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泡汤咋办?别慌!德州专家支绝招!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10-08 00:02 1

摘要:**“秋老虎”没来,“秋绵雨”倒是赖上德州了!** 从10月初开始,这雨就跟商量好了似的,淅淅沥沥下个不停。眼瞅着地里金灿灿的玉米棒子,再看看脚下这泥泞的土地,老乡们心里是不是跟猫抓似的,又急又愁?这“三秋”大忙的关键时刻,老天爷却开了这么个大玩笑,这可咋整?

**“秋老虎”没来,“秋绵雨”倒是赖上德州了!** 从10月初开始,这雨就跟商量好了似的,淅淅沥沥下个不停。眼瞅着地里金灿灿的玉米棒子,再看看脚下这泥泞的土地,老乡们心里是不是跟猫抓似的,又急又愁?这“三秋”大忙的关键时刻,老天爷却开了这么个大玩笑,这可咋整?

别慌!市里的农技专家已经坐不住了,赶紧给大伙儿送来了一本“三秋”生产的“避坑指南”。说白了,就俩字:**抢**和**精**。

#### 第一招:玉米收成,一个“抢”字诀!

现在啥都别想,头等大事就是把到嘴的粮食抢回来!

* **“海陆空”总动员,能收尽收!** 专家说了,别死脑筋等着地干。地里能走机器的,赶紧把履带式收割机调过来,跟“坦克”似的,泥里也能开干。要是连履带车都下不去,那就别犹豫了,全家老小齐上阵,拿上工具,人工掰!这可是咱一年的血汗,可不能烂在地里。记住,**“人机并上,宜机则机,宜人则人”**,活人总不能让尿憋死!

* **玉米晒干,一个“借”字诀!** 玉米收上来,湿漉漉的,最怕发霉发芽,那可就真亏大了。家里院子不够晒?去“借”!村里的文化广场、学校的操场,甚至是不影响通行的街道,都能变成咱的临时晒粮场。当然,最靠谱的还是烘干服务,有条件的一定要上,让玉米睡个“桑拿房”,保证品质杠杠的!

#### 第二招:小麦播种,一个“精”字诀!

玉米收完了,地腾出来了,该种麦子了。但今年情况特殊,咱不能按老皇历办事。专家反复强调:**“播期服从墒情,播期服从质量!”** 啥意思?就是宁可晚几天,也得等土地整理好了再下种,不然就是瞎忙活。

针对晚播,专家还给出了个“四补”秘籍,专治各种不服:

1. **以种补晚:** 晚播了,麦子长得慢,那咱就多种点!用“以量取胜”的法子,保证每亩地的麦苗数量。10月20号以后,每晚播一天,每亩地就多撒半斤种子,让麦苗“抱团取暖”。

2. **以肥补晚:** 雨水把地里的养分都冲跑了,这顿“月子餐”必须得跟上!除了常规的化肥,得多加点磷肥,它就像“壮骨粉”,能让麦子根系扎得深、分蘖多。有机肥、锌肥、硼肥也别落下,给小麦来个“营养大满贯”。

3. **以技补晚:** 土地太湿,病菌也容易滋生。所以,耕地的时候,顺便撒点多菌灵之类的药,给土壤“消消毒”,把病根儿掐死在摇篮里。

4. **以管补晚:** 麦子种下去了不代表就完事了。出苗后得天天去地里“查岗”,发现有缺苗断垄的地方,赶紧补上。冬天上冻前,找个大晴天,用碌碡或镇压器给麦地“踩踩背”,把土缝压实了,防止麦苗被风刮死,安全过冬。

---

**说到底,种地就像打仗,天时地利人和,缺一不可。** 今年“天时”不帮忙,咱就得靠“人和”和“科技”来凑。这场连阴雨,对德州的老乡们来说是一场大考,但只要咱们不泄气、不蛮干,科学应对,把专家的招数学精用活,就一定能把损失降到最低。

风雨过后是彩虹,只要咱们把基础打牢了,来年风吹麦浪、金黄满仓的景象,就一定还在等着我们!加油,德州的老乡们!

来源:平安是福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