掐眉心的奥克萨娜·马尔卡罗娃,是乌克兰驻美大使,曾在美学习过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10-08 23:40 2

摘要:说起奥克萨娜·马尔卡罗娃这个人,她在国际舞台上挺出名的,尤其是那张她在白宫会议上掐眉心的照片,瞬间就火遍了网络。很多人可能先从这个表情包认识她,但其实她的经历挺丰富的,从乌克兰本土起步,到在美国念书,再到当上财政部长和驻美大使,一路走来都是实打实的履历。

说起奥克萨娜·马尔卡罗娃这个人,她在国际舞台上挺出名的,尤其是那张她在白宫会议上掐眉心的照片,瞬间就火遍了网络。很多人可能先从这个表情包认识她,但其实她的经历挺丰富的,从乌克兰本土起步,到在美国念书,再到当上财政部长和驻美大使,一路走来都是实打实的履历。

她出生在1976年10月28日,在乌克兰的里夫涅市,那地方是乌克兰西部的一个小城,她爸是亚美尼亚裔的乌克兰人,从小家庭背景就有点多元文化味道。她在苏联解体前后长大,那时候乌克兰刚独立,社会变化大,她也赶上了这个浪潮。

她早年的教育就是在本土完成的,先在基辅-莫希拉学院拿到了生态学的学士和硕士学位,那是在1999年的事儿。这个学院是乌克兰挺有名的老牌学校,注重人文和科学结合,她选生态学可能是因为当时乌克兰的环境问题挺严重,比如切尔诺贝利核事故的余波还在。她毕业后没闲着,直接瞄准了国外深造的机会。

2000年,她去了美国印第安纳大学布卢明顿分校,读公共事务硕士,方向是公共财政。印第安纳大学在那块儿挺强的,尤其是公共政策和财政管理,她在那儿学了两年,2001年毕业。这段在美国学习的经历对她后来职业生涯影响不小,因为她接触到了西方的财政体系和投资理念,回国后直接就用上了。

回乌克兰后,她没急着进政府,而是先在私营部门混了十几年。从1998年开始,她在西方NIS企业基金当经济政策顾问和外部沟通经理,这个基金是美国援助的,帮乌克兰发展私营经济。她在那儿干了几年,负责投资项目和沟通,积累了不少人脉。

2000年,她还去世界银行实习,在华盛顿的办公室,专注欧洲和中亚的银行市场分析。这段实习让她接触到国际金融圈子,学着怎么处理区域风险和投资报告。

2001到2003年,她继续在NIS基金工作,管理企业沟通项目。后来她跳槽到ITT投资集团,当董事会主席,那是个基辅的本土公司,她负责并购和扩张,经常审阅提案和财务报表。这段私营经历让她从基层做起,懂得了实际操作,而不是光理论。

2015年3月,她转战公职,进了乌克兰财政部,当副部长。那时候部长是娜塔莉·贾雷斯科,后来是奥列克桑德尔·达尼柳克。她负责日常事务,比如预算方案和改革。

2016年4月,她升第一副部长,推动了E-data平台上线,这是个公共财政数据门户,让民众能查政府花钱情况。她还监督确保数据透明。这在乌克兰当时是件新鲜事儿,因为腐败问题一直存在,这个平台帮着提高了透明度。

2016年8月,她又被任命为投资专员,到2019年1月,一直在推UkraineInvest办公室,组织投资研讨会,吸引外资。她在这些职位上干得挺卖力,帮乌克兰拉了不少投资。

2018年6月,达尼柳克因为和总理沃洛季米尔·格罗伊斯曼闹矛盾被解职,她就接棒当代理财政部长。第二天她就上任,处理国家预算草案,在议会面对议员提问。她干了几个月,到2018年11月22日,议会正式批她当部长。作为部长,她推动了好几项改革,比如成立乌克兰创业基金,帮中小企业融资。

她还处理国家债务,出席国际会议,和债权人谈判条款。这些年乌克兰经济不稳,她得平衡财政赤字和援助资金。任职到2020年3月4日,新政府上台,伊戈尔·乌曼斯基接她班。她就退出了政府,去了基辅-莫希拉学院的监事会,审阅学院财务,给建议。

2021年2月25日,总统沃洛季米尔·泽连斯基任命她为驻美国大使。她4月20日抵达华盛顿,入住大使馆,开始推动双边关系。她重点和拜登政府合作,扩展政治对话,强调援助支持。

2023年7月5日,她还兼任了驻安提瓜和巴布达大使。作为大使,她参与了不少活动,推动乌克兰企业进美国市场,组织投资论坛。她的工作主要是游说美国国会和政府,提供武器和经济援助,尤其在2022年俄罗斯入侵后,她成了乌克兰在美国的关键代言人。

不过,她大使生涯也碰上不少争议。最出名的就是2025年2月28日的那次白宫会晤。泽连斯基去华盛顿见特朗普和万斯,谈援助和矿产合作。会晤没多久就闹僵了,双方争执援助资金和乌克兰内部管理。媒体从窗外拍到她坐在那儿,右手按眉心,眼睛闭着,看起来很无奈。

这张照片很快就传开了,成了网络热点,好多人拿来做表情包,说她一脸尴尬。会晤只持续45分钟,泽连斯基就走了,特朗普没送,矿产协议也没签成。这事儿让她意外成了“网红”,但也暴露了美乌关系的紧张。

除了这个,她还有个胸针事件挺闹腾的。2022年7月4日,她代表乌克兰赠给美国第一夫人吉尔·拜登一枚胸针。这胸针是乌克兰艺术家斯坦尼斯拉夫·德罗金在哈尔科夫用俄罗斯导弹残骸做的,花朵部分是二氧化钛和青铜。白宫在2025年1月2日的礼物清单上估价超过14000美元。

第二天,她在社交媒体发帖,说材料成本不到1美元,重点是象征意义,把侵略转成韧性。这价值差得太远,引发了好多讨论,有人觉得这是外交笑话,有人说她低估了艺术价值。反正这事儿让她又上了一次热搜,成了全球舆论的焦点。

她在任上还卷入其他事儿。比如2024年9月25日,美国众议院议长迈克·约翰逊写信,要求乌克兰撤她大使,因为泽连斯基去宾夕法尼亚州斯克兰顿弹药厂,和民主党人一起出现。约翰逊说这是干涉美国选举。她没马上走,继续干活,但压力不小。

2025年7月7日,泽连斯基和特朗普讨论替换她。7月8日,外交部长安德里·西比加确认她要被换,说这是外交轮换正常事儿,但大家都明白是为了和特朗普团队搞好关系。

7月9日,泽连斯基公开说要换人,想找个能加强武器援助的。最终,2025年8月27日,泽连斯基签法令,解了她职,任命奥尔加·斯特凡尼希娜接班。西比加夸她高效,但强调轮换周期。

她被解职后,回乌克兰继续工作,没具体说干啥,但从她背景看,可能回财政或教育领域。她的经历挺典型的,从本土教育到美国深造,再到高官和外交官,体现了乌克兰精英的路径。但也反映出外交的现实压力,美乌关系在特朗普时代变复杂,她夹在中间,成了牺牲品。

来源:恰似江楼月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