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草莓苗繁育是草莓生产中的关键环节,草莓苗的好坏直接影响草莓生产。目前影响草莓苗成活率的主要病害是炭疽病和枯萎病,炭疽病病原菌是典型的高温高湿型病菌,主要借助雨水及带菌的农事操作、病叶、病果等进行传播;枯萎病是土传性顽固病害 ,最直接有效的控制办法是轮换土地育苗
你绝对想不到!草莓基质育苗技术的秘密大揭秘!
基金项目:浙江省产业技术团队项目“草莓集约化育苗技术示范”(浙农科发〔 2019 〕 17 号)资助。
李 龙等
草莓苗繁育是草莓生产中的关键环节,草莓苗的好坏直接影响草莓生产。目前影响草莓苗成活率的主要病害是炭疽病和枯萎病,炭疽病病原菌是典型的高温高湿型病菌,主要借助雨水及带菌的农事操作、病叶、病果等进行传播;枯萎病是土传性顽固病害 ,最直接有效的控制办法是轮换土地育苗,但浙江省建德市经过 10 多年的规模性育苗,可轮换用于育苗的土地资源已基本枯竭 ,同时常规露地育苗受气候环境影响大,在起苗和运输过程中根系易受伤,易感染炭疽病、枯萎病等,死苗现象普遍,易出现缓苗慢、成活率低、产量不稳定等现象 。
近年国内草莓设施穴盘育苗技术得到较快发展,草莓穴盘育苗已成为种苗繁育的趋势,并逐渐受到广大草莓种植者的青睐 。草莓基质育苗主要分为引插和扦插两种方式,引插指先把匍匐茎子苗插入穴盘基质内,等子苗成为独立个体苗后,再切断与母株的连接;扦插指把 2叶以上的匍匐茎子苗从母株上剪下,插入穴盘基质 ,相比常规露地育苗可大大提高成活率和草莓苗整齐度 。为探索适合建德市发展的草莓基质育苗繁育模式,2019 — 2020 年在建德市育苗基地开展草莓设施基质育苗技术探索与研究,主要探究草莓设施基质育苗中的扦插育苗技术,包括不同品种、不同时期定植的母株繁育子苗能力,不同时间子苗扦插及不同模式子苗扦插后的成活率情况。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及试验材料
试验于 2019 年 3 月至 2020 年 9 月在建德市小芹草莓专业合作社育苗基地进行。基地位于建德市更楼街道岩源村,远离草莓生产区域。
试验品种为红颊、章姬、越秀、红玉、越心、宁丰、甜查理 7 个品种。所用基质为杭州锦海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生产,主要成分为泥炭、蛭石、珍珠岩等。穴盘规格为 50cm×34cm 的 24 穴穴盘,孔穴直径 6cm ,深 11cm 。
1.2 育苗设施
1.2.1 采苗圃 以连栋钢架大棚作为采苗圃,建立高架基质栽培槽,种植育苗母株,悬挂式繁育子苗。在连栋大棚内用圆型钢管为支架,地布做“ U ”槽,栽培槽宽 0.25m 、深 0.25m ,离地高 1.3m ,栽培槽之间相距(人行通道) 0.8m ,地布外加普通农膜收集水分,栽培基质放于槽内并配套滴灌系统。采苗圃内地面用地布全覆盖。
1.2.2 扦插圃 以单体钢架大棚作为扦插圃,配套滴灌、喷淋和遮阳等设施,地面覆盖地布,穴盘分为架式摆放和地面摆放两种模式。穴盘架式摆放扦插模式,指用圆型钢管为支架,扦插架宽 1m 、离地净高 0.3m ,人行通道 0.8m ,穴盘双排放置在扦插架上;穴盘地面摆放扦插模式,大棚土壤消毒完成后,整地做畦,沟连畦宽 1.6m ,畦面宽 1.2m ,沟连畦面全部覆盖地布,穴盘直接摆放在畦面上。
1.3 试验方法
1.3.1 子苗繁育 于 2019 年 3 月 20 日、 2020 年 3 月 10 日分别将育苗母株定植在高架基质栽培槽内,株距 18~20cm ,双行定植,每 667m2定植母株 6000 株,加强母株肥水管理,以少量多次施用高氮水溶肥为主,促发匍匐茎,促进子苗繁育。不同品种母株随机选择 10 株统计子苗繁育情况,观察记录子苗数量以及病虫害发生情况。
