棵树上吊死。麻生太郎已与右翼政党国民民主党干事长榛叶贺津进行接触,试图扩大执政联盟。极右翼的参政党预计也在高市的拉拢范围内。
参政党以“反全球化”与“日本人优先”为口号,迎合了部分民众在经济失衡与社会焦虑中的民族主义情绪。然而荒诞的是,不管谁反对全球化,这个口号也不该由日本喊出来。作为资源匮乏、高度依赖国际贸易的国家,日本正是全球化体系的重要受益者。其战后的经济腾飞史,正是抓住自由贸易体系机会,主动融入、深度参与全球化的进程。
随着逆全球化浪潮兴起,多国政治力量把国内贫富差距、产业空心化、社会不公等问题归咎于全球化。选民对移民、通货膨胀物价飞涨等问题的不满,又助长保守势力的政治动员。这一对流过程在日本形成了高市样本,也反映出在全球化逆流中,部分国家政治认同与经济理性之间的张力。
来源:大众新闻-大众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