赖清德语气讨好,希望特朗普促成两岸和平,萧旭岑:两岸问题两岸解决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10-09 22:44 1

摘要:针对台湾地区领导人赖清德近日声称:如果美国总统特朗普能促使中国大陆放弃对台湾地区动武,必然会是诺贝尔和平奖得主。马英九基金会执行长萧旭岑向港媒“中评社”表示,这是行不通的做法,两岸问题最终只有两岸自行透过和平途径解决,依靠任何外国尤其是美国,都是不可行的,永远

针对台湾地区领导人赖清德近日声称:如果美国总统特朗普能促使中国大陆放弃对台湾地区动武,必然会是诺贝尔和平奖得主。马英九基金会执行长萧旭岑向港媒“中评社”表示,这是行不通的做法,两岸问题最终只有两岸自行透过和平途径解决,依靠任何外国尤其是美国,都是不可行的,永远无法解决问题。

萧旭岑强调,双方均坚持“两岸同属一个中国”原则,只要有这个共同政治基础,再逐渐透过和平的途径,共商两岸争端解决之道,如此才是正道。

赖清德近日接受美国广播节目的专访时,声称中国大陆对台湾地区持续施压。他还称,若特朗普能促使中国大陆放弃对台湾地区动武,这将是对全球和平的重大贡献,“绝对值得获得诺贝尔和平奖”。

萧旭岑受访时表示,历史经验证明,美国调停两岸,从来没有成功的例子。美国前驻华大使罗德的名言“美国人还没有聪明到足以调解两岸中国人之间的争执”,到现在依然适用。

萧旭岑说,就他的观察,特朗普政府目前也没有调停两岸的动机,反倒是台湾地区民众却感受到可能被美国交易的恐惧。

萧旭岑强调,他并不认同赖清德用讨好的语气与方式,寄希望于特朗普促成两岸和平,以便得诺贝尔和平奖云云。而白宫轻蔑式的回应更是一种羞辱,这只凸显赖清德没有能力处理两岸问题,也没有真的说动特朗普的本事,在世界上丢脸,台湾地区民众情何以堪。

对于中国国民党前主席洪秀柱近日提到的“和平统一”议题,萧旭岑说,如果两岸回到共商解决两岸问题的正轨,这本来就是可能会触及的议题。重要的是,对两岸民众来说,任何两岸的争端都应该透过和平方式解决,这是两岸民众普遍的共识,更应该是两岸的最大公约数。

萧旭岑指出,他同意洪秀柱的说法,就是国民党不可能再以过去的思维与观点,来看待两岸未来的变化,因为民进党执政以来,两岸关系和地缘政治都有很大的变化。新的国民党主席应该重启与大陆高层会谈以及“国共论坛”,找出两岸新的方向。

萧旭岑认为,重要的是,对两岸民众来说,任何两岸的争端都应该透过和平方式解决。这是两岸民众普遍的共识,更应该是两岸的最大公约数。

距离2026台湾地区“九合一”选举仅剩一年,台湾地区前领导人陈水扁前幕僚陈淞山8日发表评论指出,靠选战起家的民进党,如今正陷入政治低迷的“末日现象”。他直言,历经两次罢免挫败后,绿营不仅无法重振旗鼓,反而陷入内外交困的困局,甚至连台北市长都找不出像样的候选人,显示民进党长期执政后的政治传承出现严重断层。

评论中,陈淞山表示,外界普遍认为,在两次罢免失利后,民进党的政治氛围持续低迷,这股阴霾势必冲击明年底的县市选举。包括长期执政的高雄、台南两市,恐因派系斗争与初选恩怨陷入苦战。而台北市、新北市与桃园市“三都”的选情,几乎看不到翻盘的机会。即使民进党在宜兰仍有机会拿下县长,整体而言选情仍极为不利。

陈淞山指出,民进党的台北市长提名人选是民众关注的焦点,但若只推出吴怡农、苗博雅、吴思瑶或王世坚等“二军”级人选,不仅难以牵制蓝营,亦无法发挥“母鸡”带“小鸡”的效果,恐沦为未战先败的政治布局。他批评,这样的提名策略充其量只是“廖化当先锋”,显示民进党执政近十年,竟连台北市长像样的候选人都培养不出来,向外界曝露出后继无人、无能传承的政治现实,正逐渐走向政党轮替的宿命。

陈淞山直言,台湾地区前领导人蔡英文与台湾地区领导人赖清德两任兼任民进党主席,皆难辞其咎。前两次县市选举,蔡英文当局因执政争议与提名失误,导致民进党全面溃败,只剩下六席县市长,总得票率更比国民党少8个到10个百分点。如今赖清德执政一年多,面对在野党的反制与罢免对抗,加上执政者以罢免报复在野势力,结果社会撕裂、仇恨对立升高,民意反扑导致绿营声势急速下滑。赖清德当局陷入民意崩塌的政治窘境,即便民进党仍执政,也难以挽回颓势。

针对外界传出由民进党前秘书长林右昌或现任秘书长徐国勇出马角逐台北市长,陈淞山在文中也持保留态度。他认为,林右昌虽曾担任基隆市长,但在罢免战役中策略失当、导致溃败,如今若再披挂上阵,恐以“战犯”之姿成为政治祭品,难以翻身。至于徐国勇身兼民进党秘书长与选对会召集人,若真有参选意图,就不应同时操盘提名。否则形同“骑驴找马”,让人看破手脚。

评论最后,陈淞山表示,若民进党拿不出能够象征民进党未来方向与战力的候选人,绿营恐将在2026与2028双重选战中,陷入全面崩盘的危机。

来源:锐看台湾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