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正文接受采访:吴石案是我一辈子最重的包袱,低估了他的意志力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10-08 23:36 2

摘要:1950年6月10日,台北马场町刑场。吴石将军身着西装,戴着眼罩:左眼因酷刑已永久失明,右眼却仍望向远方。当枪声响起,台湾历史上最高级别中共地下党的生命定格在了57岁。

1950年6月10日,台北马场町刑场。吴石将军身着西装,戴着眼罩:左眼因酷刑已永久失明,右眼却仍望向远方。当枪声响起,台湾历史上最高级别中共地下党的生命定格在了57岁。

站在历史阴影处的谷正文,此时却不知道这个他亲手办的“共谍案”,将成为缠绕他余生的梦魇。

他晚年在接受日本NHK采访时,这位曾经被称为“活阎王”的国民党特务罕见地流露出复杂情感,他说:“吴石案是我一辈子最重的包袱,他承认在审讯过程中“低估了他的意志力”。

吴石(低头写遗嘱者)、朱谌之(穿旗袍者)

谷正文,1910年出生于山西,青年时期考入北京大学。 “九一八”事变后,他开始投身到革命事业,成为共产党员并加入了八路军。

在一次任务失败后被国民党逮捕,而他竟然立即选择了叛变,从此开启了他的特务生涯。

1946年,谷正文迎来了职业生涯的关键转折点。戴笠独具慧眼任命他为“北平特别勤务组组长”。

这一任命不仅说明了戴笠对谷正文“能力”的认可,更将他置于国民党特务系统的核心位置。然而命运弄人,戴笠不久便在一场空难中丧生。

谷正文

毛人凤在清点戴笠遗物时,注意到戴笠的日记中的有一句评价:“郭同震读书甚多,才堪大用”,郭同震是谷正文的原名。

正是这句遗言成为谷正文仕途的“通行证”,毛人凤从此对他委以重任,使他迅速崛起为国民党的高级特务头子。

谷正文,保密局最王者的人,毛人凤对谷正文的评价是比他毛人凤还要狠。领导承认下属比自己厉害这种现象可不常见,也说明了这个下属是真让领导服气!

对于任何一个叛徒而言,加入到新的阵营必然面临着信任上的危机。

在谷正文这样的叛徒眼中,只有通过疯狂捕杀地下党员的方式,才能向新主子证明自己的忠心,他用这样极端的报复行为,来换取蒋家父子的深度信任。

戴笠

谷正文的残忍其实并非偶然。据档案记载,1952年他把陈泽民一家5口全关进保安处地下室,连七旬老娘都不放过,只为逼取口供。

同一份卷宗旁注:办案手段“过当”,可上面批的却是“可”。

吴石在台湾的岁月里,面临着一个关键的人生抉择。或许很多人并不知道,或者说关于这方面的了解很模糊,吴石自始至终不是共产党员。

吴石他是保定军校第一,日本陆军大学第一的优等生,蒋介石极为倚重的军事人才。

当他最重要的情报传递人何遂,因为儿子何康的共产党员身份暴露不得不从台湾紧急撤离后,吴石在台湾实际上已经和共产党断了联系。

吴石

在这个时候,其实他完全可以切断这种关系,然后安稳地在台湾做他的高官。然而吴石却选择了主动接上关系,继续为共产党工作。

何遂是吴石一生的挚友,两人的墓碑最后是并肩的。何遂曾说过,吴石之所以选择主动接上关系继续为共产党工作,除了他的政治信仰之外,更多的是自身伟大的使命感,简单说就是为解放台湾实现祖国统一而效命。

吴石的小儿子吴健成有一枚印章,上面刻的是吴石家信中的一句话,这句话写于1950年1月,内容是这样的:“吾之选择,非为党派,实为苍生。”

这枚印章成为了解吴石内心世界的关键钥匙,揭示了他超越党派之争的崇高境界。

吴石与何遂铜像

谷正文针对吴石展开的调查,从一开始就毫无底线、不择手段。他所编织的监控大网,近乎将吴石生活的每个角落都囊括其中。

具体来看,女儿吴学成被余骁男紧紧盯住;司机小钱没能经受住金钱诱惑,随时可能倒戈相向;聂曦则遭到黎晴没完没了地纠缠;就连三荣行也在翁连旺的强势攻势下彻底沦陷。

不仅如此,吴石的妻子王碧奎以及交通员朱枫,也都处于段退之的严密监视之下,和谷正文这边构成了双重保险式的监控闭环。

如此众多的眼线环绕,只要其中有一人稍有差池、表现出些许“异常”,都可能让吴石陷入万劫不复的境地。

谷正文手段极其狠辣,这一点在对付吴石的交通员张灏时体现得明明白白。

当时张灏察觉到被保密局的人盯上了,为了给吴石争取点时间商量应对办法,不得已做出“挟持”吴石的样子。可谷正文压根不管吴石死活,抬手就朝车里开枪。

到最后,张灏实在没办法,只能以自杀的方式结束生命,只为保住吴石的身份不被泄露出去。

更为恶劣的是,谷正文深谙利用人性弱点来布局。就拿对待吴石的副官聂曦来说,他使出了“美人计”,安排女特务黎晴去接近聂曦。

聂曦

黎晴频繁制造与聂曦偶然相遇的机会,还特意策划了一场“英雄救美”的场景。

为了让这场戏看起来真实可信,谷正文竟然狠下心来,让手下击伤了一名毫不相干的路人。

谷正文使出了阴损招数,派叛徒、奸细往地下组织里钻。他让特务翁连旺装扮成在押的基隆中学老师庄阿臣,顺利混进林义良开的三荣行海鲜店,这一来吴石传递情报的路就被堵死了。

