钓鱼中有这八种行为,会消耗钓鱼社交价值,看看你中了几种?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10-09 08:01 1

摘要:你装备不错,钓技也不差,但却遇到了一种怪现象,就是以前经常作伴的钓友不再招呼你一起去了;钓场新认识的钓友,相谈甚欢,互加了微信,以后的日子里却没有了下文,之所以产生这种情况,很有可能是你的某种行为人家看不惯。老钓友间流传着一句话:宁可独自守空竿,不带“雷神”伴

你装备不错,钓技也不差,但却遇到了一种怪现象,就是以前经常作伴的钓友不再招呼你一起去了;钓场新认识的钓友,相谈甚欢,互加了微信,以后的日子里却没有了下文,之所以产生这种情况,很有可能是你的某种行为人家看不惯。老钓友间流传着一句话:宁可独自守空竿,不带“雷神”伴身边。

下面你的老钓友悠渔乐好就给大家聊聊,那些让钓友默默把你拉进"黑名单"的八种行为,看看你中了几条?

一、大声公放型钓友——你的DJ可能是别人的噩梦

上次在水库遇见个边钓边放DJ的哥们,从《最炫民族风》放到《野狼disco》,整个钓点像极了露天酒吧。结果半小时内周围五个钓位全收了竿走人,能离你多远就离你多远。

真不是大家不爱音乐,但你得明白:鱼类对振动极其敏感,持续的音浪相当于在鱼群耳边敲锣打鼓。更何况钓鱼本事就是一项宁静的活动,钓友们不是来参加户外音乐节的。

二、灵魂拷问型选手——每个问题都是送命题

"用的什么饵?""调几目?""为什么选这个钓位?"“鱼多大?“””刚开始大家还耐心解答,但当问题密集到像新闻发布会,谁都受不了。

更可怕的是你刚上条鱼,他立刻凑过来:"快说说怎么钓的?"——这感觉就像你正细细品味刚出锅的红烧肉,旁边有人非要你分析烹饪原理一样。味道淡了不说,心理还产生一丝讨厌感!

三、借饵王——每次都说"下次还你"

开饵时永远"忘带",看到别人上鱼就来找同款。最绝的是有位钓友借了我的拉饵盘,三个月后在另一个钓场遇见,他惊讶地说:"你怎么也来这里钓?"仿佛那拉饵盘本该是他的。

真的是:宁愿送你两包饵,不借装备给无赖。东西虽然不值几个钱,但大好心情被破坏殆尽!

四、钓位刺客——永远觉得别人的位置更好

刚打好窝就有人来"蹭点",美其名曰"学习经验"。你这边刚连竿,他立刻把竿抛到你窝子边上,还满脸无辜:"就试两竿。"这操作就像在火锅店里,直接把筷子伸进别人锅里捞肉。

我不知道你遇到这情况会怎么,反正我是讨厌至极!熟钓友也不例外!

五、垃圾留痕者——走后比战场还惨

用过的饵料袋随手扔,烟头塞进钓位缝隙,最过分的是把断线缠在芦苇杆上。知道老钓友怎么评价这种人吗?"钓品见人品,水里见真章。"

说句这种现象背后隐藏的真话:你对待环境的态度,就是你在钓鱼圈的名片,决定了你在钓鱼圈的宽度。

六、手机直播狂魔——把钓场当秀场

从开饵到抛竿全程解说,声音大到对岸都听得清。有钓友无奈吐槽:"现在出门钓鱼得先侦查,看到支架和补光灯立马绕道。"

毕竟没人愿意成为别人直播里的背景板,更不想让自己的私密钓点变成网红打卡地。

七、神饵迷信者——总觉得你藏着秘方

每次看你上鱼就来打探:"是不是加了小药?"你展示饵料给他看,但他却不信,怀疑你留一手,非要闻闻你的手,品一下味道。

有次我开的是最普通的蓝鲫,那位老兄坚持说我肯定加了独门秘方——后来才知道,他前一天在同一位置用同样的饵料,钓得一塌糊涂,原因是忘却了最基本的饵水比。

八、事后诸葛亮——你的失误他门儿清

你切线跑鱼,他立刻:"我就说要用2.0子线";你提竿过早,他马上:"你怎么不数个123"。可他自己钓获寥寥,仿佛来钓场就是为了当评论员。你回应他不是,不回应他也不是!

写在最后,为什么这些行为如此招人反感?钓友老陈说得在理:钓鱼本质是修行,需要静心与共情。你在破坏他人心境时,其实也吓跑了本该属于你的鱼。更现实的是,现在优质钓点越来越稀缺。

当你因为某些行为被贴上"不受欢迎"的标签时,意味着再也无缘那些藏在深山幽谷的绝佳钓点——没人会带可能破坏环境、惊扰鱼群的人去秘密基地。

我是悠渔乐好,后续会继续分享有关钓鱼的所见、所闻、所感,期待钓友们的关注和支持,我们下期再见!

来源:精致DIY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