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9月22日,已经在韩国出道三个多月、在短视频也火过一轮的沈佳润,站上了“湾区升明月”2025大湾区电影音乐晚会的舞台。这是她第一次真正登上国内主流舞台,也是第一次以艺人身份接受大众审视。
作者|刘小土
编辑|李春晖
互联网的盛赞和群嘲通常只有一线之隔,其微妙平衡无非在于:当只有粉丝认识你时,你被盛赞;等群众也开始认识你了,离被群嘲也就不远了。
沈佳润正处在这个当口。如果这名字听来耳生,那她还有一些更为人熟知的身份——小沈阳的女儿。
9月22日,已经在韩国出道三个多月、在短视频也火过一轮的沈佳润,站上了“湾区升明月”2025大湾区电影音乐晚会的舞台。这是她第一次真正登上国内主流舞台,也是第一次以艺人身份接受大众审视。
毫不令人意外,口碑两极分化。在粉丝看来,沈佳润的长相不是标准得好看,但辨识度极高,人称“中国孔孝真”。初登大舞台就敢全开麦,业务能打、未来可期。
第一次看沈佳润唱跳的观众则表示无法理解,“长得不好看,唱得也不行”,简直把大湾区晚会拉到了学校文艺汇演的层次。原来是小沈阳的闺女?原来在短视频超火?为什么网友对她谜之宽容?说好的赚韩国人的钱,怎么到头来还是要转内销?
总说沈佳润路人缘好,看来这事儿还没通知到所有路人。不过,按照她进军娱乐圈的速度,哪怕没有大湾区晚会,这场舆论劫也是早晚的事。而对于一位“半成品”偶像,过早接受大众检验,是福是祸尚难预料。
虽然群众对“星二代”颇多微词,但沈佳润能够亮相大湾区晚会,也不算太“破格”。按惯例,这类晚会一定会整点网络热歌。从这一点来说,她是当之无愧的选择。
今年6月,沈佳润发布首张专辑,同时在短视频更新单曲作品、练习日常。起初她把宣传重点放在主打歌《Freeze》,但热度平平。即便小沈阳闪现评论区捧场,也没能把人气冲上去。倒是非主打歌《One Spot》得到了网友关注。有人还在评论区建言献策,“营销one shot,绝对能火”“另一首更适合当BGM”。
还是群众会玩互联网。《One Spot》的热度逐渐走高,加上抖音又有cha新歌(challenge缩写,cha歌特指翻唱挑战,类似于击鼓传花)的社交礼仪,粉丝火速跑去小沈阳账号求挑战、求共创。结果小沈阳在翻唱《One Spot》时,空耳唱成了“美美桑内,一个劲儿的叭叭”,如此魔性的“韩译中”,让这首歌一下拥有了传播标签。
很快,各路网红都来挑战翻唱《One Spot》,十多万用户参与配乐二创,连《甄嬛传》《士兵突击》都开始“一个劲儿地叭叭”。还有人发现,沈佳润的音色和动漫网红“chikawa”相似,索性给她做起了“小八塑”人设,也让路人记住了沈佳润标志性的嗓音。
这首神曲的诞生,也离不开东北神秘力量的助推。“美美桑内”走红后,鬼畜大神们借助AI创作了赵本山、宋小宝、文松的翻唱系列,最后扩张出一支东北喜剧演员全员出击的音乐队伍,颇有一种“给我们东北子涵排面”的架势。
这波鬼畜创作在传播层面至少有两大作用:一是让沈佳润的歌走出抖音,在全网都拥有了一定的传播度,她的人气也因此水涨船高。二是很多人压根没看出这是AI创作,到现在都以为赵本山、宋小宝、蔡明等人真给沈佳润做过应援,这也带动了一批中老年粉丝的转化。
而在短视频之外,沈佳润的首张实体专辑单周只卖了60多张。截至目前,这张迷你专辑在网易云音乐的收藏刚超6000,在QQ音乐的收藏量勉强突破8000。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仅在抖音一个平台,#OneSpot单话题播放量就超过14.7亿次,#美美桑内 的播放量更是达到了30多亿。
如今,沈佳润的抖音账号粉丝量已经突破350万,作品数据最好的还是“美美桑内”系列。这足以说明,比沈佳润本人更火的,是短视频用户捧红的短视频神曲。
这也能解释沈佳润登上大湾区晚会的评论为何如此两极分化。有人觉得这是天选之女,有人觉得这是强捧之耻,这可能取决于你的短视频使用程度。
《One Spot》能够成为年度神曲,关键在于短视频二创下料够猛,跟作品本身没太大关系。粉丝再怎么吹捧,这首歌也只能算中规中矩,恐怕没法让沈佳润担起“秒杀内娱”“整顿韩娱”的评价。
一粉顶十黑,过度赞美还容易招来非议。尤其在吃瓜群众眼里,绝大多数星二代都是资质欠佳的资源咖、明星父母的附属品。
群众越来越反感星二代营销,对沈佳润也不例外。很多粉丝也提到,最开始自己也排斥沈佳润,听过“美美桑内”也只觉得作品有意思,直到后来刷到她的采访视频,才发现这个小妹妹说话有条有理,“一看就接受过高等教育”。
