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实疾控执法队伍培训实施方案,推动执法工作从“合规”向“优质”升级丨争上游有话要说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10-09 14:24 1

摘要:此前,无棣县疾控执法队伍存在专业能力不均衡、现场处置效率待提升等问题,群众对卫生健康领域执法规范性期待较高。为此,无棣县卫生健康局依托“蓝盾大学堂”开展系统化培训,旨在强化执法队伍法治素养与业务能力,推动执法工作从“合规”向“优质”升级,以队伍建设夯实法治为民

导读:浏览行业最新资讯,看看你错过了哪些近期要闻?

一、无棣县卫生健康局:以“蓝盾大学堂”提质疾控执法队伍 法治护航群众健康安全

此前,无棣县疾控执法队伍存在专业能力不均衡、现场处置效率待提升等问题,群众对卫生健康领域执法规范性期待较高。为此,无棣县卫生健康局依托“蓝盾大学堂”开展系统化培训,旨在强化执法队伍法治素养与业务能力,推动执法工作从“合规”向“优质”升级,以队伍建设夯实法治为民根基,切实解决群众关心的医疗卫生、学校卫生、职业健康、公共场所安全等问题,让法治保障覆盖群众生产生活各环节,不断提升群众在卫生健康领域的获得感、安全感。

推进措施

(二)聚焦实用培训内容法律法规学习:围绕县内卫生健康执法常用法规(《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基本医疗卫生与健康促进法》等)及政策文件,开展案例式解读,确保执法人员精准掌握法律适用边界。

专业技能提升:针对性培训医疗卫生、职业卫生等领域现场检查技巧,重点强化调查取证、执法文书规范制作能力,通过模拟场景实操巩固学习效果。

本土案例评析:定期收集本县执法典型案例,组织内部研讨,引导执法人员总结经验教训,提升解决群众身边卫生问题的实际能力。

(三)创新多元培训方式线上学习:配合完成市疾控搭建县疾控执法线上学习平台,明确课程学习时长与在线测试要求,定期统计学习进度,对测试不合格人员开展“一对一”辅导。

线下集中培训:线下集中培训地点固定设为县疾控中心。考虑到参训人员工作繁忙,大家主动统筹时间、克服工学矛盾全员参与,培训以 “交流互动 + 模拟实操 + 轮流讲课”的多元化形式推进,使参训人员深化知识理解、提升成果转化与表达能力,确保培训实效落地。

股室轮流讲课:由县疾控中心监督执法一室、二室、三室、四室及法制稽查股轮流授课,授课股室提前1周报备主题与大纲,结合业务专长分享执法技巧与本土案例。

实际成效

自“蓝盾大学堂”实施以来,无棣县疾控执法队伍法治能力与服务水平显著提升。截至2025年8月,累计开展培训12期,参训人员达210人次,考核合格率100%,其中优秀率超60%;执法人员执法文书规范率从培训前的82%提升至98%,现场检查发现问题准确率提高30%,群众反映的卫生投诉问题处置时限缩短40%。通过系统化打磨执法专业素养、实战化提升业务技能,在市级监督执法技能竞赛中屡创佳绩,充分彰显了队伍过硬的专业功底与实战能力。同时,队伍依法履职意识明显增强,执法过程中主动向群众解读法规政策成为常态,累计开展现场普法宣传56次,覆盖群众2000余人,营造了“执法懂法、群众知法”的良好氛围。

新闻来源:法治无棣

争上游有话要说:

