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谁能想到,“催婚”这件事,竟然能把人逼进大山?最近江西的这个新闻真把我看愣了。苏阳阳,一个29岁的山东济南小伙,在母亲一次像“拆炸弹”一样的催婚操作后,丢下电动车、剃成光头,直接消失在深山中,好几天没音讯。说实话,这还真不是头一回有类似事件,但每次听到,心里还
谁能想到,“催婚”这件事,竟然能把人逼进大山?最近江西的这个新闻真把我看愣了。苏阳阳,一个29岁的山东济南小伙,在母亲一次像“拆炸弹”一样的催婚操作后,丢下电动车、剃成光头,直接消失在深山中,好几天没音讯。说实话,这还真不是头一回有类似事件,但每次听到,心里还是堵得不行。
你敢信吗?苏阳阳这长相,这身高,这气质——足足1米85,一副眼镜文质彬彬,怎么看都不差。他没女朋友?父母居然还能翻白眼说人家“头发太长找不到对象”。硬是拉着儿子剪头发,嫌弃一天不催就浑身难受似的。结果呢?崩溃来的比想象得还快,苏阳阳一句都没多说,连夜剃光头,那瞬间怕是早把这“戏弄人生”的催婚和唠叨扔进了垃圾桶吧。
真心要吐槽一句,有的家长就是“脸皮厚吃个够”,自以为事事都是为孩子好,句句金科玉律、多一分都不行。明知道孩子内向、不爱表达,偏偏刀子嘴豆腐心天天催,有问题不能坐下来好好聊非要玩这一手,孩子压抑久了,迟早得翻脸。谁承受得住这种高强度精神摧残?只能说老一辈人最擅长用嘴耍狠,极限拉扯情绪,还不允许你有脾气。
事发当天,苏阳阳妈回忆自己不耐烦地数落着,催完婚还嫌头发长,说干就拉人去理发,照她的话就是“给点阳光就灿烂”,不给就戏耍一番,结果惹出 ** 烦。想象一下,被催着理发、找对象,最后直接被怼成个光头,面子都没地搁。儿子压根没吱声,自己跑卫生间咔嚓就是一刀,不留余地,接着骑上电动车往玉山方向去了。到了人影都看不到的地方,车也懒得要,直接丢下就扎进了深山。
家里人傻眼了。发朋友圈、各种微信群狂轰乱炸地寻找,就差没在城市广播喊话。后来翻监控才发现苏阳阳进山前还参加过视频会议,这种细节让人又摊上一把冷汗。电话直接关机,山里暴雨接连不断,谁能安心得下?妈妈反复自责,不该催、不该不耐烦,哭到肝肠寸断。可惜,现实没有回头路,演得再多都是作茧自缚,每一句后悔都像打在空中的拳头,毫无还手之力。家属还放话“希望阳阳平安回来”,这话说得容易,做起来哪那么简单?
说白了,世道变了,思想没更新。年轻人倔,家长更顽固,催婚这套剧本翻来覆去已上演多少年迟迟不变。你瞧,从“张三李四结婚了,你咋还单着?”到“头发长都没人要”,全是熟悉的剧本,换谁受得了都得疯。有的人嘴硬心软,表面应付,其实心里早就快扛不住。一旦压抑过头,逃避往往是他们唯一的选择。在我们这长大的孩子,大多数没法拒绝父母,一张嘴一副苦情戏天花乱坠,谁敢硬刚啊,分分钟上升到孝道高度,仿佛不答应就该跪着忏悔。想要自由多难?“你要懂事”、“你要听话”,真当儿女是会动的玩偶。
从社会层面来看,这案子值得警醒。父母最大的问题是缺乏换位思考,装聋作哑顾自己痛快,孩子的感受直接甩一边。“逼婚”这种事,很多原本有条路,非要印在脸上、写进骨子里,就不信儿女不怕。终于把阳阳逼崩溃、躲山里风吹雨淋,说句难听的,他对家庭归属感,是不是早碎成渣了?反观网络上活跃的“催婚群”、“媒婆大姨团”,半夜都刷屏,还能有几个人冷静思考孩子真正需求?怕是人云亦云,热闹才是硬道理。
令人不安的是,这件事并不是孤例。每年过年,无数年轻人返乡,短短几天就被父母唠叨、邻居问候、亲戚点评包围,有没有对象、啥时候结婚、生几个孩子……压力如泰山压顶。如此环境下,崩盘或离家,甚至出走失联,都变成了让人无奈的常态。每一个苏阳阳背后,都是被父母“套路”到窒息的孩子。如果再不反思、不学会沟通,谁知道以后发生什么事?
其实,解决办法很简单,把孩子当朋友,把他们的想法当回事,少点教条戏弄,多点倾听和理解。不是所有的爱都能用控制来表达,你催着他结婚生娃,他要活得开心自在,结果却是两败俱伤。既然养了这么大的孩子,就该尊重每个人的生活节奏。别等到出大事了,才幡然醒悟、痛喊悔不当初,为时已晚。
希望看到这事的大人们都能敲醒脑袋,别把亲情整成“跪着也得认命“的绑架游戏,让孩子喘不上气。否则下一个“阳阳”会是谁,没人敢打包票。
来源:玖玖解说L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