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再多有什么用?中秋节刚过,3位名人传来坏消息,郭晶晶没说错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10-10 01:17 1

摘要:结果不是小事,是阑尾炎。因为拖着不管,脓包已经很大。她说实话:生活不规律,工作家务压力大,自己没重视。

如果把加班费和体检单放桌上,你先拿哪一个?别绕圈子,今天就说这个事。

中秋刚过,三个我们熟的面孔,一个进ICU,一个说吃了二十年药,一个在病房里第一次孤身过夜。

光鲜给别人看,疼是自己扛。台上台下,疼痛不分圈子,不分名气,不分年龄。

两个月前,杨乐乐在工作,肚子像被拧死,疼到跪地,直接送医。她之前一直忍,以为只是生理期的小打小闹。

结果不是小事,是阑尾炎。因为拖着不管,脓包已经很大。她说实话:生活不规律,工作家务压力大,自己没重视。

她47岁第一次一个人住院,发了动态。那一瞬间,很多人都沉默了。忍是习惯,但身体不讲情面。

她的人生本来很稳:1998年毕业去四川卫视,三年后进湖南卫视;2004年和汪涵主持《玫瑰之约》;2010年被公开说已结婚;2014年生子后回家带娃。

看起来一路顺,一次疼就让她换了念头。她说,35岁以后,毛病来的速度比挣钱快。别争了,这话真不假。

别把疼当月经痛,别把晕当低血糖,别拿“我能扛”当护身符。

另一边,关淑怡。曾经和王菲齐名,《冬恋》满街放,《难得有情人》拿最受欢迎新人奖。宝丽金二十周年群星合影,她站C位,两边是张学友和谭咏麟。

2002年,她在巅峰说走就走,去加拿大。后来才知道,她去生孩子。2014年她说,儿子的生父是不丹活佛,12年不闻不问。

她想回归,舞台已换了人。2016年拖欠酒店费被要求搬,冲突里说了狠话;2018年签环球,合作不顺;2020年三月发文骂公司,甚至写下“了结自己,一了百了”。

一个月后,她说退出歌坛。再听到她,是今年10月7日:港媒说她病危,家中晕倒,送院直接进ICU。儿子从美国回港,守在病房外,神情落寞。

探病的亲友没带汤和饭,外界估计她靠喉管进食。天后也会被病痛制服。风光和脆弱,并存于同一个人身上。

名气救不了命,情绪压不住病。翻车很多次,最后卡在“活下去”三个字上。

还有曹颖。央视的舞台她站过,后来结婚生子,走去直播带货。想快点翻身,她昼夜颠倒,通宵成常态,吃饭没点。

今年5月,她在节目里说,两年前查出胃癌。医生建议立刻手术,不能拖。她后悔了:赚钱是为了孩子有更好生活,可你倒了,钱都没用。

“钱再多,我不在了有什么用?儿子还小,他需要我。”这是她的原话。她挺过了那关,但另一关没过去。

10月7日,她在《假期中的她们》说,她吃了20年的抗焦虑药。镜头看着强,包里必须带药,“只要它在,我就安心”。

“灿烂也靠药物支撑”,这句话让很多人心头一沉。焦虑不是矫情,是病。你不治,它就拉你下水。别躲,去看医生,去疗愈。

生理要救,心理也要救。胃要治,心也要治。面子不是药,时间不是药,拖更不是药。

把三件事摆在一起,其实就一条线:忽视,拖延,自责,再花更大的代价去补。人到三十五,系统更新变慢,你还在狂点应用。

杨乐乐以为忍得过,忍成了手术单;关淑怡在风口浪尖,心被压裂,转身就进ICU;曹颖拼命上班,换来病房和药瓶。

一个词绕不过去:责任。郭晶晶说过,“健康是一种需求,也是一种责任。每一个人都是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不是大道理,是生死账。

责任,先对自己负责,再对爱你的人负责。你倒下,最疼的人不是粉丝,是家人。最好的人生规划,先把自己照顾好。

你以为自己抗造,是因为过去年轻,修复快。现在不同了,别和身体赌。赌赢一时,赌不赢长期。失去的,花多少钱也买不回。

体检不是“有空就去”,是“必须安排”。睡眠不是“随缘”,是“要认真”。情绪不是“忍忍就好”,是“需要专业帮助”。

别再拿业务KPI压健康KPI。前者丢了还能追回,后者丢了是空白。

你可能会问:“我就忙这段时间,熬一熬行不行?”答案是:不行。熬夜是透支,透支是负债,利息是看不见的病。

把“忍”改成“问”。疼了,问医生;累了,问身体;焦虑了,问专业人士。问,才会有答案;忍,只会把坑挖深。

别轻信“没事的”。没事这句话,很多时候就是坏事的外衣。等真出了事,谁也替你疼不了。你得自己去躺那张床。

家人不是备胎,孩子不是动力工具。你说“我得拼为了他”,可他真正需要的是你这个人,不是账上那个数字。

三个人的路不同,提醒是一个:信号来了就停。别硬上。别怕丢机会,别怕被说懒。真正的损失,是把自己弄没了。

如果你现在正头疼、胃痛、心悸、失眠,请别再搜“是不是没事”的小科普。去挂号。去检查。你需要证据,不是猜。

如果你靠酒精睡,靠咖啡醒,靠“没事没事”维持体面,请停一下。你不是机器。机器都要保养,更何况是人。

今天就做三件小事:预约体检,早睡一小时,把焦虑写下来去问医生。别等。

有人说“熬过去就好了”,不对。很多人是熬过去的表面,留下来的后果跟了一辈子。你现在多留一点时间给自己,就是在救以后。

你也别把自己全盘否定。出问题不是你没用,是你太用力。把力分点给休息,给治疗,给亲近的人,日子会往回走。

回头看,那三条消息像三记闷棍。可是闷棍之后,还能做事。该道歉的,向自己的身体道歉;该改变的,从今天改起。

我们都不是圣人,都会拖,会忽略,会假装看不见。承认就好,然后动手去修。健康从来不是口号,是一个个具体的安排。

最后说一句最硬的结论:命运来敲门之前,先把体检做了,把觉睡了,把情绪安顿了。真出事时,别人才有力气帮你。

现在,把手机放下三分钟,打开医院小程序,先把体检预约上。别让ICU替你上闹钟。

来源:高级远山WK66uy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