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鸟开辟能源绞杀新战线!双向打击设施,战争形态生变!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10-08 21:12 1

摘要:俄罗斯国防部六日发布的一纸通报,揭示了战事重心的微妙转变,俄军对保障乌军行动的能源基础设施、石油工业设施及燃料库实施了大规模打击。

2025年10月初的乌克兰战场,硝烟不再仅仅弥漫在前线阵地。

俄罗斯国防部六日发布的一纸通报,揭示了战事重心的微妙转变,俄军对保障乌军行动的能源基础设施、石油工业设施及燃料库实施了大规模打击

这些目标分布在145个地区,涵盖了支持乌克兰战争能力的核心能源网络。

这不是孤立事件。

次日,俄罗斯国防部再次发布类似通报,宣布对148个区域的乌军保障设施实施精确打击,目标明确指向“维持乌克兰武装部队运转的能源与交通基础设施、燃料仓库”。

连续两天的密集通报,勾勒出俄军全新的作战逻辑:通过瘫痪能源体系,削弱乌克兰的持续作战能力

军事分析人士指出,这种战术转变反映了俄军对现代战争本质的深刻理解

能源是军事机器的血液,没有燃料,坦克无法开动;没有电力,指挥系统陷入瘫痪;没有能源供应,兵工厂无法生产武器。

俄军此次投入了战术航空兵、攻击无人机、导弹部队和炮兵等多兵种力量,形成了系统性的打击体系。

与此同时,俄军各集团军的战报也陆续传来。

北部集团军部队一天内改善了前线局势,消灭了乌军160名军人。

西部集团军部队占领了更有利的阵地,乌军损失达230人。

南部集团军部队解放了顿涅茨克人民共和国库兹明诺夫卡村,乌军损失达225人。

这些战术层面的推进,与对能源设施的战略打击形成了呼应。

俄罗斯对乌克兰能源设施的打击并非单向进行。

在这场愈演愈烈的能源战争中,乌克兰同样加强了对俄罗斯能源基础设施的反击力度。

根据俄罗斯《工商日报》的报道,乌克兰近期集中针对俄罗斯炼油厂发动袭击,导致俄罗斯近40%的炼油产能处于闲置状态。

这种双向的能源设施攻击,标志着冲突进入了新的危险阶段。

俄罗斯能源市场分析机构分析师尼基丁承认:“乌克兰无人机打得很准,很多炼油厂在攻击过后被迫关停。”

更严重的是,由于遭受西方制裁,被攻击后的俄罗斯炼油厂普遍难以修复,只能无限期停摆

能源战争的影响已经开始向社会生活渗透。

在克里米亚,当局不得不限制驾驶人一次只能购买5加仑(约19升)汽油。

俄罗斯《工商日报》透露,俄罗斯全国汽油产量下降约20%,大约每50座加油站中,就有1-2家已经停售汽油。

这些细节反映出,能源战争不仅影响前线战事,也开始波及平民生活。

面对能源设施遭受的打击,乌克兰能源部警告,由于扎波罗热核电站自9月23日以来没有电力供应,电站的运行面临重大风险。

核安全专家奥尔加·科沙尔娜指出,扎波罗热核电站依赖乌克兰电网为六个核反应堆提供冷却,而目前依赖的柴油发电机最多只能维持十天。

这为能源战争增添了核安全的风险维度。

就在俄乌双方相互攻击能源基础设施的同时,另一个可能进一步升级冲突的因素正在浮现。

美国可能向乌克兰提供“战斧”巡航导弹

美国总统特朗普10月6日表示,他已近乎对向乌克兰提供“战斧”巡航导弹做出决定。

“战斧”导弹的入局,将为已经复杂的战场态势增加新的变数。

这种导弹的射程覆盖1500至2500公里,采用地形匹配巡航技术,可低空飞行躲避雷达探测。

如果乌克兰获得这一武器系统,俄罗斯首都莫斯科及西部大部分战略目标都将进入其打击范围

克里姆林宫对此反应强烈。

俄罗斯总统新闻秘书佩斯科夫警告,“战斧”导弹可能有核型号,向基辅供应这类导弹可能成为局势严重升级的节点。

这一表态反映了俄罗斯对冲突升级的深切担忧。

军事专家、退役上校伊戈尔·科罗琴科的分析更为直接:“若向乌克兰移交这一系统,必将伴随作战班组驻留,因为‘战斧’发射前需完成目标编程与航迹规划的这项能力超出乌军现有技术水平。”

换言之,美国可能不仅提供武器,还需要提供操作人员,这将意味着美国更深入地卷入冲突

俄罗斯总统普京早在十月二日就已明确表态,基辅使用“战斧”导弹将损害俄美关系,并强调没有美国军方的直接参与,乌克兰绝不可能使用“战斧”导弹。

这些表态划出了俄罗斯的红线,也为未来局势的发展埋下了伏笔。

能源设施的破坏,带来的不仅是军事优势,还有巨大的人道代价。

在俄罗斯对边境地区的持续打击下,乌克兰正悄然出现新一轮流离失所潮。

切尔尼戈夫、苏梅、哈尔科夫、扎波罗热和赫尔松等州的电力和供水系统遭到严重破坏,常常出现长时间停电和供水中断。

半岛电视台的报道描绘了一幅严峻图景:基辅市政府宣布,流离失所者的数量已达42.4万人,远超过2023年年底的30万

这些数字背后是无数被迫离开家园的普通乌克兰人。

一位从切尔尼戈夫市郊来到基辅的居民丹尼斯诉说:

