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晚清名臣曾国藩,被后世誉为“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的圣人。但令人惊讶的是,他并非天资聪颖之人,反而自认“笨拙”。
晚清名臣曾国藩,被后世誉为“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的圣人。但令人惊讶的是,他并非天资聪颖之人,反而自认“笨拙”。
传说小偷在房梁上听他反反复复读了一夜书,小偷都背来了,他还没背来,小偷忍不出从房梁上下来下来嘲笑他笨,事后扬长而去,参加科考7次才考中秀才,那么,“天资平凡”的他是如何实现人生逆袭的?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复盘曾国藩的成长之路,挖掘那些值得我们借鉴的好习惯。
NO.1
习惯一:坚持写反省日记,在自我批判中成长
曾国藩入京为官后,意识到自身诸多不足,决心“学做圣人”。他采用的方法看似简单却极为有效——坚持写反省日记。
他的日记不同于一般的流水账,而是有着严格规范:
· 用恭楷书写,以此培养诚敬心态
· 每日反思言行,甚至连脑中闪过的念头都不放过
· 痛自警醒,对过错深刻反省,绝不轻轻放过
· 公开传阅,定期将日记送给朋友阅读点评,借助外力监督
这种方法让他从“言不由衷”、“虚伪”、“浮夸”等毛病中逐渐解脱出来。现代人同样可以借鉴:每天花10分钟复盘当日言行,诚实面对自己,才能在成长路上走得更远。
NO.2
习惯二:严格执行自我管理十二条军规
曾国藩为自己制定了著名的十二条做人规矩,这些规矩体现了他极致的自我管理能力:
1. 敬 - 做事专心不杂,内心清明
2. 静坐 - 每天静坐一小时,让心静下来
3. 早起 - 黎明即起,绝不赖床
4. 读书不二 - 一本书没读完,不看他书
5. 读史 - 每日读史十页,从不间断
6. 谨言 - 时刻警惕,不乱说话
7. 养气 - 心胸开阔,没有不可对人言之事
8. 保身 - 节劳节欲节饮食,珍视健康
9. 日知所亡 - 每日记录读书心得
10. 月无忘所能 - 每月作诗文数首,检验所学
11. 作字 - 饭后写字半小时,笔墨应酬当作功课
12. 夜不出门 - 避免旷功疲神
这些规矩涵盖修身养性、学习工作、健康管理等方方面面,曾国藩终身践行,从不懈怠。对于我们,不必照单全收,但可以选取几条适合自己的,持之以恒地实践。
NO.3
习惯三:有效交友,建立优质人脉圈
曾国藩深知人脉的重要性,他说:“一个人获取知识信息,在外想获得帮助,全要靠朋友。所以朋友的多少、朋友的质量,决定了一个人的视野能有多宽广。”
他的交友之道很有智慧:
· 秉持利他思维,处处为朋友着想
· 寻求志同道合者,有共同话题和追求
· 大方阔气,不计较个人得失
· 热心助人,“银钱则量力佽助,办事则竭力经营”
但他也坚持原则,不与亲贵人物建立私人交往,保持独立人格。这提醒我们,交友不在数量多少,而在质量高低,与正直、诚信、好学的人同行,人生道路才能越走越宽。
NO.4
习惯四:专注一事,以恒心成就事业
曾国藩有一句名言:“凡人作一事,便须全副精神注在此一事,首尾不懈,不可见异思迁,做这样想那样,坐这山望那山。人而无恒,终身一无所成。”
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无论是早期的刻苦学习,还是后来组建湘军、处理政务,他都能全神贯注于当前任务,绝不三心二意。
他的学习方法也很有特色:发现问题后,他会把自己的考卷和模范试卷放在一起反复对比,找出差距所在。他发现自己写文章过于拘谨,缺乏大局观和气势,便有针对性地在这方面下功夫。
这种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闭环思维,加上持之以恒的专注力,让他在各个领域都能取得成就。
NO.5
笨功夫里有真智慧
曾国藩的人生经历告诉我们,天资平庸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没有坚持的勇气和自律的精神。他的戒烟经历让他领悟到:“遏欲之难,类如此矣!不挟破釜沉舟之势,讵有济哉!”——破除旧习,必须有悍然之力。
稻盛和夫说:“凡是能让你变好的事情,过程都会有疼痛。”曾国藩的修炼之路充满艰辛,但他用实践证明,通过严格的自律和持之以恒的努力,每个人都有脱胎换骨的可能。
从今天起,挑选一两个适合自己的习惯开始践行吧!在平凡中坚持,终将在自律中卓越。
来源:凤梅聊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