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特朗普搞的钢铁关税最近算是把全球贸易搅得鸡犬不宁,欧盟这边10月7号直接放出了个大动作。
特朗普搞的钢铁关税最近算是把全球贸易搅得鸡犬不宁,欧盟这边10月7号直接放出了个大动作。
他们提议把钢铁免关税的进口量往下砍,从2024年的水平砍了快一半,最后定在每年1830万吨。
更狠的是,超了这个量的进口钢铁,税直接翻番涨到50%,跟美国现在收的税率一模一样。
本来这政策是要替代2026年中到期的旧措施,结果消息一出来,欧洲钢铁股先动了。
像SSAB、Outokumpu这些企业,股价一天就涨了8%还多。
说实话,市场这反应看着挺积极,但背后藏着的是欧盟钢铁业的大麻烦。
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直接说“全球产能过剩正在损害我们的行业”,这话倒是没掺水分。
现在欧盟钢铁厂的开工率特别低,连七成不到,而行业里公认的健康水平得有八成。
要知道这行业不只是炼钢铁,直接雇着30万人,连带着汽车、基建这些领域的250万个岗位都靠它撑着。
欧盟想靠这新政策把开工率提上去,挽救这个战略产业,想法是好的,但能不能成还得看后续。
之前欧盟的旧措施也管进口,对26种钢材设了上限,超了就收25%的税。
可问题是这上限一年比一年高,就算市场需求下来了也没调过,进口量自然压不住。
欧盟贸易专员塞夫科维奇早说过要搞“强有力的保护措施”,这次的提案跟法国7月的想法一致,还拉到了西班牙、意大利等11个国家和欧洲钢铁工业联盟的支持,看着推进得挺顺。
不过这政策对英国来说,简直是往伤口上撒盐。
欧盟是英国钢铁最大的买家,每年英国要往欧盟卖190万吨钢铁,而卖给美国的才21万吨,连零头都不到。
英国钢铁公司的首席商务官丽莎・库尔森都坦言,现在应付美国25%的关税已经够难了,要是再丢了欧盟市场,公司真就没活路了。
本来想英国政府4月刚通过紧急法案把英国钢铁公司接过来,好歹能给行业续口气,结果欧盟这新政一出来,之前的努力怕是要白费。
更麻烦的是,贸易转移的苗头已经显了,那些本来要卖到欧盟的钢铁,可能会转头冲进英国本土市场,到时候本土竞争更激烈,价格再压下来,企业更难活。
而且这事儿还可能影响英欧关系。
上半年两边好不容易在北爱尔兰贸易、渔业这些事儿上达成了临时协议,关系刚有点回暖的意思。
现在欧盟这政策一推,英国那边已经表态说“可能破坏互信”,还启动了贸易磋商,能不能谈拢都是未知数。
有意思的是,欧盟还把矛头指向了中国,说“廉价进口抢占市场导致失业”。
可数据摆在那,中国钢铁在欧盟进口里只占3%,2024年欧盟进口的2800万吨钢铁,大多来自土耳其、俄罗斯这些周边国家。
老实讲,这锅甩得也太明显了,根本站不住脚。
其实欧盟钢铁业的真麻烦不在进口,在能源成本和转型速度。
2025年欧盟的天然气价格是美国的3倍多,电费也比美国贵一倍,而钢铁生产里能源成本占了近三成,成本这么高,怎么跟别人竞争?
德国蒂森克虏伯都开始裁员了,一下要裁1.1万人,主要裁的还是传统高炉钢部门,因为能耗高不赚钱,可低碳钢铁的转型又慢得很。
欧盟本来计划2030年让低碳钢铁占比达到30%,但到2025年才只占8%,这进度差得不是一点半点。
更别说这新政策还会坑了下游企业,欧洲汽车工业协会已经急了,说钢铁关税涨了,每辆车的成本要增加300欧元,整个行业一年得多花18亿欧元。
他们还要求把政策设成临时的,每半年重新评估一次,怕的就是成本压垮企业。
还有通胀的问题,9月欧元区通胀已经到2.2%,超过了欧洲央行2%的目标。
德国、荷兰这些国家都担心,新政会让通胀更严重,所以在审议的时候可能会投反对票。
要知道这政策得欧洲议会和欧盟理事会都通过才能生效,现在11个国家支持,但反对的声音也不小,最后能不能成还真不好说。
说到底,关税战从来没有赢家。
特朗普的关税政策像个多米诺骨牌,推倒了第一块,后面欧盟跟着加税,英国遭殃,下游企业承压,最后受伤的还是整个产业链。
与其靠保护措施堵进口,不如好好解决能源成本高、转型慢这些真问题。
要是美欧能放下“以邻为壑”的想法,一起在WTO框架下协商解决产能问题,推动钢铁业往低碳转型,才是真的靠谱。
不然这么耗下去,只会让全球贸易更乱,谁都捞不着好处。
来源:小兔很忙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