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岁中国后腰在荷乙首发90分钟,传球成功率90%,长传0失误,球迷却更担心一件事:他会不会又被中超高价买回坐板凳?
20岁中国后腰在荷乙首发90分钟,传球成功率90%,长传0失误,球迷却更担心一件事:他会不会又被中超高价买回坐板凳?
10月7日补赛,邓伯什2比1掀翻维特斯,王博豪第一次名字出现在首发名单,位置是单后腰。
赛后技术单写着:2次抢断、3次拦截、4次地面对抗全赢、触球68脚,只丢4次球权。
转播画面里,他每一次横向移动都把对手进攻路线堵死,镜头切给教练,教练直接竖起大拇指。
三个月前,他还在中甲陕西联合看饮水机。
那支球队主打三中卫,后腰位置留给外援,王博豪只能踢替补前卫,场均15分钟,工资税后一万出头。
夏天合同剩下最后半年,经纪人把他简历投到荷兰,邓伯什缺防守型中场,试训一周就拍板:租借一年,不含买断,工资翻倍,住宿全包。
俱乐部图啥?
打开中国市场,卖球衣直播带货,一条路子早被日本同行跑通,现在轮到中国球员。
荷乙节奏比中甲快两档,王博豪第一天训练就感受差距。
队友传球提前量半米,接球必须一脚出,否则对手立刻贴身。
他给自己加练:晚上九点到球场,摆二十个球,隔四十米踢长传,必须砸进移动小门,踢丢一个做十个俯卧撑。
三周后,教练宣布他进入轮换,再两周,直接首发。
球迷统计,他登场的三轮联赛,邓伯什2胜1平,场均少丢1.3球,球队从降级区蹿到中游。
国足那边,后腰位置空窗两年。
世预赛打越南,吴曦累到抽筋,替补席上没人能顶上,最后只能让中卫客串。
球迷把历届名单翻烂,发现国内俱乐部清一色外援后腰,年轻人连比赛时间都捞不到。
王博豪的出现像突然冒出的零钱,刚好补上缺口。
技术组已经把他列入明年亚洲杯初筛名单,前提只有一个:在荷乙持续首发到冬歇期。
有人担心历史重演——张稀哲、张玉宁、甚至武磊,都在巅峰期被喊回国,理由很温暖:家庭、熟悉、高薪。
王博豪的经纪团队这次提前打预防针:合同里不写提前召回条款,除非球员自己点头。
邓伯什市场总监私下透露,冬窗若收到300万欧元以上报价,俱乐部才会坐下来谈。
数字听着低,却足够挡住九成中超球队,现在没人再为本土后腰砸钱。
更深的问题是供给。
国内青训把后腰当工兵,选材先看身高,再看能不能跑,技术细节没人抠。
王博豪14岁在沈阳回民小学踢球,教练让他踢前腰,后来改中卫,17岁才固定在后腰,靠的不是模板,而是自己一场场试。
出国后他发现,荷兰青训从U12就设专职防守中场教练,每周加两节预判课,用VR回放训练站位。
差距不是天赋,是系统。
荷乙不是终点,却是最好跳板。
日本球员中山雄太同一位置,在荷乙踢两年转投英超哈德斯菲尔德,如今身价800万欧。
韩国小将李刚仁更狠,十六岁打荷乙,十八进瓦伦西亚。
王博豪的短期目标简单:把场均拦截提到五次,帮助球队进升级附加区,明年夏天就有荷甲球队递合同。
真升上荷甲,转播镜头更多,数据平台更新更细,国家队考察也更方便。
球迷最该做的,是降低捧杀。
过去太多新人被一句郑智接班压垮,最后连中甲都踢不上。
王博豪才20岁,肌肉维度、对抗强度、阅读比赛都还在发育,给他一年时间,别用情怀绑架,别用回国诱惑,让他在欧洲把短板补齐。
等到真能在荷甲站稳,再穿国家队球衣,那时候没人再担心后腰无人。
来源:奇幻原野o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