决战今晚!10月9日晚2100!中央5套CCTV5、CCTV5+直播节目表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10-10 00:39 1

摘要:今晚这里聚了不少人,菊花和白菊摆了半面墙,李楠穿着深色西装,手里捏着未拆封的发言稿,指节泛白;宫鲁鸣站在角落,对着徐长锁的遗像轻轻点头——照片里的老徐还穿着山东男篮的红色训练服,笑得见牙不见眼。

济南的秋夜总带着点凉,奥体中心东门外的梧桐叶落了一地,踩上去沙沙响。

今晚这里聚了不少人,菊花和白菊摆了半面墙,李楠穿着深色西装,手里捏着未拆封的发言稿,指节泛白;宫鲁鸣站在角落,对着徐长锁的遗像轻轻点头——照片里的老徐还穿着山东男篮的红色训练服,笑得见牙不见眼。

"锁子哥这辈子,就认'山东篮球'这四个字。"老队友纪敏尚递烟给旁边的年轻记者,"当年五虎将打全国联赛,他是最能拼的那个,膝盖积水还敢飞身救球,下来队医拿针管抽积液,他咬着毛巾笑,说'抽完还能打三节'。"

告别厅的墙上挂着张老照片:1995年的省体校训练馆,徐长锁蹲在地上,给个瘦高少年贴创可贴。那少年穿着磨破底的球鞋,露出的脚踝骨硌得慌。"那是小丁,"纪敏尚指了指,"当时丁彦雨航才12岁,锁子哥每天给他加练投篮,说'这孩子左手投篮有灵性,将来能打国家队'。"后来小丁真成了CBA的"外援丁",陶汉林也从他手里接过队长袖标——只是今天,这两个名字都没出现在到场名单上。巩晓彬的座位空着,桌上放着他托人送来的花圈,挽联写着"江湖路远,情谊不变",字是苍劲的行楷,像极了当年两人在球场上的对抗,硬气里藏着软。

北京体育馆的训练馆里,暖气开得足。19岁的蒯曼正练反手拧拉,乒乓球撞击球台的脆响在馆里回荡。教练马琳站在对面喂球,突然喊停:"手腕再松点,你看王艺迪怎么转的。"蒯曼抹了把额头的汗,看向隔壁球台——王曼昱正和陈幸同对拉,黄色的球像道闪电,映得墙上"团结拼搏"四个大字发亮。

这份亚锦赛名单公布那天,林高远的名字没在列。有人在训练馆外堵着教练问,刘国梁只说了句"让年轻人扛扛担子"。18岁的向鹏抱着球拍路过,听见这话脚步顿了顿——他的名字第一次出现在成年组大赛名单上,旁边是周启豪,这个总在选拔赛爆冷的"神经刀",这次剪了寸头,训练服背后印着"中国"两个字。

"左手将打双打有优势,"马琳走到蒯曼身边,捡起地上的球,"你和莎莎配,网前小球得再细点。"蒯曼点点头,想起三年前第一次进国家队,徐长锁来北京开会,顺路来看她训练,给她带了包山东的周村烧饼,说"打球和做烧饼一样,面得揉到位,火侯得盯着"。那时她还不懂,现在对着球台灯光,突然明白老帅的意思——体育这东西,从来不是一蹴而就的事。

今晚9点,央视5套的镜头会先扫过济南告别厅的菊花,然后切到北京训练馆的灯光。有人在镜头前鞠躬告别,有人在镜头后挥拍启程。徐长锁带过的少年们,有的成了CBA的主力,有的还在青训营里摸爬滚打;国乒的新面孔们,正把球拍握得更紧,等着10月11日亚锦赛的哨声。

体育的故事,总在这样的秋夜里流转。老帅走了,但他贴过创可贴的少年还在赛场上跑;新人来了,带着前辈的叮嘱和自己的野心。就像今晚的直播信号,一头连着过去的荣光,一头接着未来的枪响——你看,总有人在告别,总有人在奔向赛场,这大概就是体育最让人心里发热的地方。

来源:缤纷铅笔U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