为能让林义良彻底信了他,谷正文狠心拿自己手下当筹码,找个人当“替罪羊”,叫派去的奸细给解决了。

谷正文审人可不只是让犯人受皮肉之苦那么简单。他特别会打心理战,一边用酷刑折磨身体,一边拿家人当筹码来瓦解你的精神支柱。

审问的时候,他总是慢悠悠的,掌控着节奏,就这么一点一点地把受害者的意志给磨没了。

在吴石被捕后,谷正文更是直接找上吴石的家人。他前去拜访吴石夫人王碧奎,谎称自己是吴石任国防部史政局局长的老部下,以关心为幌子,套出吴石曾会过朱女士的这个消息。这一关键信息成为后来定罪吴石的重要证据。

谷正文还利用吴石的司机小钱,在金钱诱惑下最终叛变。通过收买吴石身边最亲近的人,谷正文构建了一个全方位的监视网络,让吴石的每一步行动都异常困难。

吴石

尽管谷正文使尽了各种卑鄙手段,但他始终无法理解吴石的精神世界。在审讯室里,吴石与谷正文之间的较量,远不止是审讯者与囚犯的对抗。

据吴石的狱友回忆,当时的他满身是伤,皮肤布满红紫色,腿肿得不成样子。然而肉体的折磨并不能摧毁他的意志。

吴石被捕后,谷正文等人对他动用了残酷的刑讯。尽管吴石患有高血压,他们依然对他施以酷刑,导致他左眼永久失明。面对逼供吴石只有8个字的回应:“问心无愧,绝不低头。”

谷正文后来承认,他低估了吴石的意志力。当他询问另一位被捕的中共地下党员谢士炎为何不惧死亡时,他得到了一个震撼心灵的回复:“相比千万中华儿女的命,我的命又算什么呢?”

吴石与夫人、儿子合影

在吴石伟大的信念与使命感面前,谷正文不仅是失败者,而且是个罪人。他晚年住台北和平东路,家里布了几十处机关,连马桶盖都藏刀片。他最后几年天天半夜惊醒,喊“吴石来了”。

而真正的吴石早已在1950年牺牲,谷正文却永远活在了由恐惧和愧疚构筑的牢笼里。

谷正文未完成的手稿《吴石案补遗》是他矛盾心理的最佳写照。三页空白纸上仅写着:“我输了,输在太相信眼睛。”

这句话意味深长。他相信眼睛看到的“证据”,却无法理解吴石内心那看不见的信仰力量。

吴石

这种心态也体现在他晚年另一句话中:“共谍案是升官发财的捷径。” 一句话把血写成的历史拍成了算盘珠子。在谷正文的世界观里,一切都是交易,他无法理解超越功利的信仰。

然而,这种自我开脱无法真正消除他内心的负罪感。 NHK采访中他那段长时间的沉默,比任何言语都更能说明问题。

谷正文晚年上电视谈往事,笑眯眯说“我只是执行命令”。镜头前他像邻家大爷,镜头后档案里写着:1954年他又签批了七宗“匪谍”案,其中3宗证据栏空白。

吴石

吴石牺牲时57岁,站在刑场,没喊口号,没哭天抢地。他在画册背面留下绝命诗:

天意茫茫未可窥,悠悠世事更难知。

平生殚力唯忠善,如此收场亦大悲。

五十七年一梦中,功业声名俱成空。

凭将一掬丹心在,泉下差堪对我翁。

“凭将一掬丹心在”,这“丹心”是忠诚的赤红、清廉的洁白、担当的金黄。

吴石故居

而谷正文则活到了晚年,却始终无法摆脱吴石的阴影。他输了,不是输在能力上,也不是输在手段上,而是输在精神境界的差距上。

在吴石坚定的信仰面前,谷正文的残忍与算计显得如此苍白无力。#头条创作嘉年华#

谷正文的晚年则活在了自己构筑的牢笼中——他不敢出门,不敢喝茶,甚至不敢信任自己的亲人。那个曾经令人闻风丧胆的“活阎王”,最终在恐惧与猜疑中度过余生。

吴石与夫人合葬墓

1973年,为了表彰吴石将军作出的特殊贡献,国家追认吴石为革命烈士。

1975年12月20日,周总理在病危之际曾说,我党不会忘记在台湾的老朋友,其中一位就是已经牺牲了的吴石将军。

1994年,吴石将军的子女把他和妻子的骨灰送到北京,安葬在北京福田公墓,和他的好友何遂的墓地紧紧相邻。

英雄其实很简单,就是让普通人不用做选择题!

来源:米麦子子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