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16年冬天,马贵军把这句话说出口时,电话那头沉默了足足十秒,随后是一阵压不住的抽泣。
“爸,咱家超市缺不缺人?
我辞职回来帮忙。
2016年冬天,马贵军把这句话说出口时,电话那头沉默了足足十秒,随后是一阵压不住的抽泣。
没人想到,这个在河北建材圈混得风生水起的“小马总”,会因为菜市场里一个回头张望的小男孩,把十三年故意关机的亲情一键重启。
那天他牵着5岁的儿子小宇豪买鸽子,一转身孩子没影了。
他疯了一样冲出去,最后在人群缝隙里看见儿子抱着一只鸽子发呆,眼泪唰地下来。
那一刻他忽然想起1993年的自己——也是5岁,也是人群,也是一转身就再没回头。
他当年被抱上长途汽车,一路从陕西摇到河北,新名字“马贵军”像一张胶布,把“陈天翔”三个字死死封住。
养父母待他不薄,可他心里总梗着一根倒刺:亲生父母为什么没找来?
他赌气把陕西的口音、味道、甚至辣子罐都扔掉,连梦里都不肯回去。
可小宇豪差点丢的那两分钟,把胶布撕开了。
他第一次承认,自己不是不想找,是怕找到后面对一堆解释不了的恨。
那天晚上他蹲在出租屋阳台,用河北口音给蓝田县派出所打电话,报出一个已经模糊到只剩轮廓的地址:汤峪镇,门口有棵歪脖子柿子树。
值班民警让他加微信,发了一张最新航拍图,他一眼认出那条像裤腰带一样弯的小河,眼泪滴在屏幕上,地图瞬间花了。
认亲那天是腊月二十三,他故意没开车,坐了七个小时绿皮火车,像小时候被拐走那样,一路晃回去。
出站口,一对老人举着红色塑料袋做的牌子,上面用粉笔写着“天翔”。
他扑通跪下,没喊爸妈,先说了句:“超市缺不缺人?
我回来打工,不要工资,管饭就行。
”老头一把把他搂进怀里,骨头硌得他生疼,他却觉得这是三十八年里最踏实的一次拥抱。
后来故事被当地媒体做成短视频,播放量破千万,评论区里有人骂“早干嘛去了”,也有人羡慕“至少还能找得到”。
马贵军没回嘴,把视频链接转到家族群,附了一句:骂得都对,以后用日子还。
他真就这么干——把河北的建材仓库砍了一半,利润让给合伙人,自己在蓝田开了分店,店名就叫“柿子树”,门口真栽了棵柿子苗。
姐姐陈艳玲守着店,每天开门第一件事是给两边的爸妈拍一段小视频,谁家的面条煮得好,谁的血压又降了,发到群里打卡。
两对老人从一开始的拘谨,到后来抢着入镜,只用了不到半年。
2021年冬天,他安排了一场“四老同桌”的年夜饭。
养父是典型山东汉子,平时话少,那天却主动给亲家公夹了块红烧肉,憋出一句:“孩子给你养得有点倔,对不住。
”亲家公眼泪掉进酒杯,一口闷了,回敬一句:“倔点好,不倔早丢了。
”马贵军坐在中间,忽然想起5岁那天,人贩子给他一块奶糖,他不要,被扇了一巴掌。
现在他38岁,终于把那一巴掌的疼,在两对父母的手心里慢慢揉开。
去年腊月,他带小宇豪去西安钟楼参加反拐直播。
有家长认出他,拉着走失的女儿挤过来,扑通就要跪。
他赶紧蹲下,把女孩散开的鞋带系好,说:“别跪,咱都站直了,才能看得见路。
”那天他帮民警发了八百多张防拐折页,回到酒店,小宇豪问他:“爸爸,要是当年你也被这样发一张,是不是就不会丢了?
”他愣了半天,回答:“所以啊,爸爸现在发得越多,别的小孩就越不会丢。
今年清明,他带两家人去汤峪河边烧纸。
纸灰飘起来,像一群黑蝴蝶。
他忽然把外套脱了,跳进还没解冻的河水里,摸出一块鹅卵石,上面歪歪扭扭刻着“天翔”——那是他7岁用削铅笔刀划的,刀口钝,名字也歪。
他把石头带回家,放在超市收银台旁边,贴了个小纸条:
“丢过,也找回来了,现在看店,也看孩子。
顾客排队结账时,总会顺手摸一下那块石头,粗糙的划痕有些硌手,却没人嫌它碍事。
就像马贵军自己说的:
“裂缝要是照得见光,就不是疤,是路。
来源:悟已往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