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1998年的西伯利亚深秋,监狱厚重的铁门缓缓开启,120岁的戈利高里,拄着木杖走出了牢房,他的头发早已花白,却腰杆依然挺直。这位在狱中度过103年的俄罗斯老人,望着门外陌生的世界,喃喃道:“我真没想到,还能活着出来。”这一幕,被当时的《中国青年报》记录,成为跨
1998年的西伯利亚深秋,监狱厚重的铁门缓缓开启,120岁的戈利高里,拄着木杖走出了牢房,他的头发早已花白,却腰杆依然挺直。这位在狱中度过103年的俄罗斯老人,望着门外陌生的世界,喃喃道:“我真没想到,还能活着出来。”这一幕,被当时的《中国青年报》记录,成为跨越三个时代的牢狱传奇。
故事始于1895年的沙皇俄国,17岁的戈利高里,当时还是一位普通的农村少年。因为一头牛的纠纷,他与邻居发生争执,并且失手将人打死。彼时的沙俄,极少执行死刑,法官为了对他进行“永久监禁”,竟判处其整整一百年的徒刑。在那个平均寿命仅为40多岁的年代,这无疑是“变相的死刑”。看起来,老死狱中,是他接下去唯一的宿命。
刚入狱的戈利高里,不甘坐以待毙。一年后,趁着放风,他尝试越狱,却在柴房被抓。狱方震怒之下,又给他加刑3年。103年的刑期,成了套在他身上的沉重枷锁。
此后,他被关进西伯利亚阴冷的单人牢房,里面只有光板床、破木桌、断腿凳和便桶。寒冬腊月洗冷水澡是常态,即便讨要一块肥皂,也会遭看守训斥:“你根本活着出不去了,还要浪费什么肥皂!”
这句嘲讽,反倒点燃了他无比坚强的求生欲。他暗下决心,一定要熬下去。
为了锻炼身体,抵御疾病,戈利高里每天都会在狭小的牢房里,屈膝、伸臂、做俯卧撑,靠着规律的锻炼,他的身体不仅没垮,还越来越结实。
监狱,成了隔绝时代的孤岛。1917年的十月革命推翻了沙皇,他一无所知;两次世界大战席卷全球,他在牢房里数着墙壁的裂纹;1991年苏联解体,还是新来的狱警偶然提起,他才知道自己的祖国,竟然早已换了模样。
一百多年里,逮捕他的警察、审判他的法官、看守他的狱警,全都换了一茬又一茬。许多人出生、长大、离世,只有戈利高里,始终是“编号734”的囚徒。狱友们或刑满释放,或病亡狱中,最后连个能说话的人都没有,他就对着便桶,不断自言自语。他在墙上刻划日子,记录每一个冬来暑往,春去秋来。
出狱那天,狱方破例,给了120岁的戈利高里一件新衣服,还塞给他50块钱。竟然有人坐牢103年,打破俄罗斯记录,甚至还可能打破了世界纪录,大批记者凑热闹,前来见证他的新生。
面对围上来的记者,老人坦诚了自己多年来的心愿:“先去洗个热水澡,喝杯伏特加,再找个美女陪陪——自从入狱,我就没见过女人,我还没老到不中用。”
记者不禁惊叹,坐牢103年,他不知道飞机、电视为何物,更不懂手机、电脑是什么,甚至都没看见过公交车和摩托车。但他,竟然对生活,仍然抱有这么多的热忱!
记者随后又追问他,生活在监狱中,还能如此长寿,到底有什么秘诀?老人坦诚相告:"保持健身,以及永远别和狱警顶嘴。"
出狱两年之后,见识了很多新鲜事的戈利高里,终于安详离世,享年122岁。去逝前,他亲手为自己的墓碑,写下一段墓志铭:"这里躺着个老傻瓜,他本以为,20年的刑期就已经够长了。"不得不说,这老头性子里,还有点幽默的味道。
从沙俄到苏联,再到俄罗斯联邦,戈利高里用103年的牢狱生涯,见证了一个国家的百年变迁,也用坚韧,书写了一段关于困境中生存的绝世传奇。
来源:谈古论今一点号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