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的改革之秋!财政紧缩与社会重塑全面来袭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10-07 08:29 1

摘要:德国总理弗里德里希·梅尔茨(Friedrich Merz)正带领联邦政府走上一条愈发清晰的财政紧缩道路。这条路线并非偶然,而是对现实的回应。高通胀、增长停滞、能源转型成本与老龄化叠加,使财政空间迅速压缩。

德国总理弗里德里希·梅尔茨(Friedrich Merz)正带领联邦政府走上一条愈发清晰的财政紧缩道路。这条路线并非偶然,而是对现实的回应。高通胀、增长停滞、能源转型成本与老龄化叠加,使财政空间迅速压缩。

现任联邦政府的政治计算是:如果无法开源,就必须节流;如果无法扩张福利,就要重塑其正当性。

“公民津贴”成为焦点

改革的一项核心是将“Bürgergeld”(公民津贴)更名为“Grundsicherungsgesetz”(基本保障法)。名称变化虽小,却意味着制度性转向:从权利回归责任。

梅尔茨总理在媒体访谈中解释说:“它不是永久的替代工资。”

德国目前约有550万人领取“公民津贴”,其中81万人虽有工作却仍需领取补贴,他们多为兼职者、单亲家长或低薪劳动者。仅这一群体每年就耗费国家约70亿欧元。

批评者指出,这种补贴机制事实上成为企业低薪结构的隐形支撑:国家兜底,企业无须提高工资;个体在多劳无益的计算体系下,也缺乏提升工时或转向全职的激励。

联邦政府改革方案试图通过提高劳动激励与减少长期依赖来扭转这一结构性困境。若能让30万人摆脱补贴,政府可节省约50亿欧元。未来政策重点包括:

·提高劳动激励,使多工作的人真正受益,减少“转移断层效应”;

·提供免费儿童照护,帮助年轻母亲,特别是单亲母亲更容易找到全职工作,增加收入,不再依赖公民津贴。

养老金的地区与结构差异

最新养老金数据揭示出德国社会另一层面的不平衡。

养老金主要由工作时长和薪资水平决定,因此在拥有大型企业的地区,平均养老金水平最高:如戴姆勒和博世的贝布林根(Böblingen)、大众汽车的沃尔夫斯堡(Wolfsburg)、煤矿的博特罗普(Bottrop)以及化工行业的韦塞尔(Wesel)。

东德女性因历史上高就业率而排名前列:东柏林(Berlin)1374欧元,耶拿(Jena)1373欧元,波茨坦(Potsdam)1370欧元,科特布斯(Cottbus)1366欧元,直到第77位才出现第一座西德城市——慕尼黑(München)1068欧元;而西部农村地区则成为“养老金低谷”。男性养老金最高地区贝布林根(Böblingen)1743欧元/月,与最低地区仅相差五百多欧元,女性之间差距更达644欧元。

数据还显示,在东德地区,老年人最少依赖“基本保障”或“公民津贴”。在图林根州(Thüringen)萨尔费尔德-鲁道尔施塔特县(Saalfeld-Rudolstadt),仅0.8%的65岁以上男性和0.4%的65岁以上女性需要依赖国家补贴维持基本生活。

而在黑森州(Hessen)奥芬巴赫市(Offenbach),有11.9%的老年男性和11.5%的老年女性需要领取公民津贴,相当于萨尔费尔德的15倍。

面对这种差距,联邦政府的选择延后养老金改革至2026年秋季,计划引入强制性的私人资本积累制度,以缓解国家养老金负担。但延后也意味着问题被推迟。德国社会的“代际公平”议题,仍未找到政治上可行的答案。

义务兵役与“社会义务年”

与社会福利收紧形成对比的是国家义务的强化。梅尔茨总理再次提出恢复义务兵役,并探索全民“社会义务年”。他认为,仅靠志愿兵役计划不足以补充国防人力,也无法重建社会共同体的凝聚力。

这不仅是国防问题,更是政治上“贡献多于索取”的社会理想。若要实现这一构想,需修改《基本法》,而基民盟目前拒绝与左翼党或德国选择党(AfD)合作,使立法路径复杂且漫长。

护理体系下的“等级1”争论

在电视访谈节目《Caren Miosga》中,梅尔茨总理被追问是否考虑取消护理等级1(Pflegegrad 1)。他先称“这个提议不存在”,后又承认:“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没有在讨论这个问题”,并补充说,为避免提高保险费率,政府确实在讨论所有选项。

无论如何,这次“自露马脚”表明政府已在考虑削减最初级护理支持的可能性。在社会老龄化加速背景下,这种讨论也是财政上的必然。

外交姿态与政治情感

在同一访谈中,梅尔茨总理一度表现出感性。谈及慕尼黑(München)犹太教堂重启仪式时,他哽咽说道:“我希望德国永远是一个孩子,尤其是犹太孩子可以安全成长的地方。”

他坚决反对将以色列排除在欧洲歌唱大赛之外,表示对以色列的坚定支持,同时也提到“以军的某些行为确实越界”,并对以色列政府拒绝“两国方案”表示批评。对于特朗普提出的加沙和平计划,梅尔茨表示支持,并称“希望计划成功”,他已与内塔尼亚胡(Benjamin Netanyahu)和特朗普(Donald Trump)通话。

从公民津贴改革到养老金延后、从护理体系节流到兵役制度重启,几乎所有社会议题都围绕一个核心命题——国家开支必须削减,社会责任应重新定义。

在一个老龄化、低增长、福利负担日益沉重的社会中,梅尔茨总理的路线从经济逻辑看是现实的;从社会学视角看,却十分冒险。财政理性与社会凝聚之间的张力,正成为新德国政治的中心矛盾。

历史经验显示,德国式改革若缺乏社会共识,常以制度疲劳告终。当节流成为政策信条,如何维系社会公正与信任,将是梅尔茨政府真正的考验。

来源:德国说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