岱岳区:数字赋能+精准服务推动农村劳动力就业增收新突破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10-09 11:38 1

摘要:“以前找工作,全靠熟人介绍或者自己到处跑,信息少又不准。现在好了,村里镇上经常举办招聘会、政策宣讲会,还有就业服务驿站,啥信息都能第一时间知道。”道朗镇九女峰片区村民王大姐笑着说道。

“以前找工作,全靠熟人介绍或者自己到处跑,信息少又不准。现在好了,村里镇上经常举办招聘会、政策宣讲会,还有就业服务驿站,啥信息都能第一时间知道。”道朗镇九女峰片区村民王大姐笑着说道。

岱岳区积极构建“线上+线下”融合的就业服务体系,在各镇街党群服务中心设立就业服务驿站,提供政策咨询、岗位发布、职业指导、技能培训等一站式服务。同时,依托村(社区)文化广场开展“就业服务进村居”活动,通过定期举办招聘会、政策宣讲会等形式,将就业服务延伸至基层。

2025年,全区有8个农村社区入选泰安市“双50”就业先进社区培育名单,通过精准对接供需两端,累计提供岗位信息1.2万条,开展就业服务3000余人次,形成“15分钟就业服务圈”,有效破解了农村劳动力求职信息不对称的难题。天平街道九女峰片区通过“合作社+特色种植”“村支部+合作社”等创新模式,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和特色农业,预计年接待游客超百万人次,为农村劳动力提供了大量就业岗位,实现了家门口就业的梦想。

在岱岳区范镇的无花果种植基地,村民李大爷在进行无花果采摘,“以前我就是个普通菜农,种菜卖菜,收入一般。现在经过培训,学会了专业的无花果种植技术,既有工作,收入也增加了不少呢!”

岱岳区依托区域资源与产业优势,精心培育“汶阳寨劳务工”“良庄蔬菜捆扎工”等特色劳务品牌,通过技能化开发、市场化运作,形成品牌带动就业新模式。如“汶阳寨劳务工”品牌,整合5个村、辐射12个农业合作社,提供稳定岗位1200余个、季节性岗位5000余个。同时,结合特色种植产业需求,开展新品种栽培及电商直播培训,提升劳动者技能水平,推动产品附加值提升超30%。

此外,岱岳区深入实施“技能照亮前程”职业技能培训行动,围绕先进制造、现代服务等领域,构建“1+N”项目化培训体系。截至8月份,全区累计举办各类培训班71场次,培训农村劳动力484人,有效提升了劳动者的就业竞争力。祝阳镇东大官村立足实际,探索“自谋+联合”模式,建立煎饼加工车间、联合制衣企业,培训安置村内及周边劳动力60余人,实现村集体增收与村民致富双赢。

“我要当一辈子农民,心里离不开这片土地。”正忙着指导村民种植的泰安市岱岳区范镇洲昊绿色家庭农场负责人杨运洲说,“多亏了区镇两级人社部门,在政策、资金上大力帮扶,让我懂市场、有技术,带着村民富起来,这日子越过越有奔头!”面对村民种植困境,杨运洲积极探索,推动种养结合、废物循环利用,实现绿色经营。其农场占地400余亩,种养结合年产粮食400余吨、出栏肉牛40多头,走出特色振兴路,为当地农业发展发挥良好示范作用。

岱岳区紧扣新型工业化四大主导产业,出台多项优惠政策鼓励农民工返乡创业,打造创业街区、就业创业赋能中心等平台,提供创业指导、政策咨询、资金扶持等一站式服务。大汶口镇杨家庄村党支部书记宋晓斐作为返乡创业典型,2013年回乡创办制造企业,依托“互联网+”拓展市场,2021年成立电商团队,带动就业近百人,年销售额达600万元,荣获“泰安市第三届十大返乡创业农民工”称号。

同时,岱岳区聚焦困难群体积极开发公益性岗位,如森林防火协理、护林绿化管护等,实施岗位精准匹配,确保有就业意愿的劳动力实现就近就地就业。满庄镇满庄北村围绕“家门口就业服务站”,精准摸排开展面点制作等技能培训,建成大型紫薇培育基地和农贸市场,联动多方提供多元岗位,办理创业贷款、落实补贴政策等措施,顶格开发公益性岗位安置16人,有力推动了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

岱岳区因地制宜、多措并举,让村民实现“务农、顾家、挣钱”三不误,切实提升了群众获得感,走出了一条乡村振兴与就业增收深度融合的特色之路。截至目前,全区已实现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25.24万人,成效显著。

来源:东岳判官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