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据海淀区商业联合会监测数据显示,假日期间全区重点受监测商业企业共计实现销售额6.74亿元,较2024年同期增长4.17%;累计服务顾客达491.42万人次。在政府促消费政策及消费环境优化升级的双重推动下,区域消费市场呈现出平稳增长与结构优化的向好态势,其中,文
从商圈多中心繁荣
到夜间经济延时运营
从体育赛事进商场
到汽车消费政策红利释放
海淀商业正呈现出
“政策引领、多元融合、体验升级”的特征
2025年中秋国庆假期
海淀区消费市场交出了
一份亮眼的“成绩单”
快来看看吧
据海淀区商业联合会监测数据显示,假日期间全区重点受监测商业企业共计实现销售额6.74亿元,较2024年同期增长4.17%;累计服务顾客达491.42万人次。在政府促消费政策及消费环境优化升级的双重推动下,区域消费市场呈现出平稳增长与结构优化的向好态势,其中,文化、商业、旅游与体育产业的深度融合,成为激发市场新活力的关键引擎。
体育赋能引流热点
竞技燃情加塑商业磁场
今年“十一”期间,体育赛事与商场活动的深度融合成为一大亮点,一些商业体通过引入专业赛事与互动体验项目,成功打造观赛、体验、互动于一体的消费场景。
西北旺万象汇作为“2025中国网球公开赛官方指定第二观赛现场”,在宽敞的中庭设置LED屏直播赛事,打造出媲美专业场馆的观赛环境。比赛期间,网球迷们或坐或站,屏息凝神紧盯关键比分,得分瞬间爆发出热烈掌声,将商场变成了充满激情的“临时赛场”。10月7日举办的“AXIS BMX Contest 2025线下挑战赛”更是将氛围推向高潮。U16组平地花式比赛中,年轻选手们驾驭单车完成旋转、腾空、定车等高难度动作,引得观众阵阵惊呼。世界级车手TOON PAKPHUM的现场表演,以其精湛技艺征服全场,让消费者在购物休闲之余,近距离感受到极限运动的力与美。
与此同时,中关村大融城则通过“北京城市更新周”推出了更具参与性的体育项目——户外攀岩体验。商场外立面设置的21米高攀岩墙,以16条专业赛道的规模,创造了北京室外城市攀岩的新高度,成为黄金周期间备受瞩目的“打卡地标”。
这一项目不仅满足了消费者对户外运动的向往,更通过极具视觉冲击力的设施,将商场空间成功转型为城市运动新地标。
这些体育主题活动的成功举办,彰显了现代商业空间功能多样化的新趋势。从专业赛事观赏到大众体育参与,商场正通过打造多元化的运动场景,有效延长顾客停留时间,提升消费体验,为商业体注入更多活力与可能性。
文化过节成风尚
体验经济注入灵魂
假日期间,海淀区消费的“体验升级”不仅限于体育与科技,更体现在对文化内涵的深度挖掘上。“文化过节”成为新风尚,各大商圈通过打造一系列有温度、有内容的文化场景,为体验经济注入了灵魂。
中秋节当天,双安商场内,一场中秋游园会正热闹举行。投壶区的欢声笑语、猜灯谜区的冥思苦想、汉服巡游的衣香鬓影,让传统节俗变得可触可感。领展广场的“海淀书香雅集”则用书籍和文创产品营造出浓厚的文化氛围,成为假日里一方宁静的精神栖息地。
这些活动远超简单的商品促销,其核心是售卖“一段美好的文化时光”。无论是西三旗万象汇徽派建筑下的月光音乐会,还是龙徽1910文化创意产业园吸引文艺青年的艺术展览,抑或是嘻番里链接Z世代的“吃谷大会”,它们都精准地满足了不同圈层消费者的精神需求,使商业空间从单纯的购物场所,升华为满足情感连接与文化认同的城市会客厅。
商圈多中心繁荣格局显现
夜经济延长商业活力
这个假期,海淀区商圈呈现出“多中心、功能化、差异化”的繁荣景象。五棵松、中关村、公主坟、永丰、世纪城等重点商圈客流量居前,其中五棵松商圈凭借华熙LIVE、万达广场等综合体的强劲运营,日均客流量高居榜首。中关村商圈则依托高校资源与科技文化氛围,吸引大量游客与本地家庭,带动新中关、领展、中关村ART Park大融城等项目客流持续攀升。
夜晚的华熙LIVE·五棵松,灯光璀璨,人流如织。晚上九点半,大多数商场已渐归寂静,这里却依然热闹。广场上的市集飘来阵阵香气,年轻人围坐在露天餐吧畅谈,家长带着孩子在灯光艺术装置前拍照打卡。而隔壁的精酿啤酒馆里,不时传出聚会人群的欢声笑语。
监测数据显示,中秋国庆假期期间早10点至晚10点为客流高峰时段。夜间经济(22:00-凌晨6:00时段),华熙LIVE·五棵松项目吸引客流8万余人次,占双节期间总客流近20%。这一成绩不仅体现了该项目独特的运营能力,更折射出海淀夜间经济的巨大潜力。
与此同时,北部新兴商圈如永丰、西北旺、西三旗等地也表现出强劲的成长性。海淀大悦城、西北旺万象汇、西三旗万象汇等新开业项目,凭借现代化空间设计与家庭亲子定位,逐渐成为北部区域消费新地标。夜间灯光秀、亲子剧场、星空市集等活动的开展,让这些商圈在假日夜晚依然人气不减。
汽车消费补贴
真金白银激发市场潜力
10月1日,海淀区启动了“京彩四季·悦动海淀”大型汽车消费补贴活动,投入3500万元“真金白银”激发市场潜力。个人消费者购车单辆最高可享受15500元优惠,这一实实在在的福利为广大市民送上了节日大礼包。
节日里的海淀区某品牌汽车4S店内,看车、试驾、签约的消费者络绎不绝。销售顾问忙得不可开交,却掩不住脸上的喜悦:“政府补贴加上厂家让利,这个假期来看车的顾客比平时多了不少。”正在办理购车手续的消费者算了一笔账:“看中的这款新能源车,原本预算刚好够到门槛,现在加上补贴,确实很划算。”
政策效应在假期得到充分释放。中秋国庆期间,共计8200余人申领补贴资格,拉动消费金额达9524余万元,同比增长102.87%。汽车业态销售业绩的大幅增长,成为假日消费市场的一大亮点。
汽车消费作为大宗消费的代表,其强劲增长不仅直接拉动了零售额,更带动了相关产业链的消费活力。海淀区此次促消费活动精准把握了节假日消费特点,通过政府搭台、企业让利、百姓受益的方式,有效激发了市场潜力,为区域经济注入了强劲动力。
各大商圈从单纯的购物场所
转型为集文化体验、体育观赏、
亲子娱乐、美食品鉴于一体的
城市休闲目的地
未来,随着海淀区持续推进商业业态创新、深化数字化转型、优化消费环境,区域商业有望进一步巩固“内容驱动、圈层深耕、数字赋能、品质引领”的发展新格局,为北京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贡献更多海淀力量。
来源:海淀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