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山东省鄄城县属于暖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温差较大。年平均气温 14.8 ℃。全年日照充足,年日照时数达到 2600 小时,为种植冬枣创造了良好的生产环境。冬枣是一种落叶小乔木植物,属于鼠李科枣属。它的果实近圆形,果面平整光洁,颜色从青绿变为红色,最后变
你知道吗?鄄城冬枣绿色高效栽培秘密大公开!
丁 斌
山东省鄄城县属于暖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温差较大。年平均气温 14.8 ℃。全年日照充足,年日照时数达到 2600 小时,为种植冬枣创造了良好的生产环境。冬枣是一种落叶小乔木植物,属于鼠李科枣属。它的果实近圆形,果面平整光洁,颜色从青绿变为红色,最后变成红紫色。冬枣的果肉绿白色,细嫩多汁,甜味浓,微酸,可溶性固形物含量较高,尤其是着色后的冬枣,其含量可以达到 38%。此外,冬枣还含有丰富的维生素 C、维生素 P以及多种矿物质元素,如钠、钾、铁、铜等。
1 选择适宜的品种
选择适宜的品种是冬枣高效种植技术的第一步。不同的冬枣品种生长期、抗病虫害能力、产量等特点不同,因此在选择品种时,需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适合种植的品种。鄄城种植的冬枣品种有长条枣、鲁北冬枣(图 1)、九月青枣、黑枣等。
图1 鲁北冬枣结果状
2 地理环境要求
在冬枣种植中,对地理环境的要求较高,种植区选择非常关键。冬枣适宜的种植温度为 0~12 ℃,需要选择海拔较高、气候温和、土壤肥沃、排水良好的地区种植。要保证充足的光照和雨水,避免出现水浸、晒伤等问题。但是无排水设施的沼泽地和重度黏土地要避免种植。如果种植区离海边较远,可以选择抗寒能力更强的品种,种植时间应较早。
3 地块准备
选择透光、排水条件好的地块。在冬枣栽植前,除草、翻耕和松土,培肥土壤,通常施足基肥和翻耕。
4 繁殖方式及栽植时间
冬枣的繁殖方式有嫁接、扦插、播种等。嫁接是常见的繁殖方式,可以使冬枣的生长势更加稳定。冬枣适合在春季或秋季栽植,具体时间要根据当地气候条件和地区特点予以把握。
5 种植密度
在种植冬枣的过程中,种植密度非常重要。密度大时会使树体之间过于拥挤,阳光的通透性下降,从而导致产量的减少和品质的降低。因此,在冬枣种植时,要根据土地面积、树龄、枝条数量等进行合理的安排,以充分利用土地资源。
6 栽 植
栽植冬枣需要选择优质壮苗,并提前制定科学合理的规划。在冬枣种植过程中,需要挖深 1 米见方的树坑,并施入足量的农家肥,混入 10 千克腐叶土,最后在树穴上覆土,苗木种植后要立即浇透水 ,但避免过度灌溉。
7 肥水管理
7.1 施肥管理
一般情况下,每年冬枣收获后都必须施基肥。基肥的施用以有机肥为主,掺入少量氮磷肥。常用的有机肥有圈肥、厩肥、堆肥、人粪尿、绿肥、饼肥。有机肥是一种完全肥料,含有枣树生长所必需的所有矿质元素。栽植后前 2 年,还要加施三元复合肥。枣树追肥主要在萌芽前(4 月上旬)、开花前(5月中下旬)、幼果发育期(6 月下旬至 7 月上旬)、果实迅速发育期(8 月上中旬)。
7.2 合理浇水
冬枣在土壤干旱时易发生开花落果和裂果等问题,因此要适时浇水。浇水前要用专用的渗水管或灌溉设施,既可及时供水又能保持适宜的土壤湿度。应注意定期灌溉,施肥最好与灌溉相结合,可提高肥料利用率。浇水要均匀,避免过度浇水,以免引发根部病虫害。
8 花期管理
冬枣的花期管理(图 2)关系到之后的产量,所以花期对温度和湿度的要求都比较高。如果花期长期干旱、温度高于 25 ℃、湿度低于 25%,会导致花粉不萌发,授粉受精效果较差,所以在花期要多次浇水,保持土壤的湿度,还要控制湿度。花果期也是虫害的高发时期,枣瘿蚊、绿盲蝽、椿象、金龟子、食心虫等皆会危害植株、危害花果,所以要及时打药防治虫害。
图2 冬枣花果期培训
9 整形修剪
整形修剪是冬枣高产优质的关键技术之一,其主要目的是确保树体的通风和透光,并促进光合作用的顺利进行。在树体生长的过程中,不同的枝条生长方向和生长状态都会影响果实的数量和品质。
