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总急着辩解、见利就揪、开口就叹气…这些下意识反应,比缺钱更可怕。
人若先有穷相,便容易招来穷命。
不是迷信面相,而是那些习惯性动作和思维,真的会困住人的发展。
总急着辩解、见利就揪、开口就叹气…这些下意识反应,比缺钱更可怕。
曾国藩在家书中说:“行事不可任心,说话不可任口。”
戒掉十种消耗能量的“穷相”,人生才能轻装上路。
被质疑马上跳脚反驳的人最吃亏。
误会刚冒头就长篇大论解释,反而显得心虚。
《论语》有云:“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真本事不需要口舌包装。
客户质疑方案时,点头说“明天补数据给您”,比吵半小时管用。
同事传闲话,照常打招呼递文件,谣言自己就散了。
行动是拆墙的锤子。
越重要的误会,越要沉住气用结果说话。
抢打折赠品挤破头,为运费扯皮半小时,这类人难成大器。
《围炉夜话》道:“人品之不高,总为一利字看不破。”
算盘打得太响会吓跑贵人。
请客吃饭纠结谁少付十块钱,合作时盯着合同附件掰扯,朋友都成了路人。
大利藏在让利后。
愿意在小处让步的人,往往能推开更大的门。
三、爱抱怨,薄相张口就是“公司太坑”,“同事太蠢”,听着就丧气。
荀子说:“怨人者穷,怨天者无志。”
负能量伤己又伤人。
抱怨工资低的人,下班从不学新技能;骂领导偏心的人,报表错误从没少过。
换种说法就转运。
把“凭什么让我干”换成“这事能练什么”,路就宽了。
剖开伤口给人看,换不来药只能招苍蝇。
鲁迅说:“人类的悲欢并不相通。”
说房贷压得喘不过气,别人只当听广播;展示被老板骂的聊天记录,转头就成了笑料。
弱相招欺压。
客户专挑诉过苦的人砍价,上司总把杂活派给哭累的人。
五、爱内耗,老相睡前反复想“他那句话啥意思”,头发白得比谁都快。
老子在《道德经》中道:“知止不殆。”
琢磨领导眼神含义,焦虑同事关门谈话,这些心思最费人。
文件发错立即补救,比失眠懊悔强十倍;被批评就记要点改进,好过琢磨人家讨不讨厌你。
停止脑内战争,省下的精力够学三门外语。
担心失业、怕孩子考不好、愁父母生病,越想越慌。
《礼记·大学》有言:“知止而后有定。”
焦虑磨人却不长本事。
存款二十万就失眠的人,真缺钱时反而镇定;方案还没交就幻想被辞退,手抖得打不了字。
具体化是解药,把“完了要流浪”换成“明天投五份简历”,恐慌少大半。
用“耿直”当借口伤人,迟早众叛亲离。
《增广贤文》曰:“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
说同事“胖成猪还吃甜点”,笑亲戚“穿地摊货丢人”,痛快三秒结仇三年。
毒舌换不来尊重。
客户宁选报价高的合作方,也不找说话扎心的便宜货。
八、爱证明,拧相拼命展示名牌包,反复提认识某总,越显摆越掉价。
庄子说:“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
饭局上抢话头,朋友圈刷加班照,骨子里是怕人瞧不上。
真厉害的人,安静吃饭也有人敬酒;没实力的人,脖子上挂金链也被当假货。
松弛感最贵。
怕被讨厌就无底线迎合,迟早变成软柿子。
孔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帮同事加班到凌晨,自己工作完不成;对亲戚有求必应,累出胃病没人疼。
讨好感吸引吸血鬼。
越说“都行”的人,越被塞最多垃圾活。
炒股亏了拼命加仓,爱渣男越陷越深,这是病得治。
司马迁在《史记》言:“当断不断,反受其乱。”
赔钱项目硬撑三年,最后人财两失;拖累人的朋友不断交,总被卷进破事里。
承认错误比死扛体面。
及时止损省下的钱,够重新开局十次。
王阳明说:“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
戒穷相不是装样子,是清理堵心的淤泥。
急着解释时咽下话头,想抱怨前咬下嘴唇,看小利时退后半步,坚持半年,面相都会变舒展。
人活顺溜了,好事儿自己找上门。
来源:三思而语