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前几天整理旧日记,翻到三年前的一段话:“同事今天阴阳怪气说我‘太拼了,显得我们很懒’,我纠结了一晚上,是不是自己真的太张扬?刚才买咖啡,店员多收了五块钱,我跟她吵了十分钟,回家后越想越委屈,眼泪都掉了。”
前几天整理旧日记,翻到三年前的一段话:“同事今天阴阳怪气说我‘太拼了,显得我们很懒’,我纠结了一晚上,是不是自己真的太张扬?刚才买咖啡,店员多收了五块钱,我跟她吵了十分钟,回家后越想越委屈,眼泪都掉了。”
看着那些字句,我忍不住笑了 —— 现在的我,再也不会因为这些小事内耗。同事若再说出类似的话,我会笑着回 “谢谢关心,我只是想把事做好”;店员多收钱,提醒一句就行,实在没必要动气。不是脾气变好了,而是终于懂了:人在过得好、内心有力量时,真的会原谅很多事情,也懒得再跟外界较劲。
就像尼采说的 “山顶的风,永远不与谷底的尘埃作战”。以前总以为这句话是说 “强者不屑于理会弱者”,后来才明白,它讲的是 “精神海拔” 的差异。当你站在山底,目光所及都是脚下的碎石、路边的荆棘,一点风吹草动都能让你紧张;可当你爬上山顶,眼里是云海、是霞光,那些曾经让你烦躁的尘埃,早被风吹到了身后,根本入不了你的眼。
精神海拔低的时候,我们总容易被外界的声音裹挟。别人一句否定,就怀疑自己的选择;一点小事不顺心,就觉得全世界都在针对自己。那时的 “较劲”,其实是内心的 “不安全感” 在作祟 —— 因为自己没有足够的力量支撑,所以才要通过争论、辩解,甚至对抗来证明 “我是对的”“我没有输”。就像小时候手里只有一颗糖,有人想碰一下,我们都会紧紧攥着,生怕被抢走;可当我们拥有一整罐糖时,反而愿意分享,因为知道自己不会因此失去什么。
人强大到能自我满足时,心态会完全不一样。这种 “自我满足”,不是物质上的奢侈,而是精神上的丰盈: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也清楚自己的价值,不需要靠别人的认可来证明自己;有能力解决生活里的难题,也有底气接受偶尔的不完美。这时再看外界的冒犯,就像被蚊虫叮了一下 —— 可能会有点痒,但绝不会让你歇斯底里,更不会影响你继续往前走。
我有个朋友,前几年创业失败,欠了不少债。那段时间他像个 “刺猬”,妻子多说一句 “省着点花”,他就会炸毛;朋友劝他 “先找份工作过渡”,他觉得是在嘲讽自己。后来他慢慢调整状态,从兼职做起,一点点还清债务,还开了家小工作室。现在再聊起过去,他笑着说:“那时候总觉得别人都在跟我作对,其实是自己心里太慌了。现在日子稳了,就算有人说我‘工作室太小没前途’,我也不在意 —— 我知道自己在往前走,这就够了。”
原来,“包容” 从来不是刻意忍耐,而是精神强大后的自然结果。当你的内心有了足够的力量,就像给心灵装了一层 “过滤膜”,能自动筛掉那些无关紧要的负面情绪、无意义的争论和不必要的冒犯。你不会再为了 “争一口气” 浪费时间,也不会因为 “别人的看法” 改变方向,因为你有更重要的事要做 —— 比如经营好自己的生活,提升自己的能力,守护身边的幸福。
精神海拔决定包容的半径。你站得越高,能容纳的东西就越多;内心越丰盈,外界的纷扰就越渺小。所以别总盯着眼前的 “尘埃” 较劲,多花点时间提升自己的 “精神海拔”:读一本能让你思考的书,学一项能让你自信的技能,去做那些能让你感受到 “我在变好” 的事。
当你真正强大起来,会发现:曾经让你辗转难眠的事,不过是过眼云烟;曾经让你愤怒委屈的人,不过是生命里的过客。你的世界里,会装满自己喜欢的人和事,那些无关紧要的冒犯,不过是偶尔飞过的蚊虫,根本不值一提。
来源:柚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