1.3.2 子苗采集与扦插 分别于 2019 年 5 月 25 — 27 日、 6 月 3 — 5 日、 6 月 17 — 21 日分批次将 2019 年 3 月 20 日定植于采苗圃中母株繁育出的“二叶一心”匍匐茎子苗剪下,母株末端匍匐茎留 3cm 、抽发匍匐端留 1cm 。子苗采集后用 250g / L 嘧菌酯悬浮剂 1500 倍液和 62.5g/ L 精甲·咯菌腈悬浮种衣剂 1500 倍液浸蘸处理,然后扦插于架式穴盘中,扦插时用遮阳网保护,喷雾或滴灌供水,保持子苗叶片湿润,促发新根。 1 周后除去遮阳网,改为滴灌供水,做好棚内温湿度管理。分别于 20d 和 60d 后随机选择各试验品种 100 株,调查子苗扦插成活情况。同时分别将红颊、越秀、越心这 3 个品种子苗扦插于 24 穴盘后分别摆放于扦插圃架子和地面上,2019 年 9 月随机选择 3 个品种各 100 株,调查两种穴盘摆放模式子苗扦插成活情况。
分别于 2020 年 6 月 5 — 12 日、6 月 19 日,分批次将 2019 年 3 月 20 日和 2020 年 3 月 10日定植于采苗圃中母株繁育出的“二叶一心”匍匐茎子苗剪下,母株末端匍匐茎留 3cm 、抽发匍匐端留 1cm ,子苗采集后用 250g / L 嘧菌酯悬浮剂 1500 倍液和 62.5g / L 精甲·咯菌腈悬浮种衣剂 1500 倍液进行浸蘸处理,然后扦插于架式 24 穴穴盘中,扦插时用遮阳网保护,喷雾保持子苗叶片湿润,促发新根。 1 周后除去遮阳网,改为滴灌供水,做好棚内温湿度管理。在2020 年 8 月,随机选择各试验品种 100 株,调查子苗扦插后成活情况。同时分别将红颊、越秀、越心 3 个品种子苗扦插于 24 穴盘后分别摆放于扦插圃架子和地面上, 2020 年 8 月随机选择 3 个品种各 100 株,调查两种穴盘摆放模式子苗扦插成活情况。
2 结果与分析
2.1 母株子苗繁育情况比较
2.1.1 不同品种母株繁育子苗情况 由表 1 可知,除甜查理和红颊以原原种苗作为母株外,其余品种母株定植后 20~30d 开始抽匍匐茎,在 6 月中旬均可实现 1 根匍匐茎抽发 3 株子苗。甜查理品种需要在平均温度 22℃ 以上,日照时数超过 12h 条件下开始抽发匍匐茎,因而抽发时间偏晚;红颊品种以原原种苗作为母株相比自留种苗作为母株抽发匍匐茎时间推迟,主要原因是定植时原原种苗偏小。不同品种繁育子苗能力不同,试验品种中章姬、红颊、红玉繁育子苗能力明显强于其他品种,单株抽发匍匐茎子苗平均株数在 19 株以上,而越心品种单株繁育子苗能力最弱,平均只有 13.9 株。
表 1 不同品种抽发匍匐茎和子苗情况( 2019 年 4 — 6 月)
注:子苗数量调查日期为 2019 年 6 月 17 日。
2.1.2 不同时期定植母株子苗繁育情况 从表 1 和表 2 可以看出,同一品种同一时期定植的母株,繁育子苗能力不同,2019 年 3 月定植的母株当年的繁育子苗数量均多于跨年继续繁育子苗的数量,特别是宁丰和甜查理品种,2019 年 3 月定植,在 2019 年 4 — 6 月单株抽发匍匐茎子苗数分别为 17.3 株和 16 株,但经过 1 年生产管理, 2020 年 4 — 6 月单株抽发匍匐茎子苗数分别为 3 株和 0 株,其余品种也有所减少;不同品种同一时期定植的母株,繁育子苗能力也不同,2019 年、 2020 年红颊、章姬、红玉繁育子苗能力均强于其他品种,特别是红玉品种,两年均是单株抽发匍匐茎子苗数最多;同一品种不同时期定植的母株,繁育子苗能力也不同,越心和甜查理 2020 年 3 月因未重新定植母株,不做讨论,2020 年 3 月定植的红颊、红玉、宁丰母株子苗繁育能力强于 2019 年 3 月定植的母株,而章姬和越秀 2020 年 3 月定植的母株子苗繁育能力低于 2019 年 3 月定植的母株,主要原因是由于 2020 年 3 月定植的母株病害发生严重,因此,同一品种母株健康与否,直接影响子苗的产量。
