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察日报|清风廉韵吹进千家万户——记北京市西城区检察院廉洁文化园地宣讲团队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10-09 19:14 1

摘要:崇德向善,明德惟馨。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北京政法聚焦平安北京、法治北京建设中的温情与坚守,开设“平安暖心事 政法正能量”专栏,记录政法干警、法律服务者、平安志愿者的好人好事、暖心故事,弘扬铁肩担道义的正义之举,润物细无声的

栏目介绍

崇德向善,明德惟馨。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北京政法聚焦平安北京、法治北京建设中的温情与坚守,开设“平安暖心事 政法正能量”专栏,记录政法干警、法律服务者、平安志愿者的好人好事、暖心故事,弘扬铁肩担道义的正义之举,润物细无声的为民情怀;彰显新时代首都政法干警风采,传递“凡人微光”的质朴力量。

平凡铸就伟大,微光汇聚星河。让我们在点滴善举中凝聚法治信仰,以榜样之力激发奋进之志,共同谱写首都政法人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的温暖篇章,绘就京华大地崇德尚法、平安和谐的美好画卷。

清风廉韵吹进千家万户

《检察日报》2025年10月9日报道

在北京市西城区检察院,一座今年4月正式启用的廉洁文化园地如今已逐渐成为传播廉洁文化、弘扬清风正气的重要阵地。

这座由西城区纪委监委、区委宣传部和北京市检察院第二分院共同指导建成的廉洁文化园地,不仅是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习近平文化思想的实践平台,也延伸了高质效办好每一个案件的工作理念。在这里,活跃着一支由26名平均年龄仅26岁的青年检察干警组成的宣讲队伍——他们便是廉洁文化的“播火者”。

北京市西城区检察院廉洁文化园地宣讲团队。张彬摄

这些来自西城区检察院不同岗位的青年干警,在办案和工作之余自愿承担起廉洁文化宣讲任务,面向社会各界传播廉洁文化,助力营造风清气正的社会氛围。他们用青春的声音,将厚重的廉洁文化播撒在不同群体的心中。

西城区检察院机关团委委员宋钇凡便是其中的一员。宣讲队成立之初,她就踊跃报名加入其中,如今已成为团队中的骨干成员。面对来自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街道社区、学校等不同背景的参观者,她不断调整讲述内容和方式:对公职人员侧重讲廉洁文化的学理与哲理,对老年人着重融汇北京红色基因与古都文化,对孩子们则注重把道理融入廉政故事与双向互动中。“如何让党的创新理论真正入脑入心,是一门学问。”她说,“宣讲过程中,我们通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来阐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特别容易引起大家的共鸣。”

今年4月,廉洁文化园地刚开园,西城区陶然亭街道办工作人员和社区工作者就预约了5月15日来此参观。接到预约申请后,宣讲队提前一个月就将此次参观作为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的“自选动作”。宣讲中,宋钇凡以《晏子春秋》“廉者,政之本也,民之惠也;贪者,政之腐也,民之贼也”开篇,从容引领参观者穿越历史纵深、走入新时代语境、沉浸于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专题展区。

宣讲员余书林对“浸润人心”四个字的含义体会更深。她全程参与了廉洁文化园地的建设,从撰写展板文案、挑选图片到设计文创,先后整理基础材料10余万字。而最让她有成就感的,是今年4月在该院新任职干部谈话会上,有人引用于谦的“清风两袖朝天去,免得闾阎话短长”以明志——那正是廉洁文化展板中《入京诗》的内容。“那一刻我突然意识到,文化不是硬邦邦的器物,而是细雨无声的浸润。它真的能融入心中,产生影响。”余书林说。

对宣讲员来说,这座廉洁文化园地不仅是精神家园,更是向外辐射的文化基站。自去年11月先行启用历史展厅以来,园地功能不断拓展:从内部教育到对外开放,从讲解服务到理论宣讲,再延伸至基层治理支持。宣讲员们投入的不仅是时间,更是对“以文化人”的深切实践。

宣讲员丁超飞始终坚信,好的宣讲要“以理服人、以情动人”。准备题为《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的宣讲稿时,丁超飞耗费大量业余时间查阅资料,从李大钊溯源至杨继盛,再钩沉至《京报》邵飘萍的“铁肩辣手”。宣讲时,他情感奔涌、句句恳切,观众的眼神让他确信:“这是拥有共同文化基因和家国记忆的人之间才能产生的共鸣。”

效果一次次被印证。今年“六一”国际儿童节前夕,宣讲团队专门为新街口街道西里四区社区“五老”(老干部、老战士、老教师、老专家、老模范)家庭开展家风主题宣讲。《红色家风彰显中国共产党的人格力量》《从“最早的家书”读懂家国情怀》……社区居民代表参观时全程专注,老党员听后感慨道:“通过听这些真实的故事,远比单纯说教方式有力得多!”

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开展以来,这支年轻的宣讲队伍已完成宣讲260余场,最多时一天宣讲5场,参观者涵盖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街道社区和“三新”组织(新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新就业群体)。今年暑假期间,廉洁文化园地还多了一批更加年轻的身影——来自附近中学的“小小宣讲员”和高校实习生。宋钇凡说,该院正尝试把廉洁文化园地拓展为“学生思政课堂”,鼓励青少年以讲促学、以文化人。

从此之后,老宣讲员们又多了一项新使命——传帮带。这正是他们最愿意看到的景象——让廉洁文化真正“飞入寻常百姓家”,从一个政治热词走向一种社会共识。从“廉政”到“廉洁”,一字之变,体现的既是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推进的内在要求,更是对廉洁文化本质与功能的深刻把握。传播廉洁文化,检察机关义不容辞。

“建设廉洁文化园地,就是要把从严治检的实践转化为检察特色的公共文化产品,从而更好地服务大局。而这些年轻的宣讲员,正是关键的媒介。对他们而言,这更是一场持续的自我教育、人生修炼。人生的扣子,从一开始就要扣好。”西城区检察院党组书记、检察长张军表示。

来源 |《检察日报》

编辑|杨凡

来源:北京政法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