县疾控与卫生监督机构合并后,执法人员面临职能融合与能力升级的双重要求,执法人员的执法范围也不断扩展,需掌握智慧化监测工具,整合医疗与疾控数据提升预警效率。通过模拟场景实操等类型的培训,有利于强化执法人员的调查取证和文书制作能力,‌对于合并后可能出现“疾控人员执法”情况,各地应该通过逐步推行移动执法包、优化在线监测系统等信息化手段,帮助执法人员熟练执法场景,优化执法效率。争上游移动现场执法包利用手持终端和互联网,与执法人员的现场监督检查同步,实现了现场监督检查、当场行政处罚、执法监督信息上报,每个环节“处处留痕”、“实时录入”,做到执法全过程有据可查、责任可追。执法包内置文书质控系统,以模块流程控制执法文书质量,同一案件各文书互相关联,提高文书书写正确率。执法包不仅可以有效提升执法效率和准确性,改善监督执法工作条件,也能帮助原疾控人员和卫生监督执法人员快速适应职能转型,为机构整合提供智慧工具。‌‌

二、江门市副市长、卫健局局长被免职,当地单周基孔肯雅热超2400例

10月7日,江门市十六届人大常委会召开第三十六次会议,审议江门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加强病媒生物预防控制的决定(草案)以及有关人事事项。

依照宪法和地方组织法的规定,经江门市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六次会议审议通过,决定任命梁中杰为江门市信访局局长;决定免去周佩珊的江门市副市长职务,刘学文的江门市卫生健康局局长职务,陈军凯的江门市信访局局长职务。

为消除病媒生物孳生条件,科学防控基孔肯雅热,江门市人大常委会于10月7日召开第三十六次会议审议通过了《江门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加强病媒生物预防控制的决定》,并于当日公布实施。

“《决定》核心在于落实病媒生物预防控制属地、部门、单位、个人‘四方’责任,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性,增强病媒生物预防控制的科学性、及时性和有效性,为我市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歼灭战提供坚实有力的法治保障。”市人大常委会党组副书记、副主任凌传茂说。

据了解,江门市基孔肯雅热疫情不容乐观,已连续2周超2400例,居广东省第一。据广东省疾控局微信公众号发布《广东省基孔肯雅热监测信息(2025年9月28日—10月4日)》,2025年9月28日0时至10月4日24时,全省新增报告3181例基孔肯雅热本地个案,未报告重症和死亡个案。个案分布在江门2480例,佛山157例,广州138例,肇庆101例,深圳81例,汕头51例,东莞28例,湛江22例,珠海21例,中山18例,潮州17例,清远12例,阳江10例,茂名8例,韶关、梅州和揭阳各7例,云浮6例,惠州4例,汕尾和河源各3例。本周起无症状感染者纳入统计报告。

新闻来源:知否卫监

争上游有话要说:

近期江门市基孔肯雅热疫情快速蔓延,蚊媒密度持续高位,表明前期蚊媒孳生地清理、公众宣传等关键环节存在疏漏。此次免职事件既是问责,也是机制重构的契机,当前高温多雨气候显著提升蚊媒密度,基孔肯雅热在白纹伊蚊中传播效率极高,所有地区都不能掉以轻心,各地应该同步开展环境治理与化学防制,推动居民参与到以“三管四灭”为中心的爱国卫生运动中来。争上游科技研发的卫生城市综合管理平台能帮助管理部门实时掌握城市各个位置卫生状况,督促各个单位搞好环境卫生,及时清理积水,做好灭蚊消杀、环境消毒工作,有效控制和降低蚊子密度,给广大市民创造一个良好的生活和工作环境。同时疾控部门也应该组建专业的疾控监督工作队,同步开展流行病学调查与卫生执法检查,实现“一次入户、双重服务”,有效整合资源、提升防控成效。在疫情防控中,疾控监督员在此次疫情防控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他们深入医疗机构,开展传染病疫情报告处置、预防干预及监测评估等工作,确保防控措施落实到位。为帮助疾控监督员更好地完成防疫任务,争上游科技创新研发了疾控监督员综合管理云平台,通过智能化手段,实现了疾控监督工作的最大化效率提升。系统整合了疫情报告、医疗废物处理、智慧监测等多种功能板块,优化了疾控监督员的工作流程。疾控监督员可以通过系统实时上传和下达信息,确保报告的时效性和准确性。

