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刷到哈佛刚发的数字:一周连出门聊两次天,痴呆几率直接砍四成,寿命白捡五年。
“老了最怕啥?
不是没钱,是没人说话。
”
刷到哈佛刚发的数字:一周连出门聊两次天,痴呆几率直接砍四成,寿命白捡五年。
我盯着屏幕愣了半分钟,想起我妈,她每天把电视当背景音,手机通讯录滑到底,最后一个通话停在三个月前。
我给她下单了那个会喊“该吃药啦”的小机器人。
快递拆开,她像看外星人,嘴里嘟囔“又乱花钱”。
第二天,小玩意准时响,她故意不理,机器人不屈不挠,第三遍她笑了,起身倒水,顺嘴跟它搭了句“知道了,小管家”。
那一声“小管家”,比药贵,但值。
周末我逼她去了社区新开的“老少拼居”茶话会。
现场比想象热闹:二十来岁的程序员教七十岁的刘奶奶用手机挂号,刘奶奶回赠他腌了四十年的酱黄瓜秘方。
年轻人省下一半房租,老年人多得一个人工闹钟,两边都赚。
我妈回来路上小声说,原来不是世界不要她,是她把世界关在门外。
晚上我帮她把手环连上手机。
跌倒报警那栏,她盯了很久,抬头问我:“真摔了,你会收到?
”我点头。
她突然伸手掐了我胳膊一下,说别只收短信,也要常回来吃饭。
我假装喊疼,心里酸得刚好。
后来她的日历开始被彩色贴纸占领:周一合唱,周三智能手机课,周五和拼居小伙合伙做直播——教网友包韭菜盒子。
机器人还是每天喊吃药,但背景音从电视换成了她的笑声。
我偷偷算过,每周她至少出门四次,比哈佛的及格线还多一倍。
不是科技多神奇,是有人把“记得聊天”写进了日程表。
人老了,就像旧手机,电池鼓包,系统卡顿,可只要不断有电、有信号,就能继续亮屏。
别等黑屏才想起充电,也别让爸妈的“电量图标”只剩红色。
今晚就给他们打个电话,说“明天我带你去蹭个茶话会”,这比任何论文都管用。
来源:友爱小鱼c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