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25年ABC中国大学排名终于公布,其中医科类高校有不少亮点,今年共有17所医学院校进入全国综合榜单前200强,又一次显示了我国医学教育的整体发展水平和竞争力。而医科类的排名,北京协和医学院凭借实力连续两年夺冠,综合排名第30位,也是所有医大里的第一。
2025年ABC中国大学排名终于公布,其中医科类高校有不少亮点,今年共有17所医学院校进入全国综合榜单前200强,又一次显示了我国医学教育的整体发展水平和竞争力。而医科类的排名,北京协和医学院凭借实力连续两年夺冠,综合排名第30位,也是所有医大里的第一。
近些年来一些好的医学院在校本的临床医学、基础研究领域不断努力取得成绩并形成自己的优势。像南京医科大学、 南方医科大学、天津医科大学这类学校,不仅在医科类当中处于头部梯队,在国内高校的竞争中也是占据着一席之地的。它们的共同之处在于能够保持医疗服务与学术研究之间的平衡并且经过长时间累积形成自身的优势。
而地方医学院校出现上升趋势,如哈尔滨医科大学、山西医科大学等区域性院校也取得了新的突破,在综合排名中不断前进。尤其是哈尔滨医科大学,这所学校把寒地医学做成一个亮点学科,在公共卫生方面形成了自己的研究体系,药理学跟毒理学在ESI全球排名当中位居前1‰,这是学校学术影响力的一大支点。在机器人手术领域该校也很出色,第一附属医院达芬奇机器人的使用数量已经连续三年位居东北首位,单日完成的高难手术量也创造过行业记录。
西部地区也有一些让人欣慰的发展,像新疆医科大学第一次闯入全国前200强之类的事情就发生了,这不是单纯学校自己的提升,更是因为国家试图把优质的医学教育资源分配给更广大的范围里面,从政策上、从资金支持的角度来考虑都对中西部地区的高校有积极的意义在里面。
首都医科大学也是一个很出名的学校,拥有24家附属医院可以提供许多优质的临床实践基地,是世界上最大的临床教学基地之一。学校不只是看重医疗服务,它在科研方面同样有着很强的创新能力,就拿过去的三年来说,在这里头承担着26个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神经科学跟呼吸病学一直处在国际最前沿。学校促进了科技成果的迅速转化,累计取得了超过500件专利授权,并且也给医学技术的发展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发展道路。医学人才培养上“首科创新班”采取衔接本博贯通的模式,这种新的课程设计保证了学生在临床能力和理论基础全面发展。
山西医科大学有着浓厚的历史感,今年是山西医大103周年华诞,学科建设又到了一个新的高度。该校形成了以预防医学、 以法医学、临床医学为核心的学科群,法医学专业有影响力,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山西医科大学很重视基层医疗的教育与服务工作,在全省范围内设置了11个培训站点,并且为乡村输送了4200多个订单定向医学毕业生,这些人才成为了农村医疗卫生工作的主要力量。
中国医科大学以及重庆医科大学也都表现出色,分列全国综合排名111位、120位。前者以“红医精神”充实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给医学人文教育树立了模范;后者弥补了西南地区在儿童罕见病医治方面的空白,创建起多学科合作的医疗研究中心。温州医科大学的成绩也不差,综合排名不是特别靠前,但它的眼视光医学专业一直位居第一,是中国医学教育中不能忽略的一支重要力量。而广州医科大学由于呼吸系统方面的研究取得了突出的成果从而在学术界扩大了它的影响范围。
河北医科大学借助法医鉴定中心的建设来提升当地医疗服务的能力,各个医学院校都拥有自己独特的办学优势,在此基础上制定了适合自身的、有区别的发展道路。这样,不但能够做到资源的合理配置,而且可以在一些方面使学校脱颖而出。
纵观全国医学院校的发展历程,它们在科研、教学方面不断进步的同时,也在人才输出和技术革新上贡献力量,“健康中国”的建设目标得以得到有力支持。从基础研究到技术转化、医学教育体系优化以及地区医疗环境的改进中我们能够看出,一所所医学院校正逐渐变成推动我国医疗卫生事业进步的重要力量。这些学校用实际行动证明自己是医学英才的摇篮和现代医学发展的重要支柱。以后能看见,会有更多医学高校跳出自己,让自己在全世界医学版图当中占个更重要的位置。
来源:冀冀学习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