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9 月 21 日,2025 敦煌论坛 ——“敦煌文化国际传播・丝绸之路影视剧创作生产与现代传播研讨会” 在甘肃敦煌国际会展中心正式举办。此次研讨会由甘肃省广播电视局与国家广电总局广播电视科学研究院联合主办,核心聚焦 “创作生产” 与 “现代传播” 两大方向,旨
9 月 21 日,2025 敦煌论坛 ——“敦煌文化国际传播・丝绸之路影视剧创作生产与现代传播研讨会” 在甘肃敦煌国际会展中心正式举办。此次研讨会由甘肃省广播电视局与国家广电总局广播电视科学研究院联合主办,核心聚焦 “创作生产” 与 “现代传播” 两大方向,旨在探索广播影视技术如何赋能内容生产,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为共建 “一带一路” 助力,进而讲好甘肃故事、传播中国声音,提升中华文化的感召力与影响力。其中,喜马拉雅作为唯一一家在线音频平台受邀出席,其高级副总裁傅海波在会上发表演讲,深入解读了现代声音技术如何为中华传统文化传播注入新活力。
傅海波的演讲以一段特殊的音频拉开序幕 —— 这段由 AI “复原” 的诗仙李白的声音片段,生动展现了 “如何通过音频打造穿越时空的文化沉浸感”,让现场观众直观感受到声音媒介的独特魅力。据悉,这段音频源自喜马拉雅与慕思在去年 9 月联合举办的 “慕思奇妙夜之 AI 梦长安” 活动。依托喜马拉雅自主研发的 “珠峰 AI 音频多模态大模型”,制作团队结合李白的生平故事、诗歌情感等细节进行技术调试,最终让这位盛唐诗人的声音跨越千年,以 “对话吟诗” 的形式与现代观众互动,当时便引发热烈反响。这一案例不仅呼应了丝绸之路的文化起点,更成为喜马拉雅用现代音频技术赋能传统文化传承的典型实践。
这段 “时空对话” 的背后,是喜马拉雅领先行业的 AI 技术实力作为支撑。其 “珠峰 AI 音频多模态大模型” 是全国首个通过网信办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备案的音频生成类大模型,这一里程碑式的成果标志着我国音频生成技术迈入全新发展阶段。目前,该模型已广泛应用于内容创作、数智分身、语音交互等多个场景,且实现了商业化落地,为音频行业的技术创新提供了范本。
在提升用户体验与赋能内容创作层面,喜马拉雅的 AI 布局同样深入。作为国内首家接入 DeepSeek-R1 模型的在线音频平台,今年 3 月,喜马拉雅基于该模型及其他大模型,推出了智能语音助手 “小雅” 与 “波波”,分别面向大众知识获取、情感服务及儿童成长陪伴场景,为不同需求的用户提供更精准、多元且个性化的智能语音交互体验。而在内容创作端,今年 7 月上线的全新音频智能创作平台 “音剪 AI”,凭借 “云端协作”“AI 智能剪辑” 等功能,大幅降低了创作门槛,为内容创作者带来更智能、便捷、高效的创作体验,进一步丰富了平台的内容生态。
从 AI 复原古人声音到技术赋能创作,喜马拉雅正以声音为纽带,打破传统文化传播的时空限制。在2025敦煌论坛这一文化交流平台上,其展示的技术实践与传播思路,不仅为丝绸之路文化的现代传播提供了新路径,更让 “用新时代技术唤醒古老文明” 成为可能,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国际化传播注入了强劲动力。
来源:前沿第一现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