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9月A股主要指数呈现分化,资金配置明显偏向科技成长赛道。其中,上证指数维持窄幅震荡,最终微涨0.64%,实现月线“五连阳”;深证综指、创业板指涨幅分别达3.10%、5.51%;科创50指数表现最为突出,以11.48%的涨幅领跑各大指数。
9月A股主要指数呈现分化,资金配置明显偏向科技成长赛道。其中,上证指数维持窄幅震荡,最终微涨0.64%,实现月线“五连阳”;深证综指、创业板指涨幅分别达3.10%、5.51%;科创50指数表现最为突出,以11.48%的涨幅领跑各大指数。
从申万一级行业表现来看,9月31个行业中13个实现上涨,涨幅居前行业集中于新能源产业链、有色金属与科技领域,其中电力设备、有色金属、电子分别录得21.17%、12.79%、10.96%的涨幅;另有18个行业呈现下跌,其中国防军工、银行和非银金融行业跌幅靠前,分别下跌7.21%、6.89%与5.83%。
具体到细分板块,9月涨幅靠前的领域主要集中在固态电池、储能、半导体、有色金属等,共有8个细分板块指数涨幅超20%。其中,锂电电解液指数涨幅居首,达到35.85%;黄金、贵金属指数、储能指数、存储器指数表现同样亮眼,分别上涨25.35%、25.04%、23.64%、23.45%;锂电正极指数、半导体设备指数、锂电负极指数也均实现超20%的涨幅。
从国际环境来看,9月美联储已如期降息25个基点,进入10月,美国联邦政府陷入停摆,政治层面不确定性进一步加剧。同时,受政府停摆影响,9月非农数据未能按时发布,ADP就业人数意外减少3.2万人。从政策预期来看,美联储预计年内或将再降息2次,总降息幅度有望达到50个基点。随着美联储降息周期开启,美元或将维持弱势,对非美元资产形成利好,港股和A股流动性环境有望持续受益。
从国内环境来看,国内经济正稳步复苏,9月中国制造业PMI为49.8%,较上月上升0.4个百分点,景气度明显回升。
此外,10月将要召开二十届四中全会,会议将重点讨论“十五五”规划,为我国下一个五年的发展定调,预计会议将聚焦核心领域,后续相关支持政策有望逐步出台,持续释放的政策利好或进一步提升市场风险偏好。
综合来看,当前市场流动性充裕、基本面逐步好转且政策利好持续释放,10月A股有望迎来震荡上行。
具体到板块配置来看,在全球政治不确定性加剧、美联储降息及美元走弱趋势下,黄金、铜等有色金属价格有望延续上涨。
其次,围绕国内“十五五”规划,我国目前正处于新旧动能转换关键期,硬科技与优势新质生产力有望成为拉动经济增长、增强国际竞争力的核心引擎,预计“十五五”规划将重点提及硬科技领域的突破及新质生产力领域的“反内卷”,政策端或将持续推动人工智能、机器人、脑机接口、量子计算等硬科技方向的技术突破,同时助力光伏、风电、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产能逐步出清,进而提升我国优势产业在全球市场的竞争力。
与此同时,10月将要迎来三季报业绩披露期,我们认为,可结合宏观经济、政策方向与行业景气度,重点关注AI算力、人形机器人、存储芯片、创新药、固态电池、储能以及黄金、铜等有色金属板块的配置机会。
基于此,我们梳理了10月被券商推荐次数最多的十只个股。
需要注意的是,相关个股仅供投资者参考,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股市投资存在风险,建议投资者谨慎决策,充分评估市场波动及个股风险。
据不完全统计,当前已有26家券商公布了10月金股组合,下列排名按券商推荐次数排序。
一、兆易创新(603986)
当前市值:1423.3亿元
被券商推荐次数:10月被5家券商推荐,近三个月被推荐9次。