表 2 不同时期定植母株子苗繁育情况( 2020 年 4 — 6 月)
注:子苗数量调查日期 2020 年 6 月 22 日;主要病害为炭疽病和镰刀菌枯萎病。
2.2 草莓苗扦插情况
2.2.1 不同时期子苗架式扦插成活率 从表 3 、表 4 可知,在 5 月下旬、 6 月上旬、 6 月中旬、 6月下旬 4 个阶段,不同品种子苗架式扦插均能成活;红颊品种在这 4 个阶段扦插后 20d ,成活率为 70%~96% ,扦插后 60d 成活率为 34%~90% 。经调查,成活率下降的主要原因是炭疽病、镰刀菌枯萎病等病害引起的死亡。不同时间定植的母株繁育的子苗,在保证子苗健康的情况下都可以扦插成活。同一品种,子苗扦插成活率不同的主要原因是母株之间的差异,母株感病导致子苗不健康,扦插后成活率低,2020 年 6 月 19 日扦插的章姬子苗成活率只有 5% ,主要原因是母株带有炭疽病。不同品种之间,抗病强的品种子苗扦插成活率高。
表 3 不同时期子苗架式扦插成活率( 2019 年)
表 4 不同时期子苗架式扦插成活率( 2020 年)
注:调查时间 2020 年 8 月 27 日。
2.2.2 不同穴盘摆放模式扦插成活率
从表 5 可知,同一品种繁育的子苗,子苗扦插于穴盘后,穴盘地面摆放模式的子苗成活率高于穴盘架式摆放模式,穴盘放置地面可以有效保持穴盘基质湿度,保持扦插苗根系活力。两种模式下 2020 年子苗扦插后的成活率普遍低于 2019 年,主要原因是园 区 炭 疽 病 和 镰 刀 菌 枯 萎 病 病 害 发生严重。
表 5 不同穴盘摆放模式子苗扦插成活率
注:调查时间分别为 2019 年 9 月 14 日, 2020 年 8 月 27 日。
3 结论与讨论
3.1 子苗繁育
经过两年的设施基质育苗试验初步表明,母株的健康与否直接关系到草莓母株繁育子苗的产量及扦插成活率,选择健康母株是关键。 2019 年定植的草莓母株,经过 1 个草莓季,炭疽病、枯萎病、白粉病、蚜虫、红蜘蛛难以彻底控制,繁育的子苗健康受到影响,因此不推荐利用上年的母株继续繁育生产子苗。不同品种母株繁育子苗能力不同,扦插育苗需要确保在 6 月底前完成扦插,子苗数量直接影响成本和效益,尽量选择繁育子苗能力强的品种,确保在“梅雨季”来临前抽发的单株匍匐茎有 3 株子苗以上。
3.2 子苗扦插
在建德市气候条件下,子苗扦插最佳时期是 6 月的“梅雨季”,气温在 21~35℃ 之间,至 9月定植时,苗龄约 70d 左右,发育天数刚好合适 。建议子苗扦插于穴盘后,将穴盘放置地面,可以有效提高扦插成活率,同时也降低了设施投入成本。选择抗病性强的品种进行扦插,扦插所用的基质有待进一步研究。子苗扦插时遇高温干旱,基质的透气性和保湿性直接影响扦插苗的成活率和病害发生。
3.3 病虫害防治
设施基质育苗中主要有炭疽病、镰刀菌枯萎病、细菌性角斑病和白粉病等病害,主要传染源为育苗母株和农事操作相互感染,因此,需要有针对性地进行预防和防治,防止二次传播和感染。在育苗季结束后要及时进行环境和土壤消毒,减少来年病害发生。育苗过程中发生的虫害主要是蚜虫、二斑叶螨、斜纹夜蛾、蛴螬,需要提前做好预防工作。
来源:青钱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