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为有效应对当前大专院校电信网络诈骗案件多发态势,切实守护好广大师生的“钱袋子”,沈阳市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诈骗犯罪机制协调办公室(以下简称“131机制办”)积极探索、大胆创新,构建了“线上线下同频共振、科技艺术交融赋能、专业力量深度参与”的高校反诈宣传新格局。
沈阳公安民警通过精心编排的小品、歌曲等文艺节目,将复杂的诈骗手法、沉重的受害案例转化为寓教于乐的艺术作品,搬进校园反诈舞台。警方供图
为有效应对当前大专院校电信网络诈骗案件多发态势,切实守护好广大师生的“钱袋子”,沈阳市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诈骗犯罪机制协调办公室(以下简称“131机制办”)积极探索、大胆创新,构建了“线上线下同频共振、科技艺术交融赋能、专业力量深度参与”的高校反诈宣传新格局。
自开学以来,沈阳42所大专院校全部完成开学季入学反诈宣传工作,覆盖学生达45.8万余人,全市大专院校内部电诈警情、损失金额同比分别下降11.4%、15.7%,高校反诈宣传工作取得显著成效。
走进校园解锁开学“反诈课”
沈阳全市各级公安机关紧密结合社会治安形势及校园安全需求,聚焦学生群体易发高发的电信网络诈骗案件,坚持“以案说法、以例警人”。针对当前电信网络诈骗犯罪持续高发的态势,特别是校园领域内多发的兼职刷单、虚假购物、游戏账号交易、冒充老师收费及“帮信罪”拉拢侵蚀等突出问题,民警立足沈阳本地发生的真实学生被骗案例,进行深度剖析和精准讲解,用“身边事”警示“身边人”,切实提升学生的防范意识和辨别能力。同时,民警还系统性地演示和讲解了在遭遇电信网络诈骗后的正确应急处置流程,以及如何妥善保存相关证据,最大限度挽回损失,真正实现从“被动受害”到“主动防御”的转变。截至目前,全市公安机关累计投入宣传警力1200余人次,走进1800所中小学校、40所大专院校,线上线下同步推送《致全市学生及家长的一封信》等反诈宣传材料52万余份,组织举办专题宣讲、情景模拟、互动答疑等现场活动1900余场,覆盖师生总人数超过50万人,初步构建起警校联动、多位一体的反诈防骗新格局,有效筑牢了校园反诈安全防线。
科技赋能构筑线上“防诈墙”
紧扣青年学生群体聚集网络、熟悉新媒体特点,沈阳市131机制办主动加强与头部互联网平台合作,充分发挥其技术优势与流量优势,提升反诈宣传的精准度和覆盖面。平台精准识别在沈大学生用户,并向全市范围内所有在校人员及周边区域用户,高频次、多维度推送形式新颖、内容生动的反诈短视频、图文等宣传产品,确保反诈信息“随处可见、触手可及”。同时,在抖音APP搜索栏创新建立反诈风险模型干预机制,利用关键词智能预警。当学生用户使用搜索功能时,输入内容涉及“兼职”“贷款”“演唱会门票”等涉诈高风险关键词时,系统会自动触发预警机制,立即向该用户精准推送与之对应的反诈防骗提醒视频,实现“风险即时感知、宣传即时介入、防骗即时提醒”。配合省公安厅协调省级运营商,依托运营商和互联网平台大数据分析模型,全量推送短信提示523.69万条,将反诈防线前置到搜索查询阶段,有效阻断诈骗信息传播链。
校警共建唱响高校“防诈音”
沈阳公安各分、县(市)局根据各高校错峰开学的时机,科学调配警力,在学生报到当日,在校园内设立反诈宣传服务站,由民警现场指导安装“国家反诈中心”APP。在东北大学浑南校区建立反诈VR体验馆,组织全校2200名新生开展沉浸式反诈宣传;在沈阳航空航天大学建立“校-院-系-班”四级反诈责任体系,覆盖全校近万名大学生,逐层落实主体责任;在沈阳农业大学推出“民警入群”机制,把13个学院划分为4个警格,每个警格由一名副所长负责,民警以真实身份添加新生微信、加入班级群,实现反诈信息精准直达,打造了一个“24小时不打烊”的警务咨询平台;在中国刑事警察学院、沈阳农业大学成功策划并举办“无诈校园·青春守护”等主题反诈文艺晚会,将反诈知识与艺术表现形式深度融合。通过精心编排的小品、歌曲、脱口秀、Rap、朗诵等师生喜闻乐见的文艺节目,将复杂的诈骗手法、沉重的受害案例转化为鲜活生动、寓教于乐的艺术作品。搬进校园的反诈舞台不仅丰富了校园文化生活,更在欢声笑语中潜移默化地提升了师生的识诈、防诈能力,成功掀起了“人人关注、人人参与”的反诈热潮。
专业力量建强反诈“宣传队”
沈阳131机制办高度重视反诈宣传专业化队伍建设,着眼于构建常态化、专业化的校园反诈宣传内生力量,在中国刑事警察学院创新成立“预备警官反诈宣传队”。由市公安局选派实战经验丰富、宣讲能力突出的优秀反诈宣传教官,进驻中国刑事警察学院,面向有志于反诈事业的30名预备警官,开展系统化、专业化培训。培训内容紧密围绕当前针对学生群体的诈骗手法和高发案类型深度解析、创新宣传技巧与有效防范应对策略等。经过严格考核,培训合格的预备警官化身“反诈种子”,深入各大专院校及中小学校园,开展面对面、互动式的宣讲活动。他们凭借其接近学生的年龄、专业的知识和警官的身份,极大地增强了宣传的可信度和影响力,成为校园反诈战线中一支充满活力的生力军。
本报首席记者 吕洋
来源:辽沈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