主营业务与核心产品:公司为国内半导体存储与MCU(微控制器)领军企业,核心产品包括存储器(Flash、利基型DRAM)、32位通用型MCU、智能人机交互传感器及模拟产品,覆盖汽车、工业控制、物联网、消费电子等领域。2025年上半年,存储芯片营收28.45亿元,同比增加9.2%,占总营收68.55%;MCU营收9.59亿元,同比增加19.0%,占总营收23.11%;传感器业务占比4.66%,形成存储、控制、传感多元布局。公司R Flash全球市占率第二,国内32位通用MCU市占率第一,客户覆盖华为、美的、特斯拉等头部企业。
商业模式与竞争壁垒:公司采用Fabless(无晶圆厂)模式,聚焦芯片设计与研发,资产周转率及研发投入效率行业领先。在技术端,45nm R Flash、DDR4 8Gb产品对标国际一线厂商,MCU覆盖110nm-22nm制程,3D堆叠技术领先,定制化方案适配AI手机、机器人等端侧高算力需求;在生态端,构建存储、MCU 、模拟的协同平台,为汽车电子、工业控制提供“感存算控”一体化解决方案,客户粘性较强。
近一个月涨跌幅:2025年9月1日至9月30日,公司股价上涨34.17%。
行情逻辑:受益于存储行业周期复苏与AI端侧需求爆发,2024年三季度存储行业触底后,2025年二季度明确进入复苏周期,利基型DRAM因海外供给收缩价格持续上涨,R Flash受益于AI PC、汽车电子需求推动单机容量提升;AI手机、AI PC等终端对存储容量与带宽需求激增,公司定制化DRAM方案精准适配端侧算力场景,叠加MCU在工业、汽车领域市占率提升及国产替代政策支持,成长空间广阔。
财务增速及未来增速预测:
2025年上半年营收同比增长15.00%,净利润同比增长11.31%;
2025年预测:营收增长27.69%,净利润增长42.11%;
2026年预测:营收增长23.00%,净利润增长31.95%。
二、药明康德(603259)
当前市值:3308.5亿元
被券商推荐次数:10月被4家券商推荐,近三个月被推荐7次。
主营业务与核心产品:公司为全球医药及生命科学领域一体化新药研发生产服务商,业务覆盖化学药研发与生产、生物学研究、临床前测试、临床试验研究,在亚洲、欧洲、北美等多地均设有运营基地。2025年上半年,化学业务占总营收78.37%,测试业务占12.93%,生物学业务占6.02%;TIDES(多肽、寡核苷酸)业务表现亮眼,上半年收入50.3亿元,同比大幅增加141.6%,成为第二增长曲线。
商业模式与竞争壁垒:公司采用CRDMO(合同研究、开发与生产组织)一体化模式,整合药物全流程研发生产,实现上下游协同导流,降低客户研发成本与风险,内部转化效率行业领先。同时全球化布局完善,美国客户收入占比超60%,新加坡、美国新基地将于2026-2027年投产;在技术端,TIDES业务掌握连续流纯化、薄膜蒸发等核心工艺,多肽固相合成产能全球领先;在客户端,客户资源覆盖全球30国约6000家企业,龙头地位稳固。
近一个月涨跌幅:2025年9月1日至9月30日,公司股价上涨8.81%。
行情逻辑:受益于CRDMO模式下化学业务爆发及订单快速增长,公司2025年上半年业绩大幅超预期;同时,全球医药研发外包率持续提升,行业空间不断扩容,公司作为龙头企业,叠加全球化产能释放与技术平台优势,长期增长确定性较强。
财务增速及未来增速预测:
2025年上半年营收同比增长20.63%,净利润同比增长101.92%;
2025年预测:营收增长10.71%,净利润增长43.50%;
2026年预测:营收增长14.14%,净利润增长5.18%。
三、立讯精密(002475)
当前市值:4691.3亿元
被券商推荐次数:10月被4家券商推荐,近三个月被推荐9次。
主营业务与核心产品:公司聚焦消费电子、汽车、通讯等领域,具备零件、模组、整机垂直整合能力,核心产品包括连接器、消费电子整机、汽车线束等。2025年上半年,消费电子占总营收78.55%,为第一大业务,核心产品包括iPhone组装、AirPods、智能穿戴设备等;通讯业务占8.92%,公司积极布局AI服务器高速连接器、光模块等,800G硅光模块已量产,1.6T产品进入客户验证阶段;汽车电子业务占6.95%,同比增加82.07%,产品涵盖高压线束、智能座舱模组。
