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最近以色列干了件挺受关注的事,把一支想给加沙送援助的国际船队拦了,还把包括瑞典气候活动人士格蕾塔・通贝里在内的170人给驱逐了,现在这事还在发酵。
最近以色列干了件挺受关注的事,把一支想给加沙送援助的国际船队拦了,还把包括瑞典气候活动人士格蕾塔・通贝里在内的170人给驱逐了,现在这事还在发酵。
这支船队叫“全球坚韧船队”,是57个国家的志愿者一起组织的,从8月底就开始走地中海,目标就是给加沙送点救援物资。
结果上周走着走着,40艘船全被以色列军方拦下来了,船员们还在社交媒体发了直播,拿着护照说自己是被强制带到以色列的。
其实,人道援助被拦本身就容易引发争议,更何况这次涉及这么多国家的人。
10月6号那天,以色列外交部发了声明,还附了格蕾塔在机场准备离境的照片,说要把这170人送到希腊和斯洛伐克。
截至现在,当初被扣的479人里,已经有341人被遣送出去了,剩下的还在以色列监管下。
以色列官方说,这些人的合法权益都有保障,就出了一个小插曲,有个活动人士在凯齐奥特监狱咬了女性医务人员。
不过船队那边可不这么说,瑞士和西班牙的一些活动人士出来说,拘留期间受了不当对待。
以色列外交部发言人马上否认了,说这些都是“完全不符合事实的虚假陈述”,还强调处理过程全是按规矩来的,该有的医疗、法律服务也都配了。
本来想单纯看双方各说各的就行,但后来发现,这里面最绕的其实是“安全”和“人道”的矛盾,以色列怕援助物资被武装组织拿去,加沙那边又等着物资救命,两边都有自己的道理。
这次被驱逐的170人里,格蕾塔・通贝里算是最受留意的一个。
大家都知道她是搞气候活动的,但其实这两年她也常提加沙的人道问题,2023年就公开谴责过加沙的危机。
她一被卷进来,这事的关注度直接往上走了不少,以色列特意发她离境的照片,估计也是想借她的名气证明自己处置没问题。
但其实,就算格蕾塔名气大,也改变不了其他志愿者的处境。
341人被送到希腊、斯洛伐克后,后续怎么安置、有没有人帮他们衔接回国事宜,这些细节没多少人提。
更关键的是,加沙那边的需求还没解决,之前联合国提过,加沙缺吃的缺药,平民基本生活全靠国际援助。
现在船队被拦,这些物资送不过去,受影响最大的还是普通老百姓。
以色列这边一直强调,所有往加沙运的物资都得接受安全检查,这规矩从2007年就有了,说是为了防哈马斯这类武装组织拿物资搞事。
站在以色列的角度想,保障自己国家安全确实没毛病,但问题是,检查能不能别卡得太死?
如果物资一直送不进去,加沙的人道危机只会更严重,到时候反而可能引发更多矛盾。
搞不清大家有没有发现,这种国际援助船队被以色列拦的事,其实不是头一回。
2010年就有过一次,当时有支叫“自由flotilla”的船队也想突破封锁,结果以军拦截时出了人命,9个土耳其志愿者没了,那回国际上骂得特别凶。
跟2010年比,这次以色列确实收敛了点,没搞出暴力冲突,还公开了不少现场照片,比如被驱逐的人在机场办手续时挺平静,有的还跟执法人员聊了几句。
但本质问题还是没解决,一边要安全,一边要人道,怎么平衡始终是个难题。
现在国际社会也吵成一团,联合国人道事务协调厅发声明,说担心地中海东部的援助通道会一直堵着,希望以色列能放宽点限制。
欧盟内部更是意见不统一,法国、爱尔兰想让通道畅通点,德国、奥地利又觉得以色列检查安全没毛病。
美国呢,就是两边都不得罪,说支持以色列维护安全,但也别把矛盾闹大。
如此看来,这事想快速解决怕是不容易。
之前有人建议,让联合国牵头,联合中东国家搞个“加沙援助物资联合检查中心”,既查安全,又能让物资快点送到平民手里。
这想法听着还行,但能不能落实就不好说了,中东这地方,各方利益太复杂,不是想达成共识就能马上达成的。
说到底,这次以色列驱逐援助船队的事,就是安全和人道掰扯不清的又一个例子。
以色列说自己合规,活动人士说受了委屈,国际社会吵来吵去,最该被在意的加沙平民反而容易被忽略。
后续相关国家能不能坐下来好好谈,找到个两边都能接受的办法,现在还不好说。
但毫无疑问,别让援助卡在半路上,别让平民等着没指望,这才是最该优先考虑的事。
如果一直卡在“安全”和“人道”的死循环里,类似的争议只会一次又一次上演。
来源:有风来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