通过合理的整形修剪,可以保证树体的健康生长,促进冬枣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的平衡(图 3)。
图3 冬枣冬季整形修剪
9.1 修剪时期
枣树的修剪时期和其他落叶果树一样,一般分为休眠期(又称冬剪)与生长期(也称夏剪)修剪。枣树休眠期长(160 天以上),愈伤能力差,冬季干燥寒冷地区,冬剪过早,伤口易风干,影响剪口芽萌发,因而冬剪不宜过早,一般在 2—3 月到发芽前进行为宜,剪口在芽上 1 厘米处为好。自 4 月中旬开始至8 月枝叶停止生长前,不断有新枣头发生,萌发高峰一般在 5—7 月 ,在此期间应每月进行 1 次夏剪。若能及时适当抹芽、疏枝、摘心、调节枣头生长势及密度,可以减少树体养分的消耗,适时调整各个部分生长势力的均衡,保持适当的枝叶密度,有利于通风透光,还可提高果品质量。幼树应以夏剪为主,冬剪为辅,促使早成形、早结果。
9.2 枣树冬季修剪方法
9.2.1 去死枝 去除植株的死亡、病变、萎蔫、矮小、过密枝等,以解放空间,降低负荷,为枣树的健康生长奠定基础。
9.2.2 缩剪 在 冬季回缩修剪中,要求减少枣树分枝量,有 3~5 个分枝最佳,去除自然分杈树干和内外多余枝条,形成比较紧凑、线条比较流畅的枣树结构,以此使其主干在强风天气下不断裂,有效防止枣树受风的危害。
9.2.3 高度控制 控制枣树的高度,枣树的最佳高度为 2.5~3 米,这是为了保证枣树抗逆性,免受强风、暴雪等极端气候的影响,以及方便果实采摘,人为地限制枣树的高度,使其结构紧凑,多结果、结好果。
10 病虫害防治
10.1 冬枣主要病害
10.1.1 枣树白粉病 主要症状是在叶片上出现白色粉状物。严重感染时会导致叶片变黄、脱落,影响冬枣的生长发育。白粉病的防治主要是选择抗病品种,定期喷洒甲基托布津、百菌清等。
10.1.2 枣树炭疽病 炭疽病主要在果实上表现为黑色病斑,并逐渐扩大。炭疽病的防治方法包括合理修剪枝叶,减少果实间的接触,及时清除病源和堆积物等。
10.1.3 枣树褐斑病 褐斑病主要表现为果实上出现不规则的褐色病斑,病斑逐渐扩大并变黑。褐斑病的防治方法包括采用合理的施肥措施,加强对农田的管理,及时清除枯枝、病虫枝集中烧毁,以减少病原。
10.2 冬枣主要虫害
10.2.1 枣飞象 枣飞象是冬枣的主要害虫之一,寿命长、繁殖力强,容易损害枣树枝干及树心。防治方法包括定期进行枝干清理,喷洒 2.5%的溴氰菊酯1000 倍液等。
10.2.2 枣实蝇 枣实蝇是冬枣主要的果实害虫,寄生在果实中,并使果实腐烂。防治措施包括在枣树上悬挂黄板、杀虫灯等诱杀蝇虫,以及喷洒生物杀虫剂等。
10.3 冬枣病虫害绿色防治措施
10.3.1 妥善管理土壤 定期施肥并保持土壤的湿润,营造有利于冬枣生长的土壤环境。
10.3.2 选择抗病虫品种 选择对病虫害抵抗力强的冬枣品种,减少病虫害的发生。
10.3.3 合理修剪枝干 及时修剪枝干,清理病虫枝条,增加树体的通透性,抑制病虫害的滋生。
10.3.4 适时预防 定期进行冬枣的病虫害监测,并在病虫害发生高峰前进行适时预防,喷洒农药。
10.3.5 积极推广生物防治技术 利用天敌、微生物等生物资源来控制冬枣病虫害的发生,降低对化学农药的依赖程度。
11 采摘和储存
冬枣的采摘时间一般在 10 月下旬至 11 月初,要注意避免天气潮湿或下雨等对枣果的影响。采摘后要进行分类、整理,去除破损的果实。采摘后存放在通风、干燥、阴凉的地方,以免果实过快腐烂(图 4)。
图4 适时采摘,保证果实品质
12 结束语
冬枣早熟优质高效栽培技术包括选用良种和健康苗木、繁殖方式、移植时间、栽植方法、合理的土壤处理和施肥、整形修剪、疏花疏果、合理浇水、病虫害防治和采摘储存等。通过科学管理,可以提高冬枣的产量、品质和经济效益,满足市场需求。农民朋友在种植冬枣时,可以参考以上技术内容,灵活运用,在实践中不断总结和改进,更好地推动冬枣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来源:青钱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