商业模式与竞争壁垒:公司采用垂直一体化模式覆盖核心零部件至整机组装全链条,全球化产能网络布局中国、越南、墨西哥等超100家子公司。客户壁垒深厚,深度绑定苹果,同时拓展OpenAI、英伟达等新客户;技术端覆盖声光电热磁底层能力,高速连接器、光模块等产品性能行业领先。
近一个月涨跌幅:2025年9月1日至9月30日,公司股价上涨40.69%。
行情逻辑:2025年上半年净利润同比增长26%,受益于iPhone组装份额提升与AI手机创新驱动;并购莱尼后全球化布局完善,汽车电子业务切入国内外头部车企,高压线束、智能驾驶产品高速放量;与OpenAI合作开发消费级AI设备,有望打开第二增长曲线。综合来看,全球化产能与垂直整合能力支撑长期盈利稳定性。
财务增速及未来增速预测:
2025年上半年营收同比增长20.18%,净利润同比增长23.13%;
2025年预测:营收增长22.64%,净利润增长22.51%;
2026年预测:营收增长19.44%,净利润增长23.82%。
四、大金重工(002487)
当前市值:301.08亿元
被券商推荐次数:10月被3家券商推荐,近三个月被推荐7次。
主营业务与核心产品:公司为风电装备制造龙头,产品覆盖陆上/海上风电塔架、单桩、导管架、浮式基础等,2025年上半年风电装备收入占总营收94.54%。受益于海外业务爆发式增长,上半年出口海工产品发运量同比翻倍,收入占比提升至78.95%,其中欧洲市场为主要增量。
商业模式与竞争壁垒:公司以建造、运输、交付一站式服务为核心,出口采用DAP(目的地交货)模式,附加值显著高于传统FOB模式。在技术端领,公司为国内首家出口欧洲14.7MW级海塔及单桩的企业,掌握连续流焊接、防腐工艺等核心技术;同时产能布局完善,蓬莱、唐山、盘锦等海工基地年产能超50万吨,欧洲总装基地逐步规划中;并且当前在手海外订单超100亿元,长期锁产协议至2030年,客户覆盖欧洲头部业主。
近一个月涨跌幅:2025年9月1日至9月30日,公司股价上涨35.86%。
行情逻辑:2025年上半年公司净利润同比增加214.32%,核心驱动为海外交付量翻倍与DAP模式提价;同时在手订单超100亿元,有望持续保障业绩确定性,2026年自有运输船投运有望进一步降本增效;受益于欧洲新增装机规模持续增加,海外海风维持高景气度,公司在欧洲单桩市场份额约25%,叠加国内“十五五”深远海发展有望加速,长期增长空间打开。
财务增速及未来增速预测:
2025年上半年营收同比增长109.48%,净利润同比增长214.32%;
2025年预测:营收增长59.46%,净利润增长110.96%;
2026年预测:营收增长31.13%,净利润增长37.31%。
五、海康威视(002415)
当前市值:2888.8亿元
被券商推荐次数:10月被3家券商推荐,近三个月被推荐4次。
主营业务与核心产品:公司为全球安防视频龙头,全球市占率第一,公司以视频技术为核心构建物联感知、AI 、大数据智能物联体系,产品覆盖安防、机器人、汽车电子等领域。2025年上半年,主营产品及服务收入占比69.99%,机器人、智能家居、汽车电子等创新业务占比28.14%。
商业模式与竞争壁垒:公司作为全球安防视频龙头,技术优势显著;自研大模型落地工业、电力等多场景,推出3万余种智能硬件,AI算法迭代与多维感知形成协同;同时全球化产能与渠道逐步完善,境外基地与自有物流网络可以有效保障交付;并且,公司客户粘性较强,政府项目与大企业数字化转型需求稳定,有望支撑业务持续性。
近一个月涨跌幅:2025年9月1日至9月30日,公司股价上涨1.12%。
行情逻辑:公司全球安防视频龙头地位稳固,国内外客户需求稳定支撑业绩;目前AI与硬件终端结合正逐步加速,端侧AI方案逐步落地;公司积极布局智能驾驶、机器人等创新业务并实现高速增长,未来有望持续受益于AI应用端突破与加速落地。
财务增速及未来增速预测:
2025年上半年营收同比增长1.48%,净利润同比增长11.71%;
2025年预测:营收增长5.10%,净利润增长13.14%;
2026年预测:营收增长9.33%,净利润增长14.64%。
六、华友 业(603799)
当前市值:1251.6亿元