最广为流传的一个采访视频是,主持人问沈佳润面对恶评如潮是怎样的感受,以及如何看待外界说她长相不合适做偶像、只能拼爹。对此,沈佳润表示非常理解,反复强调“既然选择了这条路,就要比别人更辛苦”,还直言这种大众情绪产生的根源是不公平感。
这样的回应算得上坦诚谦虚,没有星二代常见的那种莫名其妙的配得感。在很多路人粉看来,她的真诚带有一点“利他性”。小小年纪竟然知道思考什么叫公平,甚至由此解读出来社会资源的不均衡,懂得换位思考。
没过多久,沈佳润录制亲子综艺《人生第一次》的视频片段也被翻了出来。当时,她就因为长相遭受过大规模网暴,一度被贴上“最丑星二代”标签。小沈阳在现场一度失控落泪,直言后悔带女儿上节目,让其小小年纪承受如此多恶意。但8岁的沈佳润对着镜头大方表示,“我长得像爸爸,我很骄傲”。
又是一次大加分。在沈佳润的粉丝看来,她不是那种空心星二代,而且她拥有的并非超越年龄的丧气老成,而是发自内心的善良自信。
值得注意的是,“美美桑内”火遍抖音的同时,黄奕和女儿也卷入了一场舆论漩涡。黄奕自爆女儿不愿意读书、想去韩国出道,但自己心疼、不想孩子进娱乐圈吃苦。谁料吃瓜群众根本不吃这套,锐评黄奕女儿长相一般、毫无业务能力、还有一个坐牢的爹,不具备任何成为明星的资质。黄奕被惹急眼了,直播怒回“我们位子让出来了,你上,请你上”。结果,自然是口碑彻底翻车。
怎么说呢,全靠同行衬托。几乎所有安利沈佳润的帖子都会提到,小沈阳夫妇草根出身,没偷没抢没拖欠农民工资,也没让女儿戴几百万耳环,占用少数民族资格定向培养,走后门组合成团……“别这么大恶意”。
这就是我们能看到沈佳润受众画像:年轻粉丝喜欢她的自信、元气、不露怯,始于神曲忠于人品;熟龄粉丝注重大局观,与其让那些不知天高地厚的星二代闯荡内娱,不如支持沈佳润这种努力、有想法的邻家小妹;最能打的还是熟龄家族粉,因为喜欢小沈阳夫妇而将这份爱意传递给他们的女儿。比如,硬糖君的老妈。
在大湾区晚会,小沈阳演唱结束后,被现场伴舞“抬走”退场,沈佳润此时站上舞台中央。这种巧妙的出场方式,得到了吃瓜群众的深度解读。什么代际传承、父权瓦解、新生代力量,应有尽有,相关话题随即登上热搜。
这想来是小沈阳夫妇所乐见的。沈佳润出道以来,她和父母的相处方式一直都是焦点话题。此前,在小沈阳晒出的聊天记录里,一个“孩孩宝”的备注就让不少深受原生家庭之苦的网友直呼破防,“比大红大紫先来的,是父母的爱”的热评也成了网络金句。
过去两年,面对频繁开演唱会捞金的质疑,小沈阳也曾调侃自己是在给闺女攒追梦基金。有人根据韩国娱乐产业的情况推算,每一次打歌舞台都要伴舞、妆造,开销动辄10多万人民币,沈佳润的出道成本在500万人民币左右。
目前来看,这种付出的回报率极低。沈佳润的首张专辑销量奇差,也因此遭到过一波网友群嘲。在小沈阳的演唱会,刚出道的她曾以神秘大咖身份出席,更是引发过歌迷的强烈不满。在这种情况下,小沈阳选择做出公开回应。一方面正视批评声音,要对得起观众、对得起粉丝。另一方面也解释“一贯的家风就是不看成绩,只要努力了一定会越来越好的”。
“东北财阀和他的千金”,这种响当当的设定只能“震惊”下韩国网友,咱还且不论真假。对于中国网友来说,明星托举星二代这种事情,可没法让大家同频共振。但是,如果“升华”一下,把小沈阳力捧沈佳润变成东北独生女共有的人生剧本,大家立刻又共情了、忘情了、全面代入自家实情了。
与“被富养也被驯服”的江浙沪独生女文学有所不同,这套东北独生女叙事是父母倾尽所有资源,陪伴鼓励其追梦,以孩子的自我和自由为底色,被网友认证为更无私、更高级的爱。硬糖君不止一次看到沈佳润的粉丝表示,自己是在为这种教育理念买单,希望越来越多小孩能在这样松弛的教育环境长大。
现在的情况是,越来越多年轻人想要逃离原生家庭的“围城”。那些讨厌原生家庭、又无法改变既定现实的人,总在羡慕隔壁被偏爱、被包容的小孩。沈佳润就是这样的理想投射容器。在她身上,有人投射家庭关系焦虑,有人在弥补童年的自己,也有人为想象中的完美家庭摇旗呐喊。
但星二代也好,东北独生女也罢,沈佳润最终还是要以真实的演艺水平面对舆论的狂风暴雨。这条“出口转内销”路线能否成功,妹妹究竟能否真正成长为“秒杀内娱爱豆”的新星,我们还需拭目以待。光一句“全开麦”是不能让众人信服的,硬糖君在KTV都是全开麦,关键是那好听吗。
来源:娱乐硬糖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