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昨晚,领英把2023年职场行为报告甩我脸上,一句话把我噎住:78%的HR说,挡你路的不是能力,是“话太多”。00后最惨,43%因为把家长里短直播给同事,直接被贴上“不可靠”标签,晋升通道秒变死胡同。
“我明明加班最多,升职的却是那个天天摸鱼的小王?
”——昨晚,领英把2023年职场行为报告甩我脸上,一句话把我噎住:78%的HR说,挡你路的不是能力,是“话太多”。00后最惨,43%因为把家长里短直播给同事,直接被贴上“不可靠”标签,晋升通道秒变死胡同。
我盯着屏幕,脑子里闪过办公室那几位。
A姐,离婚进度条每天更新,连律师函都拿出来给大家传阅;
B哥,刚拿到年终奖,立刻把购物车截图甩群里,配字“随便花”;
C妹,刷到小红书“三步搞定老板”,第二天就照抄,结果把项目汇报成事故现场。
这三人,恰好是去年裁员名单的前三名。
顺序都对上了。
报告里还有一条冷到骨缝:65%的职场冲突,起因是“情绪性消费炫耀”。
说白了,你每秀一次新鞋、新包、新耳机,都在给同事心里添一把火。
火攒多了,就烧出“炫耀型抑郁”——别人表面点赞,夜里气得睡不着,第二天联起手给你使绊子,你还纳闷“他们怎么突然针对我”。
更离谱的是“数字耳根软”。32%的95后曾把短视频里的“职场秘籍”当圣经,照做就踩坑。2020年才15%,四年翻一倍。
骗术也升级:先拉群,再发“内部文件”,最后卖课。
一套流程走完,你不仅丢钱,还把客户名单拱手送人。
公司查到源头,锅只能你自己背。
我把报告转给还在吐槽的小林。
她回我一串哭脸:上周她刚把“五年职业规划”发朋友圈,设了仅同事可见,结果隔壁组提前上线同款产品,她的提案直接黄掉。
她不信邪,我让她搜自己名字,百度第一页就是三年前她发在论坛的“跳槽倒计时”,连想去的公司都写得明明白白。
数字足迹这东西,删得再快也早被爬虫打包卖了好几手。
怎么破?
1. 把嘴装上拉链。
同事问感情,笑一笑:“还行,谢谢关心。
”话题终结。
2. 把炫耀欲按进肚子。
真想买大件,悄悄寄回家,别在工位拆快递。
3. 把“职场秘籍”当成段子,先查信源,再查评论区翻车现场,最后问一句:这方法换我老板,会吃吗?
4. 每月给自己做一次“黑历史大扫除”,搜名字、翻旧帖,能删就删,能锁就锁。
5. 写错一句话,代价可能比加一个月班还大,发之前默念三遍:这话让竞争对手看到,我会不会凉?
职场不是朋友圈,它更像牌桌。
底牌露得越早,输得越快。
下次想吐槽、想秀、想转发“秘籍”,先想想:你是要赢,还是只想爽那一秒。
来源:幽默星星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