被券商推荐次数:10月被3家券商推荐,近三个月被推荐8次。
主营业务与核心产品:公司为新能源锂电材料全产业链企业,覆盖镍钴锂资源开发、冶炼加工、正极材料制造、循环回收,核心产品包括镍产品、钴产品、三元前驱体及正极材料。2025年上半年,镍产品收入占比34.52%,为第一大营收来源,正极材料占比16.27%,贸易及其他业务占比15.54%,镍中间品业务占比14.90%。
商业模式与竞争壁垒:公司全球镍钴资源布局领先,印尼湿法镍项目产能达24万吨/年,氢氧化镍钴成本显著低于行业平均;钴资源自给率超60%,受益于刚果(金)钴出口禁令推动钴价上涨,利润支撑强劲。同时,全产业链协同优势显著,形成印尼镍冶炼、国内三元前驱体、欧洲正极材料制造闭环,具备从冶炼到材料的全流程成本优势。
近一个月涨跌幅:2025年9月1日至9月30日,公司股价上涨37.15%。
行情逻辑:短期受益于钴价上涨与印尼镍产能放量,业绩弹性显著;长期来看,全球汽车电动化与储能需求持续释放,锂电材料行业景气度有望维持,公司在镍钴领域的资源与产业链优势,有望在周期底部实现较高向上弹性。
财务增速及未来增速预测:
2025年上半年营收同比增长23.78%,净利润同比增长62.26%;
2025年预测:营收增长15.33%,净利润增长35.21%;
2026年预测:营收增长9.02%,净利润增长14.58%。
七、蓝思科技(300433)
当前市值:1769.2亿元
被券商推荐次数:10月被3家券商推荐,近三个月被推荐5次。
主营业务与核心产品:公司为智能终端全产业链精密制造解决方案提供商,以精密制造为核心构建消费电子、智能汽车、新兴智能终端业务矩阵,涵盖智能手机/电脑结构件、智能汽车座舱、智能头显/穿戴、人形机器人关节模组等。2025年上半年,智能手机与电脑类营收占比82.46%,智能汽车与座舱类占比9.60%,智能头显与穿戴设备占比5.00%。
商业模式与竞争壁垒:公司具备全产业链垂直整合能力,覆盖材料研发、精密加工、模组组装、整机组装全流程,并且全球化产能布局完善,越南、泰国基地逐步量;并与客户深度绑定,为苹果核心供应商,同时覆盖华为、小米等安卓阵营高端机型;与此同时,公司新兴领域布局领先,为Rokid Glasses独家整机组装商,人形机器人关节模组已批量交付优必选、智元机器人。
近一个月涨跌幅:2025年9月1日至9月30日,公司股价上涨7.62%。
行情逻辑:作为果链核心企业,有望受益于苹果AI手机与折叠屏手机新一轮创新周期;并且智能座舱业务实现高速增长,国内L3驾驶落地加速有望持续推动需求;同时积极布局智能穿戴与人形机器人赛道,为业绩增长注入新动能。
财务增速及未来增速预测:
2025年上半年营收同比增长14.18%,净利润同比增长32.68%;
2025年预测:营收增长31.36%,净利润增长43.34%;
2026年预测:营收增长23.28%,净利润增长29.50%。
八、海光信息(688041)
当前市值:5871.3亿元
主营业务与核心产品:公司为高端处理器研发设计龙头,产品包括通用处理器(CPU)与协处理器(DCU),广泛应用于服务器等计算设备,覆盖高端算力全场景。2025年上半年,高端处理器业务占总营收99.74%,为绝对核心业务。
商业模式与竞争壁垒:公司技术、生态、产业链协同构筑深厚护城河。在技术端,掌握微结构设计、SoC架构、高主频低功耗实现等核心技术,累计专利超1300项;在生态端,兼容主流算力体系,CPU适配x86指令集与Windows/Linux系统,国内服务器市占率超50%,DCU支持“类CUDA”环境降低AI应用迁移成本,已与百度、阿里完成大模型适配;在产业链端,2025年推进换股吸收合并中科曙光,整合芯片设计、服务器制造、云计算全链条,实现优势互补。
近一个月涨跌幅:2025年9月1日至9月30日,公司股价上涨29.86%。
行情逻辑:AI算力需求爆发推动服务器与处理器需求激增,公司DCU产品因生态兼容性优势有望持续放量;同时,国产替代正逐步加速,中国联通、工商银行100亿元国产芯片服务器招标落地,其中工商银行30亿元项目采用海光芯片,行业龙头市占率有望进一步提升;并且,与中科曙光合并后的产业链协同效应有望强化长期竞争力。
