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通:金色沃野丰收景 现代农业奋进路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10-09 01:03 1

摘要:金秋十月,西宁市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处处洋溢着丰收的喜悦。广袤的田野上,农机轰鸣抢收忙,万亩秋粮颗粒归仓;特色基地里,冷凉蔬菜品质佳,畅销粤港澳大湾区。一场盛大的丰收节,更将产业发展与农耕文化深度融合,绘就一幅产业兴、乡村美、农民富的崭新画卷。

村民采摘豌豆苗。 西海新闻记者 郭红霞 摄麦子丰收。通讯员 马玉婷 摄豌豆苗直供香港市场。西海新闻记者 郭红霞 摄青海大月饼吸睛。 西海新闻记者 马永慧 摄丰收节上农产品琳琅满目。西海新闻记者 马永慧 摄

西海新闻记者 郭红霞

金秋十月,西宁市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处处洋溢着丰收的喜悦。广袤的田野上,农机轰鸣抢收忙,万亩秋粮颗粒归仓;特色基地里,冷凉蔬菜品质佳,畅销粤港澳大湾区。一场盛大的丰收节,更将产业发展与农耕文化深度融合,绘就一幅产业兴、乡村美、农民富的崭新画卷。

全力推进机械化抢收 完成机收23.83万亩

金秋时节,大通县迎来秋粮收获的关键时刻。为确保粮食及时归仓,最大限度减少灾害损失,大通县农机推广站全力推进机械化抢收工作。

大通县农机部门提前着手、积极行动,以乡镇为单位全面摸排收获进度与机械需求,统筹调配全县农机资源,督促各合作社及农机大户检修农机,为秋收做好充分准备。科学调度外地跨区作业队,动员本地农机合作社开展联合作业,重点做好粮食完熟作物和倒伏作物区域的机械化收获保障工作。

秋收期间,大通县累计投入各类收获机械达1866台,机具投入总量较去年同期增长8.36%。结合农作物烘干设施配备试点建设项目,在全县11个乡镇建立了1个固定烘干点,并配备了10台移动烘干机,解决了粮食入仓前的烘干难题。

截至9月底,大通县已完成机收总面积23.83万亩,其中小麦14.23万亩、油菜8.14万亩、青稞0.51万亩、蚕豆0.08万亩、马铃薯0.87万亩,小麦和油菜的机收损失率分别控制在1%和5%以内,实现了“颗粒归仓、稳产减损”目标。

大通县农业农村局相关工作人员介绍,当前,大通县秋收工作已进入攻坚阶段,机械化抢收成效显著,应对自然灾害能力持续增强。同时,大通县将继续强化农机农艺融合,加快智能化、绿色化农机装备推广应用,不断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抗风险水平,为保障粮食安全、推动农业现代化发展注入更强动力。

打造优质冷凉蔬菜供销基地 首批供港蔬菜突破200吨

今年以来,大通县立足生态优势与资源禀赋,始终坚持市场主导地位,精准把握高原冷凉蔬菜产业功能定位,通过持续优化产业结构布局,全力打造西宁北部优质冷凉蔬菜供销基地。

立足独特自然优势,大通县聚焦冷凉蔬菜产业提质增效,完成552栋旧温室大棚提升改造,培育蔬菜壮苗200万株,建成露地蔬菜水肥一体化示范基地17个,全力推动冷凉蔬菜产业向高质量、绿色化、品牌化方向发展。截至目前,大通县蔬菜种植面积达7.24万亩,产量20.89万吨,总产值3.76亿元,输出量16.71万吨,输出额3亿元,产业规模与经济效益同步提升。

以农业生产“三品一标”为核心抓手,大通县累计参与制定地方标准11项,推行绿色标准70余项,推进建设1万亩全国绿色食品(蔬菜)标准化原料基地,成功培育“老爷山”蔬菜等特色区域公用品牌。实施农牧现代化农产品冷链物流配送中心项目,构建从生产端到消费端全产业链示范样板。

在稳定推广甘蓝、西蓝花、鸡腿葱等传统蔬菜基础上,大通县相关部门积极对接粤港澳大湾区、长三角经济区等地,拓宽高端销售渠道。目前,海关登记冷凉蔬菜“供港基地”6536亩,汇丰基地建成1527亩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生产基地,景阳景兴联合社、城关森田基地等与广东、香港企业建立合作,首批供港蔬菜突破200吨,销售价格实现翻番,有效延伸“北菜南送、西菜东销”产业链条。

金秋欢歌庆丰收 多彩活动礼赞耕耘

今年国庆中秋假期,为集中展现“三农”发展成果、共庆丰收喜悦,大通县举办“欢度国庆·喜迎中秋”主题丰收节活动,以节为媒,礼赞丰收,致敬耕耘。

活动现场气氛热烈,人头攒动。农特产品展示区内,200余种农特产品与非遗精品琳琅满目。美食品鉴区香气四溢,大通牦牛肉、锅盔馍馍、地道老酸奶、营养青稞制品等特色美食引得游客纷纷驻足品尝。

直播助销区同样人气高涨,电商平台全程实时推介,将大通的高原特产以“云端”方式送达全国网友。家电下乡专区精准对接群众需求,不仅提供质优价廉的产品,工作人员还现场讲解惠民政策,把实实在在的优惠送到群众身边,助力提升美丽乡村生活品质。文艺演出将整场活动推向高潮,表演者以饱满的热情、优美的舞姿和嘹亮的歌声,表达对祖国的热爱和对丰收的礼赞。

相关部门工作人员表示,此次丰收节不仅全方位展现了大通县农业发展的新成就与农耕文化的深厚底蕴,更成功打造了一个集产品展销、文化体验、惠民服务于一体的综合平台,将有效增进社会各界对“三农”工作的关注与支持,为推进乡村振兴凝聚广泛共识。大通县将持续挖掘农耕文化内涵,积极推动农产品展销、农事体验与乡村旅游深度融合,为农业农村现代化注入源源不断的新动能。

丰收的喜悦还在漫延,发展的号角已然吹响。从金色麦浪到冷凉蔬菜,从机械轰鸣到电商助销,大通县正以这份沉甸甸的丰收答卷为基石,坚定迈向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的新征程。这片土地上的丰收故事,仍在继续。

《西海都市报》(2025年10月09日 第A5版:专版)

来源:青海日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