三、呼伦贝尔市:全面推行职业卫生分类监督执法工作 助力用人单位持续健康发展

9月底,呼伦贝尔市疾控中心(卫生监督所)参加了自治区卫生健康综合监督保障中心召开的全区职业卫生分类监督执法部署会。会议由自治区卫生健康综合监督保障中心职业与放射卫生监督科科长主持,自治区疾病预防控制局综合监督处处长、自治区卫生健康综合监督保障中心副主任出席会议。

会议指出,一要充分认识开展全区职业卫生分类监督执法工作的重要意义,秉持“科学分类、精准执法、动态管理、优化服务”原则,进一步压实用人单位职业病防治主体责任,有效破解基层监督力量不足与职业卫生监管对象量大、面广的矛盾,根据用人单位职业病危害风险等级,采取差异化监管、提高监管效能的有效手段,也是适应新时期职业卫生监督执法的迫切需要;二要抓住重点环节,着力健全领导机构、加强信息化建设和强化教育培训,全面开展职业卫生分类监督执法工作;三要强化要素保障,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密切部门配合,加大舆论宣传,严格督导落实,确保职业卫生分类监督执法工作扎实推进。

会议对自治区2023年3月-2024年10月开展的职业卫生分类监督执法试点工作做了总结报告,分析探讨了试点工作过程中的成熟经验与不足之处,详细解读了《关于全面推行用人单位职业卫生分类监督执法的指导意见》,并对全区职业卫生分类监督执法工作作了动员部署。

开展职业卫生分类监督执法工作已经明确,任务艰巨,责任重大,呼伦贝尔市疾控中心(卫生监督所)将结合呼伦贝尔市职业卫生工作具体实际情况安排工作部署,求真务实,开拓创新,压实用人单位责任、加强监督执法队伍和能力建设、有力推进职业卫生分类监督执法工作,努力开创职业卫生监管工作新局面,有效预防、控制和消除职业病危害,保障劳动者生命健康和企业可持续健康发展。

新闻来源: 呼伦贝尔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争上游有话要说:

我国目前的职业卫生分级分类监督执法试点工作已经逐步形成以风险分级为核心、差异化监管为手段的执法新模式,部分地区已经通过在线监测预警实现非现场监管,不断平衡执法力度与企业需求‌‌。为适应新时期职业卫生监督执法需要,逐步破解基层监管力量和能力不足与用人单位数量多、监管任务重的矛盾,争上游科技根据《国家职业病防治规划(2021-2025年)》关于推进职业卫生分类监督执法工作的要求创新研发了职业卫生分类监督管理平台。平台将“互联网+”技术与职业卫生监督执法相结合,建立符合标准的用人单位职业病分级分类自查表,有效提升用人单位自查自报工作的效率,减少错报漏报,完善企业自身的职业健康管理体系,落实从职业病危害因素管理、接触岗位管理到职业健康监护管理的全流程管理,并实时将相关分级分类信息报送监管平台。 监管机构通过平台给用人单位推送职业病防治相关预警信息,实现监管机构与用人单位的互动管理。平台帮助监管部门以职业卫生分类监督管理平台的数据分析为依据,对较好企业优先“非现场监管”,对企业进行量化评分,对较差的企业继续开展现场专项检查,形成监管压力梯度,减少对企业正常经营的干扰、维护好营商环境的同时引导企业加强职业健康管理,明确重点监管对象,实施差异化监督执法。平台帮助各级疾控实现数字化赋能精准执法,在风险预警模型和信用监管、非现场监管的协助下,实现了公平公正执法,且减少了监管盲区、降低了监管风险。同时,争上游科技还创新研发了职业卫生在线监测系统、放射卫生在线监测系统等非现场监管智慧工具,推动互联网、大数据和行政监管深度融合,帮助有关部门创新监管模式,提升监管效率。

来源:卫生健康争上游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