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说到“情绪价值”,争相让一个卖鸡排的大叔给你提供什么情绪价值,本身就挺荒诞的,包含着某种不切实际的期待。人家鸡排才卖你几块钱,付出了煎炸鸡排吸油烟的体力劳动,还要给你表演脱口秀,提供情感劳动。说得重一些,这是一种“情感敲诈”——人家卖鸡排卖得快乐,然后顺便给你
摘要:不要再盯着鸡排哥炒作营销了,鸡排只是鸡排,让鸡排回归鸡排。好一个“活人感”,不要在流量的贪婪、狰狞中把好好的活人这么“生吞活剥、吃干榨尽”了。一种把硬造出来的凡人流量吃干榨尽的贪婪,一种用流量去造神并操纵议题的自负,一种在鸡毛蒜皮中造神捧神、营造虚幻满足的空洞。
说到“情绪价值”,争相让一个卖鸡排的大叔给你提供什么情绪价值,本身就挺荒诞的,包含着某种不切实际的期待。人家鸡排才卖你几块钱,付出了煎炸鸡排吸油烟的体力劳动,还要给你表演脱口秀,提供情感劳动。说得重一些,这是一种“情感敲诈”——人家卖鸡排卖得快乐,然后顺便给你送几句好听的话,那是他乐意。都围到他的摊子那里排队买鸡排,排队等他提供情绪价值,就是“情绪价值勒索”了。情绪价值这个词,本身包含着一种苛求他者、消费他者的自我中心主义视角,以上位者角度俯视下位者,你得给我提供情绪价值,逗我开心,让我快乐。6元的鸡排,600块的情绪价值——还真好意思说,一个个排着队举着手机直播让一个辛苦烤鸡排的人硬给你提供情绪价值,给全网提供情绪价值,自己还仿佛在做天大的善事,不觉得这是“情绪价值敲诈”吗?把一个普通人身上的流量吃干榨尽,我分明看到鸡排哥身边游荡着一个个鸡贼哥、野鸡哥、鸡汤哥、鸡肠哥,闻着流量腥味的苍蝇,极尽炒作营销之能事,鸡飞狗跳。“情绪价值”这个词也是对其他劳动者的勒索,这似乎对其他卖鸡排、羊排、牛排、烤串、蒸包子的摊主制造了一种看得见的内卷压力,似乎要想赢得用户,就得提供情绪价值。人家付出了艰辛、做出了好吃的东西还不够,还要满足您的情绪价值需求。寄望卖鸡排的提供情绪价值,本身就是一种霸道的要求。换句话说,如果全网依赖一个鸡排大叔随口几句话去获得情绪价值,也是蛮悲哀的。得有多空心空虚。我理解,对鸡排哥的这波追捧中,还包含着诸多情绪痛点。比如前段时间西贝的傲慢给公众带来的反感,预制菜的不透明带来的不适,一个个“大牌”的祛魅带来的幻灭感,还有浮夸而空洞的“主理人”,人们通过追捧鸡排哥表达一种现实主义批判,表达对真实和真诚的由衷赞赏。但鸡排毕竟只是鸡排,它承载不了这些宏大的情感期待。如此炒作营销一个市场最末梢的鸡排摊主,用泼天的流量把他捧上神坛,只能把鸡排烤糊。市场的真实和真诚,靠的不是某种朴实和善良,不是道德说教,不是情绪表达,而需要推动市场法治的完善。流量逻辑消解和遮蔽了这样的理性主题:在消费问题上,用户最需要的不是什么外在的情绪价值,不是口吐莲花愉悦大众,而是一个商品本身应有的消费价值,货真价实、干净卫生、健康可口的鸡排、烤串、西兰花!够了,不要再盯着鸡排哥炒作营销了,鸡排只是鸡排,让鸡排回归鸡排。好一个“活人感”,不要在流量的贪婪、狰狞中把好好的活人这么“生吞活剥、吃干榨尽”了。原标题:《对鸡排哥的炒作营销已让人极度不适》 来源:命好的小熊酱
免责声明:本站系转载,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