财务增速及未来增速预测:
2025年上半年营收同比增长45.21%,净利润同比增长40.78%;
2025年预测:营收增长54.01%,净利润增长64.02%;
2026年预测:营收增长41.32%,净利润增长46.15%。
九、深信服(300454)
当前市值:529.46亿元
主营业务与核心产品:公司为网络安全与云计算双轮驱动的科技企业,聚焦企业级网络安全、云计算及IT基础设施、基础网络与物联网领域。2025年上半年,网络安全业务占总营收47.69%,核心产品为下一代防火墙AF、上网行为管理AC、VPN、云安全等,云计算及IT基础设施业务占比46.36%,核心产品包括超融合一体机HCI、分布式存储 EDS、云管平台等,基础网络与物联网业务占比5.96%。
商业模式与竞争壁垒:公司以渠道代理销售为主,占比达94.5%,覆盖政府、金融、教育等超10万家企业级用户;公司多项业务市占率领先,上网行为管理连续17年市占率第一,下一代防火墙市占率稳居第二;同时产品兼容飞腾、麒麟等国产芯片与操作系统,深度契合国产替代趋势,未来有望持续受益于国产化加速。
近一个月涨跌幅:2025年9月1日至9月30日,公司股价下跌3.09%。
行情逻辑:2025年上半年云计算收入同比增加26.15%,成为核心增长引擎,AI应用端规模化落地将进一步推动云计算需求;同时,网络安全业务稳健,国内数字化转型加速有望持续带来增量需求;并且,安全GPT、AICP智算平台等新产品落地,叠加超融合、EDS等产品在政府、金融领域的国产替代加速,成长动能充足。
财务增速及未来增速预测:
2025年上半年营收同比增长11.16%,净利润同比增长61.54%;
2025年预测:营收增长10.85%,净利润增长96.15%;
2026年预测:营收增长12.77%,净利润增长47.80%。
十、洛阳钼业(603993)
当前市值:3358.9亿元
被券商推荐次数:10月被3家券商推荐,近三个月被推荐12次。
主营业务与核心产品:公司为全球领先的基本金属、稀有金属采选冶及贸易企业,形成矿山与贸易双轮驱动格局,核心产品包括铜、钴、钼、钨、铌、磷等,应用于新能源、工业制造、农业领域。2025年上半年,精炼金属产品贸易占比48.56%,精矿产品贸易占比38.31%,铜产品占比27.14%;同时于2025年6月收购厄瓜多尔凯歌豪斯金矿,切入黄金赛道。
商业模式与竞争壁垒:公司具备世界级资源储备优势显著,拥有刚果(金)TFM(全球最大铜钴矿之一)、KFM(全球第一大钴矿)、巴西铌矿(世界第二大)、中国三道庄钼钨矿(世界最大钼矿田之一)等核心资产;作为全球前十铜生产商、第一大钴生产商,旗下IXM为全球领先金属贸易商,业务覆盖80余国,客户资源丰富,深度绑定新能源产业链。
近一个月涨跌幅:2025年9月1日至9月30日,公司股价上涨27.02%。
行情逻辑:公司铜钴产能加速释放,叠加黄金赛道切入有望打开新增量;短期来看,印尼Grasberg铜矿减产或加剧全球铜供给紧张,新能源等需求拉动下铜价有望攀升,刚果(金)钴出口政策收紧推动钴价上行;长期来看,美联储降息预期与全球政治不确定性支撑黄金、铜等有色板块价格,公司多品种金属布局有望充分受益于价格上行周期,稀缺高成长性凸显。
财务增速及未来增速预测:
2025年上半年营收同比减少7.83%,净利润同比增长60.07%;
2025年预测:营收增长2.62%,净利润增长21.87%;
2026年预测:营收增长3.39%,净利润增长12.77%。
注: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在任何情况下,本订阅号所载信息或所表述意见仅为观点交流,并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除专门备注外,本文研究数据由同花顺iFinD提供支持】
来源:星图金融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