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从农药制造商到绿色农业解决方案提供者,这家老牌农化企业正迎来产品涨价与技术升级的“双击时刻”。
利民股份:农化龙头业绩爆发,产品周期与技术转型双轮驱动|2025年10月10日
从农药制造商到绿色农业解决方案提供者,这家老牌农化企业正迎来产品涨价与技术升级的“双击时刻”。
这家全球杀菌剂领域的隐形冠军,凭借代森锰锌、百菌清等核心产品价格大幅上涨及AI+合成生物技术布局,2025年前三季度净利润预计暴增649.71%—669.25%,成为农化板块最亮眼的标的之一。
01 业务基本面:农化领域的“隐形冠军”
利民股份成立于1990年,2015年在深交所上市,是国内农药杀菌剂龙头企业。简单来说,公司做的就是“农作物保健品”的生意——当大豆患上锈病、水稻遭遇虫害时,农民使用的杀菌剂、杀虫剂,很可能就来自利民股份的生产车间。
核心产品线包括三大板块:
杀菌剂(王牌业务):代表产品代森锰锌产能4.5万吨,全球市占率70%-80%;参股公司百菌清产能3万吨,占全球产能47%。这些产品是防治大豆锈病、果树病害的“特效药”。
杀虫剂(增长引擎):阿维菌素产能500吨、甲维盐产能800吨,市占率分别达25%-35%和20%-30%。随着抗性害虫增多,这些绿色杀虫剂需求持续增长。
除草剂及新兴布局:草铵膦产能6000吨,并布局生物法制精草铵膦;同时通过合成生物学实验室研发RNA生物农药等前沿产品。
应用场景举例:
巴西大豆种植园使用利民的代森锰锌防治锈病,保障全球大豆供应
中国农户使用阿维菌素处理水稻螟虫,减少化学农药残留
未来农场可能采用利民研发的RNA生物农药,实现精准无害化防治
公司产业链地位特殊:上游对接化工原料供应商,下游直接服务全球农户。其护城河在于:
产能规模:代森锰锌、百菌清等产品产能全球领先,成本优势明显
技术积累:拥有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GLP实验室,研发投入持续增长
渠道网络:产品销往130多个国家和地区,海外收入占比达34.57%
成长潜力看,公司正推进“一主两辅”战略:以生物合成技术为主,绿色化学合成和新能源材料为辅。合成生物学实验室于2024年10月投入使用,AI农药创制平台加速新药研发。
行业排名方面,公司是全球农药行业20强,在中国农药行业销售榜中排名第18位。
02 市场标签:多重概念加持的农化龙头
利民股份被市场贴上了多个标签:
产品涨价概念:实在度高,代森锰锌、百菌清等产品价格2025年涨幅显著
合成生物概念:公司重点布局生物合成技术,实验室已投入使用
AI+农药概念:通过德彦智创平台应用AI技术提升研发效率
绿色农业概念:RNA生物农药等产品符合绿色农药趋势
这些标签中,产品涨价概念最为实在,有明确的价格数据支撑;合成生物概念代表未来方向,但商业化进程仍需观察。
03 管理层:技术出身的稳健团队
公司管理层以技术背景为主,稳定性较高。管理层团队深耕农化行业多年,带领公司从地方企业成长为全球细分领域龙头。
从公开信息看,管理层近期无异常减持动作,资本运作聚焦业务发展。
04 股东结构:民营主导与机构青睐
利民股份是民营企业,无国资背景。前十大股东中以创始人团队和机构投资者为主。
2025年6月数据显示股东户数较前期增加47892户,筹码有所分散但机构关注度提升。
05 财务健康:业绩爆发式增长
2025年公司财务表现亮眼:
前三季度:预计净利润3.84-3.94亿元,同比增长649.71%-669.25%
上半年:营收24.52亿元,净利润2.69亿元,同比增长747.13%
盈利能力:毛利率提升至26.13%,净利率显著改善
风险点:资产负债率47.78%,流动比率0.99低于1,短期偿债压力需关注。应收账款控制较好,占比3%-6%。
退市风险极低:公司持续盈利且营收规模较大,无ST之忧。
06 估值评估:业绩高增长下的估值优势
当前估值颇具吸引力:
PE法:市盈率(TTM)25.14倍,低于行业平均的44.13倍
PB法:市净率2.32倍,低于行业平均的2.82倍
业绩匹配度:以2025年预期净利润4-5亿元计算,成长性足以支撑当前估值
合理市值预估:基于2025年预期业绩,给予25-30倍PE,合理市值区间100-120亿元。当前市值80亿元存在低估可能。
07 操作策略:周期成长双逻辑布局
基于以上分析,投资策略建议如下:
建仓策略:当前股价18.03元处于52周区间(7.16-24.87元)的中上部。考虑在16-17元区间分批建仓,对应市值约70-75亿元。
止盈目标:短期目标22-24元(前高附近),中期目标26-28元(需产品价格持续强势或新业务突破)。
风险控制:设置止损位15元(年线支撑),跌破需重新评估投资逻辑。
历史百分位:当前价格处于52周区间的60%分位左右,仍有上行空间。
08 走势推演:产品周期与成长转型的共振
短期(1-3个月):受三季度业绩预增刺激,股价可能挑战20-22元区间。关键看产品价格能否维持高位。
中期(半年):分化难免。若农药价格周期持续,业绩有望超预期;若大宗农产品价格下跌影响农药需求,可能回探15-16元。
长期:绿色农业趋势明确,公司生物合成技术若实现突破,估值有望重构。但需关注技术商业化进度和行业竞争态势。
风险提示:
产品价格波动风险:农药价格周期性较强,涨价持续性存疑
技术商业化风险:合成生物等新技术商业化进程可能低于预期
汇率风险:海外收入占比高,汇率波动影响业绩
利民股份的投资逻辑本质上是 “产品周期弹性+技术转型潜力” 的双重故事。
公司最大的优势是在细分领域的产能垄断地位和产品涨价带来的业绩弹性;最大挑战是突破传统农药商形象,向绿色农业技术提供商转型。对于周期型投资者,利民股份提供了产品涨价驱动的业绩爆发机会;对于成长型投资者,则需要关注其合成生物技术能否转化为实际竞争力。
在农化行业,能够穿越周期的企业,往往既懂耕种眼前的土地,也善播种未来的田野。利民股份正在这两方面同时努力。
来源:闲论古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