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万里行深耕南粤红土 广东办事处以“红+绿”绘就平远振兴新篇—— 海燕农业 “从田间到餐桌” 食品安全品鉴会在梅州平远圆满举办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10-09 21:34 1

摘要:近日,由红色万里行组委会广东办事处作为指导单位、广东省海燕农业技术开发有限公司主办的 “红色万里行走进广东梅州平远 —— 暨海燕农业‘从田间到餐桌’食品安全品鉴会” 于10月5日在梅州市平远县红色仁居文旅服务中心隆重举行。活动以“科技兴农,助力乡村振兴”为主题

近日,由红色万里行组委会广东办事处作为指导单位、广东省海燕农业技术开发有限公司主办的 “红色万里行走进广东梅州平远 —— 暨海燕农业‘从田间到餐桌’食品安全品鉴会” 于10月5日在梅州市平远县红色仁居文旅服务中心隆重举行。活动以“科技兴农,助力乡村振兴”为主题,通过红色宣讲、技术分享、食材质鉴等多元形式,生动诠释了南粤革命老区 “红脉永续、绿业兴旺” 的发展图景,标志着红色万里行组委会广东办事处 “红色资源 + 产业升级” 帮扶模式在梅州落地见效。

红脉铸魂:激活老区精神密码

作为中央苏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平远曾见证红四军播撒革命火种的峥嵘岁月,留存着丰富的红色记忆。活动伊始,红色万里行组委会广东办事处黄贤龙主任带领与会嘉宾走进平远红军纪念园,在红四军群众大会旧址前重温革命历史。展柜中磨损的红军绑腿、村民珍藏的 “借粮凭据” 等文物,让现场人员深切感受到 “军民鱼水情” 的精神内核。

“红色基因不是陈列在纪念馆里的展品,而是驱动发展的精神引擎。” 广东办事处宣传负责人在致辞中表示,此次活动是落实红色万里行 “传承中发展、发展中传承” 理念的具体实践,通过深挖平远红色资源,将革命老区的精神优势转化为产业发展的竞争优势,为乡村振兴注入红色动能。

绿业赋能:科技筑牢食安防线

依托平远优良的生态禀赋,红色万里行组委会广东办事处精准对接海燕农业,共同打造 “红色引领 + 科技兴农 + 食安保障” 的产业融合样板。品鉴会上,海燕农业推出的芭茅稻系列产品成为焦点 —— 这种传承本土农耕智慧的特色品种,经超有机技术改良后,实现了从种植到加工的全链条安全可控。

活动现场播放的专题片直观呈现了芭茅稻的生长历程:从田间的生态种植场景,到实验室的农残检测数据,再到餐桌的营养配比分析,完整诠释了 “从田间到餐桌” 的安全承诺。广东办事处见证农业专家团队与海燕农业共同发布《平远超有机农业发展倡议》,提出以红色文化凝聚产业共识,以科技手段提升产品品质,推动老区农产品向 “生态化、品牌化、高端化” 转型。现场设置的食材质鉴区前,嘉宾们品尝着用芭茅稻制作的米饭、糕点,对其口感与品质给予高度评价,不少采购商当场达成合作意向。

多方联动:构建长效帮扶机制

此次活动得到平远县政府、农业院校、餐饮企业等多方支持,形成了 “办事处搭台、企业唱戏、群众受益” 的良好格局。活动中,红色万里行组委会广东办事处成员单位海燕农业向当地农户捐赠芭茅稻种子与种植技术手册,计划在三年内打造 “平远红色农业示范基地”,培育 100 名 “红色新农人”。

海燕农业将搭建“区块链溯源平台”,实现从田间到餐桌的全流程数据监控,消费者扫码即可查看农产品生长环境、检测报告等信息。

“这是一次‘输血’与‘造血’并举的帮扶实践。” 平远县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表示,红色万里行组委会广东办事处不仅带来了资源与技术,更通过活动扩大了平远农产品的知名度,为当地农业产业发展开辟了新路径。

未来 红色万里行组委会广东办事处将会启动“红色产业溯源平台”,所有赋能的广东红色产业链的产品信息将上“平台”,消费者可通过扫码查询产品信息与红色故事,实现 “买放心产品、听红色故事” 的双重体验。

深耕南粤:红色品牌持续发力

活动结束后,红色万里行组委会广东办事处召开了班子成员会议,会议总结了本次活动中的经验,以及确立了接下来的行动纲领,要求办事处成员要明确分工、按照分工,详细制订行动计划,并确立了接下来的行动目标与计划。

据了解,红色万里行组委会广东办事处自成立以来,已先后走进梅州、肇庆等多个革命老区,打造了 “红色研学 + 农耕体验”“苏区故事 + 特产直播” 等特色项目。此次平远之行,进一步丰富了 “红色 + 农业 + 食安” 的融合模式,为全省革命老区产业振兴提供了可复制的经验。

广东办事处黄贤龙主任表示,下一步将以此次活动为起点,联合更多企业与机构,深挖南粤红色资源,培育一批具有红色辨识度的农业品牌,让红色基因在乡村振兴的实践中持续焕发生机,让老区群众在绿色发展中收获更多幸福感。

来源:正宣风采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