“即使战争初期俄罗斯入侵时,我们也选择留下,但现在情况变了。由于人口减少、消费下降和运输成本上升,我的商店关门了。学校大多转为远程教育,生活已经变得几乎无法忍受。”

军事专家奥列格·日丹诺夫分析了俄军的战略意图:“俄罗斯的战略是摧毁乌克兰境内20到50公里范围内的所有边境基础设施,目的是让这些地区变得不适宜居住。”

他补充道,俄罗斯主要针对的是能源设施、电网、通信、交通和道路,希望通过摧毁基础设施迫使民众撤离,并在这些地区建立缓冲区。

根据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和难民署的数据,2023年初,乌克兰的国内流离失所者人数约为370万人,而境外的乌克兰难民已超过690万。

但当地组织认为,实际数字可能更高。

“援助之翼”协会的维多利亚·芬奇克估计,国内的流离失所者人数至少有600万,难民人数稳定在800万左右,总人数大约占乌克兰战前人口的三分之一

俄军对乌克兰能源设施的打击,不仅仅是一种战术选择,更反映了战略层面的深思熟虑。

在正面战场进展缓慢的背景下,通过系统性破坏能源基础设施,俄军意图从根本上削弱乌克兰的战争潜力。

乌克兰能源部表示,过去24小时内,俄罗斯再次袭击了哈尔科夫、切尔尼戈夫和苏梅州的能源基础设施,导致这些地区电力供应出现问题。

自10月7日起,切尔尼戈夫州已实施电力限制措施。

这些措施虽然暂时缓解了能源压力,但也影响了经济活动和日常生活。

与此同时,乌克兰也在为即将到来的供暖季做准备,推进能源设施的维修和恢复工作,形成必要资源的储备,并加强关键基础设施的保护。

然而,频繁响起的空中警报使紧急恢复工作变得复杂困难。

这种破坏与修复的竞赛,成为能源战争中的常态。

在能源战争的另一面,特朗普政府的态度也值得玩味。

《华尔街日报》的独家报道称,特朗普已签署命令,授权五角大楼与情报单位为乌克兰使用远程导弹打击俄罗斯境内深处的能源基础设施,提供精准情报

这是特朗普政府首次援助乌克兰使用远程导弹,打击俄罗斯领土深处的能源目标。

分析认为,美国这一决策的核心目标在于深入打击俄罗斯能源设施,剥夺俄罗斯在前线作战所需的财政收入。

俄罗斯经济学者西里亚耶夫警告:

“这会引发难以控制的社会紧张。你可以通过电视喊话说我们一定会赢,或在电视上播放超市里货物充足的影像,让民众暂时感到安心。但汽油就不一样了,当你连跑5个加油站都没有油,你的车子就会直接停下来。”

能源设施的攻防战,正在成为影响俄乌冲突走向的关键因素之一。

从俄军公布的战果来看,自特别军事行动开始以来,俄军共摧毁乌军667架飞机、283架直升机、88945架无人机、631套防空导弹系统。

这些数字虽然难以独立核实,但反映了俄军对乌克兰军事能力的系统性削弱。

在能源战争领域,俄军的打击已取得显著效果。

乌克兰多地的能源基础设施遭受严重破坏,切尔尼戈夫、哈尔科夫、第聂伯罗彼得罗夫斯克和顿涅茨克州的用户已经出现断电情况。

苏梅州的电力供应依然紧张,切尔尼戈夫州电力公司实行两班制,每小时停电一次。

然而,乌克兰并未坐以待毙。

泽连斯基表示,他们计划扩大量产远程无人机,持续打击俄罗斯能源基础设施。

他直言不讳地说:“目前最有效的制裁就是让俄罗斯的炼油厂和储油设施陷入大火,我们已经大幅限制俄罗斯的石油产业,这将直接限制了他们的战争能力。”

面对这一局面,俄罗斯也采取了应对措施。

俄罗斯能源部长诺瓦克已提议,未来将进一步加大来自白俄罗斯的汽油采购,并取消来自中国、韩国、新加坡的汽油进口关税。

同时,俄罗斯政府已经把汽油与柴油的出口禁令延长到年底。

在这场能源消耗战中,时间成为关键因素。

随着冬季的临近,能源供应不仅关系到军事行动,更关系到数百万平民的取暖需求。

能源战争的结局,可能会影响整个冲突的最终走向。

俄军希望通过打击能源设施削弱乌克兰的战争潜力;乌克兰则希望通过反击俄罗斯能源基础设施,制约俄军的作战能力。

这场双向的能源战争,注定将成为俄乌冲突中的重要篇章。

能源设施的破坏与修复,能源资源的短缺与替代,能源战争的升级与管控,这些因素将共同塑造未来战场的态势,也将决定两国平民的生活质量。

在枪炮声之外,这场无声的能源战争,正悄然改变着冲突的性质与走向。

来源:渝鲜生大事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